看到廖毅的新书《有缘不晚点》,我很惊异。惊异于他对文学的执着,惊异于他的高产,更惊异于他的作品中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
我与廖毅相识,已有近十年的时间。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举行的一次文学颁奖会上。交流中得知,那时他是中国著名民营企业正泰集团的新闻发言人。他的主要工作,一是“说”,每天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新闻记者,热情地讲述他所熟悉的“正泰故事”;二是“写”,利用手中之笔(后来主要用电脑)撰写各类宣传文章,将所在企业最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媒体。“主业”之外,他还是个小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多部(篇)作品在相关机构的评选中获奖,并有著作被新闻出版系统列入全国“农家书屋”指定用书。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动员他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为我们这个团体增添了新的力量。
此后,他的创作日益精进,尤以散文见长。眼下这本《有缘不晚点》,就是他在这阶段散文成就的集中体现。
我看廖毅散文,有三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一是题材广泛。一些初学散文创作的人,要么眼睛盯着“大题材”、“大事件”,似乎非“大题材”、“大事件”不足以感动人;要么拘泥于自己有限的个人经历,写完自己熟悉的那点事,似乎就没东西可写了。但廖毅写散文,大事件可以写,平凡小事可以写;自己的故事可以写,别人的故事也可以写。好像题材永不枯竭,信手拈来即文章。
二是富含哲理。廖毅的散文,不是花花草草,不追求风花雪月,也不靠华丽的词彩取胜,而靠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取胜。他的文章总能让人从中感受到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如作为本书书名的《有缘不晚点》,取自书中一篇文章。文中写自己应邀为一对新人证婚,这对新人各自在爱情的路上苦苦寻觅多年,始终找不到人生的知己。直到某一天,他们先后来到一家单位工作,却鬼使神差地“对上”了。作者由此引申,认为缘分天注定,有缘总会来。文章的结语挺有意思:“爱情的火车为爱而开,只要有缘,什么时候来,都不算晚点。”
三是结构精巧。廖毅坦陈,他的散文多是灵感一现的产物。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多了,总会不停地思考,思考多了,总有一种表达的欲望。但可能一时找不到表达的方式。某一天偶然遇到某个人或某件事,或者某句话,一下子唤醒了心中思索良久的某种意念,产生了“共振”,于是便有了创作的灵感。因此,他的散文,没有太多的铺陈,没有老一代经典作家们“起、承、转、合”的严密,他极少用典,基本不引用名人名家的语言。而是顺其自然,点到为止,让人读后或会心一笑,或引人深思。收入本书的《曾经》,通过和杭州海关关长王松先生聊天,引出文章主人公——一生不懈追求,但英年早逝的李泽华。文章在简要追述主人公的“奋斗史”后,又引王关长的感慨:“生命有长有短,关键是活着的时候怎么做才算有价值、有意义!”最后说道:“于李泽华先生而言,值得欣慰的是,曾经向往过,曾经追求过,曾经奋斗过,也曾经拥有过。如是‘曾经’,足矣。”这样的结构,看似简单,实则精巧。这样的议论,并非刻意,而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却感人至深。
如廖毅所说,他是“用文学体现价值,把经理当作职责,行走在文人与经理人的边缘。”现实的压力,决定了他无法以文学为业,更无法以文学为生。他的“用文学体现价值”,必须是基于履行好“经理职责”的基础上的。所以,他的主要精力,是要献给本职工作,献给他所服务的企业的。只有那些边边角角的“闲暇”,才是他编织文学梦想的“最美时光”。
有人告诉我,廖毅的散文创作,多在人们不太经意的一些场合。比如,工作疲累之后。这个时候写写自己喜欢的东西,他觉得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再如,等候飞机、火车的途中。现在出行,飞机很少有不晚点的。加之廖毅平时常在公司分布的上海、杭州、温州等地行走,流动办公,这种“多城生活”,使得他的“等候”成为常态。写作,便成了他打发无聊旅途的重要方式。本书中有一篇《等待无处不在》,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许多“出差族”的共鸣。
有意思的是,开会他也能写出东西来。在一些会上,有的领导的报告长而乏味,傻傻地坐着纯属浪费,而且容易打瞌睡,落下不尊重领导的印象。他便利用这点时间在纸上写写画画,把平时想写而没时间写的东西写下来,貌似认真记录的样子。往往是领导的报告作完了,他的一篇文章的轮廓或初稿也形成了。有机会再斟酌修改一下,就是一篇好文章。
……
以上说了廖毅散文创作的一些情况。其实,要把文章写好,最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真情实感。廖毅这本《有缘不晚点》,写“情缘”,则把恋人之间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写“亲缘”,则把亲人之间的那份情意表达得沉沉甸甸;写“乡缘”,则把作者对故乡的那份热爱,以及因为热爱产生的种种无奈描写得细致入微;写“旅缘”,则对旅途中的人和事给予了深深的关切。概括地说,写人,写出了“动人的人”;写事,写出了“感人的事”;写景,写出了“心中的景”。
生意场上有句老话:“不要把自己都不愿意买的东西卖给别人。”文学创作也需铭记:“不要把自己都感动不了的文章拿去给别人看。”而要让文学作品感动自己和读者,倾注真情是至关重要的。
真情出美文。这是我读廖毅散文最强烈的感受,也是我对广大散文爱好者的殷切期望。
我愿意向读者推荐这本《有缘不晚点》,希望更多的“有缘人”喜欢这本书,并能从中受到有益启迪。
是为序。
2013-08-18 于北京
(作者系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顾问。历任《人民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等。)
【编辑:黄先兵】
OK!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