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怀念老家吃的猪油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吴天亮    阅读次数:6120    发布时间:2016-02-28

现在的年轻人追求时尚健康方便,喜欢到超市买植物油来吃。但是老一辈们更喜欢到菜市场去左挑右选地与猪肉贩子来回砍价,买一些猪肥板到家来,自己动手洗净,切块,炼猪油,把油放在陶罐里。老一辈们喜欢猪油的浓香,实在。老辈子们更不怕炼猪油琐碎的麻烦,炼过油后还有油渣吃。哎,说实话,在外面久了,念家,就会想到吃的,除了那一罐火辣辣的辣子面,就是那装在笨重地不起眼的陶罐子里的猪油了。

说到猪油,印象中,永远是乡亲们茶余饭后在一起三五成群"摆白"的话题。"哎哟,真是老火噢,我家猪油罐罐都叮当响了",这是哭穷版;"老水家今年杀的猪啊,真是不得了,杀得差不多百多斤油呢",谈杀猪很少谈杀了多少斤肉,而是谈杀了多少猪油,间接让人想到猪的肥壮,也可以看出猪油在主人心中的地位。其实以前杀年猪,大部分瘦肉都是卖给别人,只留几十斤肉,剩下的肥肉用来炼 油。辛苦一年最看重的还是猪油。一头猪的油够吃一年多了。

炼的油渣,滋滋热油冒着泡,趁热,撒点盐,香气逼人。刚端上桌,来主人家吃杀猪饭的客人首选,筷子甩得飞急,大家嘎吱嘎吱不顾形象忙吧油渣往嘴里送,脆酥爽口,满嘴猪油,甜咸顺滑,无不连连称赞。主人家看众人这样非常高兴,预示新年新气象。

小时候,有点调皮,到外面疯玩,看到太阳下山,房顶冒起诱人的炊烟,肚子接收到饥饿信号,咕咚咕咚叫。大人们喊回家吃饭,就急急地回到家里,可是发现饭还没有熟透,等不及,就埋怨,来早了。奶奶就会把半熟的像稀饭一样的米饭舀在碗里,然后从猪油坛罐里舀猪油,感觉多了又用筷子赶到坛罐里把冷如雪的猪油放到稀饭里,然后放点辣椒面,盐,简单直接,我用筷子拌匀,一碗猪油拌饭就好了,还烫着呢,用筷子从边处一点一点,一口一口吃,真是解了饥饿之急,还能回忆起猪油辣椒拌饭触碰到味蕾的那种,辣然后带着一种厚实的香味,让自己觉得稀饭可口极了。真是方便食品绝佳调料。

家乡人的饮食特点是酸辣,重油荤,这里的油就是猪油。一坛罐油的旁边永远是一罐辣椒面,因为每顿饭都离不开一小碗叫蘸水的东西,什么是蘸水?蘸水家乡人又叫“油辣子”,首先倒干辣椒面到碗里,然后把香菜,葱花蒜瓣,盐,味精,花椒,酱油放在碗里,接下来就是从罐里舀猪油到锅里,当油高温划开冒青烟时,就把猪油舀起,浇淋在辣子碗里,嗤啦~刷~~冒起白气,哇,辣椒呛人,猪油脂肪的分解蛋白,蒜瓣葱花的勾魂的香气直接扑面而来,猪油使辣椒辣得恰到好处,令人胃口大开哈。这就是蘸水,无论煮的,蒸的,炒的菜,蘸一蘸,真是让人回味无穷,猪油直接简单干脆的香,让人感动。而无辣不欢,的前提是辣椒要与猪油搭配,辣椒的狂野,被猪油驯服。

现在出门在外,因为一些原因,吃不到猪油,总感觉很失落。思念家乡,其实是思念家乡用猪油做的饭菜啊!每次从外面到家里,看到猪油罐子里满满的猪油,真的是满满的幸福!老家的人啊,谁不爱吃猪油呢?


【编辑:蔡三乐】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1765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