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父亲是一位农民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郝珍昌    阅读次数:6483    发布时间:2016-01-31

父亲是一位农民,显然我就是农民的子女。不由分说,农民的子女肯定吃过苦,受过许多欺凌和侮辱,甚至打骂,每每伤痕累累。但已成过往,勿须计较。父亲谈不上什么知识分子,他只是六十年代的高中生,因为命运的安排,逼迫使他选择做了农民,一位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农民。

年轻时的父亲,没有什么副业和手艺,就靠脑壳头装点书本知识,加之自己的勤奋好学,掌握了农村修房造屋、婚丧嫁娶等等的一整套习俗。因此,在邻里乡外,颇受人们尊重,并且都很信任他,常常请他帮忙办事,每每都很乐意把事情办妥。

父亲一边干农活,一边跟着乡里干部跑腿,夜晚坐在煤油灯下,整理和抄写一大堆文件,还帮供销社搞代销。闲暇时耐心辅导几个孩子学习,教育我们努力读书,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想法把我们递至太阳的边沿,倍受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儿女们果然也不负众望,都考取大学,得一分比较安稳的工作,实现了父亲的愿望。

父亲几十年如一日,战斗在基层一线,以身作则,平易近人,无私奉献,不辞辛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楚楚做事。特别是为家乡打造三A级景区出谋划策,尽心尽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不怕别人背后议论,做到问心无愧。游客进村入户,他用心良苦,高姿态的双手欢迎光临,忙招呼递烟倒茶。义务为游客当解说员,介绍家乡的古迹以及历史的钩沉,每个景点有何存在意义和价值?讲解得头头是道,有水平,不落俗套,游客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赞叹不已!

想方设法,让家乡的旅游发展起来。由村干部牵头,有办法的年轻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自己投资新建高楼木屋,搞起农家乐,秉承服务周到,质量第一"的生存理念,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一起同步迈向小康。这样给村人做出了榜样,也为之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率,老百姓腰包一天天涨鼓了,生活富裕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唱起了民谣,扭起了秧歌,快活得没完没了,父亲因而赢得他们的拥护和爱戴。

他一生淡薄名利,与世无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先公后私,除了操办婚丧嫁娶的正规酒席外,父亲常以一位不寻常的中国老农形象,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村规民约,不合法的事坚决不做。包括自己的子女以及直系血亲,都一样遵纪守法,从来不违规。对那些邪恶势力常常处于高压态势,恨之入骨,有时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父亲是一位农民,没有入党,他却有一种超乎农民的准则和行为方式,我以为这是他灵魂的闪光点,是伟大和无私的!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1191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