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音乐起。”伴随着这一号令,萨克斯、架子鼓、贝斯……乐手各司其职。这不是某个大型音乐会,而是黔西南州安龙县洒雨镇一个叫竜堡村的演出。这里的男女老少都喜爱音乐,大部分人都能吹拉弹唱,是当地一个人人皆知的“音乐村”。
当地流行“无师自通”
“嗨!韦老,来露两手。”
“唢呐弄不动了,来个牛骨胡吧!”话音刚落,82岁的韦亨尧抡起手边一个下面是牛骨头,上面有琴弦的胡开始拉了起来,跟随他的音乐节奏,旁边的各种乐器立刻拉动,相互配合,一首美轮美奂的乐曲响起。
韦老是地地道道的竜堡人,学习音乐和乐器是在自己祖父影响下开始。在他的口中,祖父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吹拉弹唱都会,舞狮、花灯、木工等也都不在话下。
韦老的父亲在祖父的影响下,在音乐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韦老也学会了人生的第一个乐器——唢呐。
无师自通,也是竜堡这个村子中的一大特色。村民从小开始就自己听调子,听着听着就会了。顶多,有时长辈或懂行人指点一二,但乐器弹奏的好坏,全凭个人。
那时候,村子里每年过年后,从初一或初二开始,就会到周边的村子、寨子中进行演奏,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十多岁的韦老刚开始只能做伴奏,然后慢慢能带着唢呐跟着走进各村寨。
后来,韦老越发喜爱乐器,又学会了胡琴、月琴、笛子、竹鼓、钗等十余种乐器。
“太喜欢了。”韦老说,那时候能够购买到的乐器都会尝试买来练习,不能买到的就自己制作。“比如竹笛,自己砍来,修整好就用以前捅火的铁棍,烧红来烙洞。”韦老说,一不小心烫到手,立刻就出现一个水泡,但依旧龇牙咧嘴的做好,开心地立刻尝试吹奏。
“吹”出来的老婆
提到已经去世的老伴,韦亨尧回忆称,老伴是自己“吹”出来的。
“那时候常去赶场。”韦老说,每次大家都会带着自己的乐器出去,闲暇时开始表演。当时,自己最喜欢带出去的就是直箫。
在一次吹箫的过程中,就有女子感觉好奇,上前搭话。搭话中,韦老吹起了当地的“喊妹歌”,谁知那女子并不害怕,还相互“浪哨”(布依族对歌,借歌传情的一种叫法)。渐渐地,韦老就开始与这女子接触起来。
“每次约会前,到她家门外我就开始吹箫。”韦老说,当时没有电话这样的东西,都是在外面用直箫吹出想说的话。比如“隔壁的老周,你在不在?如果你在,我们出去幽一幽。”
听到这乐调,女子用木叶吹两下作为回应,便随即跑出来与他相会。这样一来二往,两人就成为了一家人。
老伴为韦老养育了六个孩子,四个男孩两个女儿。
在韦老和竜堡这个村子的影响下,韦老家中女儿、儿子及儿媳现在有8个人喜欢乐器,并经常上台表演。三世同堂,时常聚在一起,合奏各种乐器,这不仅是一家子的交流方式,更是温馨的一幕。
人人都是乐器手
简光伦,竜堡村村支书。从1987年就开始担任村支书至今,他见证了这个村子的变迁。
“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们村子里的人都喜欢吹拉弹唱。”简光伦说,大部分人会的是八音坐唱的乐器。但近年来,虽然没人教,不少村民也学会了架子鼓、贝斯、萨克斯这样的西洋乐器,表演起来也一板一眼的。
傍晚,村子中开始宁静下来。晚饭吃罢,村子中渐渐地传来各种音乐声,田边、阳台上、客厅等等,处处能听见各种乐器演奏的声音,或是细腻流畅,或是低沉安详。简光伦告诉贵州都市报记者,闲暇时吹拉弹唱,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
“你家猪掉到厕所里面了,还不去!”几年前,韦家刚买了一头小猪,但是买回来仅几天,天上就下着大雨,才到新猪圈的小猪不熟悉而掉到了一旁的厕所坑中。邻居赶紧叫他,但正在与旁人合奏八音坐唱的韦家却称:“等一哈,等我把这个调吹完。”
调吹完后,猪却没能救出来。但是乐观的韦家却说:“没关系,这个调子算是合出来了。”
这后来成为笑谈,但也看出了竜堡村人对音乐的喜爱。
村里成立了艺术团
2014年1月18日,竜堡村成立了黔西南州第一个农村文化艺术团,艺术团一共有五十多人,分别组建了电子声乐队、民族器乐队、萨克斯管乐队、八音坐唱队等,并编排出了布依八音、布依小打音乐、芦笙舞、板凳舞等节目。
村子中的韦利逵和韦利勇是两兄弟,两人也都是竜堡村艺术团的成员,擅长管乐。此外,韦利勇还担任艺术团的团长。
说到为何会喜欢音乐并走上这条路时,两人直言,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喜欢,小时候就听老人弹奏,虽然没有人教,但慢慢听着听着也就学会了。
对于成立艺术团,韦利勇介绍,在竜堡这个村子中,懂音乐的人多,但是外出打工的人也多。成立艺术团,每年将举办“村晚”,这就是吸引在外的人都回家来过年并参与其中。在“村晚”中,暂时忘记赚钱,回家陪陪家人。
因此,每年春节前夕,村里外出打工的村民们都陆陆续续返回老家,一群男女老少聚集在村民家门前,以院坝为舞台,吹的吹、唱的唱、弹的弹,有的还化了妆,身着民族服饰,紧张而有序地排练。
2015年12月30日,作为一个民间艺人,贺小波平常都是在外打工,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他特地回到了村里,和他的乐队一起参加演出,用音乐述说家乡的变迁。
全村自己办“春晚”
村民贺勇是返乡务工青年之一,他好乐器、喜热闹,一听说要办春晚,积极地参与了好几个节目的演出。“这种业余时间如果用去打麻将,输了的话辛辛苦苦挣的钱又不在了;如果去喝酒的话,喝得醉醺醺地回去头还疼。时间用来练习节目,我们都开开心心的,把那些所有烦恼的事情都抛九霄云外去。”
一台晚会,至少要有十几个不同类型的节目支撑。因此,排演的节目中,不仅有传统的布依特色八音,还有苗族的芦笙舞、板凳舞等,也有年轻人从外带回的流行歌曲、霹雳舞、街舞、小品等等,一台经典的、原生态“村晚”全由村民自编自导。
而村里的一些音乐能人及老前辈就组成晚会艺术组,负责晚会的筹备与调度。为达到最佳演出效果,演出前还将进行带妆彩排。一些稍次的节目将被淘汰,有看点而有意思的好节目将不断被完善。有时一个节目甚至会被做四五次调整,但演员们不仅不发牢骚,而且每次都开心训练。
正式演出开始时,台下不仅挤满了闻讯赶来看节目的村民,没上台的演员也成为观众,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这个晚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电视上看的就没这感觉,看着他们这么热闹,虽然老了,但我都上台来两下。70多岁的村民夏锦阳一边鼓掌叫好,一边跟着哼哼唱唱。
除了自娱自乐,爱好音乐乐器的竜堡村人还时常外出表演。
2011年11月,安龙县16人组成一个团队,代表黔西南州到都匀参加贵州省第十一届杜鹃曲艺节,这16人中,就有9人来自竜堡。活动中,团队的布依八音坐唱《龙城荷都“卜嘿档”》荣获曲艺大赛一等奖。
此外,他们还代表过贵州省到香港、澳门及意大利等地方参加演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关链接
竜堡村,位于安龙县洒雨镇中部,全村400余户,2000余人口,拥有布依、苗、彝等多个民族,其中布依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多。村民们都称,村子中就有这样的氛围,自然而然喜欢音乐。
“这是一个民族的传承。”安龙县史志办主任杨南明分析,究其原因,其一,竜堡村中大部分是布依族,而布依族是一个擅长并喜欢乐器的民族。此外,在这个村子中的苗族和彝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大家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代代相传,就形成了目前这样的盛景;其二,少数民族群体,刚开始就是用声音(比如树叶、口哨等)来发出信号。时间长了,不需要声音做信号,但各种传递信号的声音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音乐;其三,布依族村民喜欢群体活动,人多就需要有交流的东西,乐器、音乐就成为了大家相互交流的媒介。
“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东西更快。”杨南明说,音乐是相通的,就像萨克斯,一个人学会了,身边人都会去尝试,去学习。
【编辑:与文为邻】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