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回忆那些吃的幸福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乱飞扬    阅读次数:6791    发布时间:2016-03-25

饿了么?饿了也吃不了多少。这是现代人的悲哀了,体验不到多少吃带来的幸福感,我也只能在回忆中去寻找那些儿时关于吃的美好记忆。

97年,我上一年级,班主任杨老师总爱留人下来背书,拼音背不了的留,写错的留,不听话的留。中午我们要回家吃饭,被留下来了。老师把门一锁,钥匙带走了,窗户只能伸出一个头来。小时候饿得快,那个年代根本没有吃早餐的说法,一天就吃两顿饭。中午被留下来,饿得真是肚子咕咕叫。我同学杨俊他不怕留,他奶奶每次都会给他送饭,家长能给你送饭的,就说明家庭条件好,有富余劳动力走不去干活给孩子送饭。有一次他奶奶给他送的饭,饭里还有鸡汤,鸡腿。一群饿得昏沉沉的六七岁的孩子,被关在教室里,闻着他饭里的鸡肉香味,心头有一只老母鸡在咯咯啄,我强烈忍住吞咽口水,怕别人听见,但我又听见了别人吞口水的声音,索性我也大胆起来了,吞了口水,闻着鸡肉香味把口水当饭吃。

老师的这个办法很好,饿的感觉,能唤起人的奋发勇气。人就是单纯地想要吃一口饭,就这么简单。饿了要吃饭,天经地义,为了一口饭,你得付出应有的劳力。我学会了努力背书,从此不再被留了。

初一时候,我在河边放牛,我发现了一条鸭子经常穿梭的一条路,草丛中竟然有一堆鸭蛋。但看鸭蛋的蛋壳,成色黑旧,斑点严重,应该过了。农村说的过了就是过期了,坏掉了。但我依旧不死心,有十来个鸭蛋吃,那是饭桌上莫大的一种美餐了,包括现在,我都对蛋类有天生的痴爱,最喜欢炒来吃。我捡回来鸭蛋,一个一个的打,丝毫不避让臭鸭蛋的熏味。在期末考试前一日下午,我在河边放牛,发现了河里面竟然有一只鸭蛋,我想是哪只鸭子这么猛,竟然浮在水面上就把蛋给拉出来了。我找来竹竿,爬在河岸边,一米多高,慢慢地挪,把蛋挪过来。就为了得到这颗蛋,第二天早上能煮好了吃了去考试。但早上做好了却被父亲无缘无故地骂了几句和瞪了几眼,害我吃蛋的好心情都被毁了,导致我去考数学的时候连百分之十都没有化简成十分之一,被数学老师当着全班说了。

初中时候是我食量最生猛的时候,我们那时候还要蒸饭,每天清早就去把米淘好,掺水后放在大锅里蒸。早上第二节课下了肚子就开始饿了,心里埋怨怎么现在不开饭。接下来的两堂课肚子随时都在饿着的,最害怕别人去买东西到教室来吃,引诱我无心学习。一打下课铃了,漫山人海的初中学生,双眼放着饥饿的亮光,从两栋教学楼里直奔食堂。这一刻男生的天生的奔跑优势释放出来,挤进只容得下两个人侧身过的门缝里,寻找自己的饭盒。虽然大多数饭盒样式都一样,也标上了数字,被排列在木质案板上,但我还是一眼就能捕捉到,还要帮同学一起拿饭盒。没有什么比热饭配冷菜更美味了!我看着现在的孩子挑食嫌弃饭菜不好吃,心里就想起那时的我们。几个孩子端着自己的饭盒,分享着已经炒了几天的菜,看着菜里面的油被冒着热气的米饭给热化了,融进饭粒中,染成黄红色。我们没有食堂没有座位,我们在乒乓台上、篮球架下、教室的桌子上吃饭,我们走着吃饭、站着吃饭、坐在地上吃饭,我吃过你的饭他的饭,我帮你洗过饭盒蒸过饭。我们不计较分毫,虽然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没有一丝抱怨,我们没有一丝攀比,我们的脸上都写开心两个字。看着谁有好吃的我们也会一拥而上去瓜分一点,看着谁没有菜了我们也会与他分享。那是一个物质剧烈匮乏的年代,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却无不天真快乐。就是那一粒粒白米饭,那一个个鲜红的油辣椒、一颗颗黄豆子、一方方豆腐干,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支撑着我们剧烈长高,长出飞出山村的翅膀。每一粒米饭都有父母的汗水,每一粒辣椒都有奶奶剥开辣椒被刺出的眼泪,完全没有什么营养搭配原则,唯一的要素就是存放时间要长不易变质。如果遇到夏天时间长了,晚上下课后容易饿,我们把下午没吃完的饭,饭盒盖好后藏在被窝里,晚上回来还是暖暖的,打开吃了,觉得肚子饱饱的睡觉是人生一大快事,连嘴角都舍不得擦,还能添一添回味。

初三时候我和同学老尹下了晚自习骑单车回来,打着手电筒去田里捉黄鳝和虾。正是五月份的田,水都灌得满满的,刚刚耕翻的田里被水浸泡两天就清澈了。我们挽着裤脚下田去,寻找一条条黄鳝,也有虾藏在经年流水的坑里,也不放过顺道捡回来。就这样一块田一块田去找,要忙到十一点才有收成。回到他家,他不会杀黄鳝,他就去准备好姜冲蒜和糟辣椒,他家的糟辣椒的汤特别多,又酸又香。杀黄鳝讲究手快刀块,黄鳝滑腻不好拿,一刀切下头,再一刀迅速地剖开它的肚子,挖出内脏,最后轻轻地用刀背敲一下它的尾巴,把皮敲碎,倒提着一刮,就只剩下白生生的肉了。我切好了黄鳝,他已准备好其他配料。下锅了黄鳝配上鲜红汁多的糟辣椒,撒上绿色的蒜苗,已是夜半十二点了,我和老尹吃得簌簌爽。没吃完的第二天打包带到学校去,一顿哄抢,一些女同学吃完了都不知道这是黄鳝肉,我们故意不告诉她们。

能吃是福,有福不享是为何?像我这样随便吃喝什么都不长胖的,该去整点晚饭吃了。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1762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