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芦笙一曲代上香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罗国锦    阅读次数:6404    发布时间:2016-04-06

每年的清明节,总要回老家祭扫祖坟,借机再次追忆前辈们的人生历程和谆谆教诲。这个时候,全家族都会欢聚一堂再三商议,然后带上鞭炮、祭品一同前往,毕恭毕敬地站在祖先们的墓前凭吊,以微薄的礼品表达满腔的怀念之情。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这种大型活动我是不能袖手旁观的,大家的积极参与意味着家族的团结互助,展示着一个社会细胞的生机活力。

遗憾的是时间的有限,总是成为某些行动的阻力,你无法两者兼顾,更无法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我原计划在一个边远的苗寨调研几副久已闻名的苗药之后,立即乘坐客车奔赴家中,按时与家族代表一同完成祭祖的仪式。谁也料想不到,苗族民间土医生的秘传药方,深深让人着迷,我实在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机会,多花了一些时间记录药方及其生长习性,实地参观了草药的种植情况。这个过程之中,家人频频打来电话催促,务必在早上八点钟到场,以便集体行动。我心里明白,家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定要在中午两点之前看完十多座祖坟,此后各自回家休息。

见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我心里很矛盾,也很焦急。拜访的苗族土医生有三副妙方,让我喜出望外。第一种是烫伤药,小时候我在火上洗碗,慌乱中将锅儿弄翻,肚子被喷出的热气烫伤一片,正是用这副妙药医治好的,所以记忆十分深刻。第二副药是治疗刀伤的,据传承人介绍,自己已经治愈过数百人,疗效相当不错,清朝苗族起义军依靠这个方子挽回了不少人的生命;第三个秘传药方,主要是医治羊癫疯和母猪疯的,只要按照嘱咐用药,可以保证药到病除。得知这些神秘的方子,我高兴得如同发现了金矿,马上意识到这些尚未开发的苗族民间草药的巨大潜在市场。令人头疼的是,这些药物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有的产于低谷河边,有的出自高山密林,有的喜好险象环生的岩上,房前屋后根本无法种植。无奈之下,我只得在土医生的指点之下,爬山越岭,实地了解,将一副副奇特的草药铭记于心。

开始启程回家时,天已经漆黑下来,好客的主人死活不让走。我决心打道回府,可是等了半天,也没有一辆过往的客车,郁闷地打消了赶家的念头。次日告别回去时,家族成员开始列队出发了,这注定自己必将错失统一行动的机会。我怀着一腔惋惜之情,在电话里请他们先行一步,自己随后赶到。上午十点,我风尘仆仆回到家里,来不及吃一口饭,带上一把心爱的芦笙赶紧跟上。跨出家门,我却犹豫起来,不知该走何方。我们家族的祖坟,分布在四面大方,没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是不可能走遍的。看了看手机,知道时间有限,无法面面俱到,三思后挑选了两个去处:寨子中心和九片箐。

寨子中心一个突兀的地方,埋葬着一位十分受人尊重的老人罗万青。这位老爷爷,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一直是家族的主心骨。他能说会道,敢作敢为,对维护地方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民国时贵州省保安司令罗湘培到宣化场(今纳雍)处理案件时,得知当地匪患严重,群众深受其害,地方不得安宁,即示意大定县长钱文尉指示罗万青负责当地的社会治安。龙场镇大营村的罗文达担任清乡剿匪大队长后,打赢了几场官司,皆得益于罗万青两肋插刀鼎力相助。他在辩论中,常常出语惊人,敢于拍桌子打板凳,使得诸多事件得以圆满处置。

村子以西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个地方叫九片箐,我的爷爷奶奶正是埋葬于此。在世时,爷爷奶奶都是勤劳善良的人,自己开垦了大片广阔的良田沃土,日子过得比较富足。当时在此生活的亲友,衣食没有着落,都是在他们的关照下度过了苦不堪言的重重难关。解放之后,因为出色的表现,爷爷奶奶和二伯被有关部门评为劳动模范,大伯和父亲在不同的战线上也受到表彰,时人誉为“满家红”。时至今日,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吃苦耐劳和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完全得益于爷爷奶奶的示范作用和精心教导。据说,在某年一个冰封雪裹的冬天,爷爷带人到九片箐打猎,发现一座山脚下野花遍地,感到十分惊讶。他去世之前,再三叮嘱后人要将自己埋葬于山下。从此,这个地方成了我们一年一度必须朝拜的圣地。

此次祭扫祖茔,我没有分身术,只得采取就近原则,先看望罗万青老爷爷的墓地。那儿离家不远,往西转过几户人家,大约五六分钟的样子,很快来到了平缓的山脊上,老人的坟墓随即注入眼帘。坟头茅草茂密,活像一把飘逸的长发迎风而舞。坟前纸香残灰满地,鞭炮的火药味尚未散尽,显然家族成员已经来过了。当年,准备埋葬这位老人时,大家议论纷纷,都想为他树立一座纪念碑。大伯是家族的顶梁柱,他说不必劳力伤财,老爷爷的不凡事迹早已深深铭刻在后人的心板上,感人的记忆才是最好的纪念碑,因此石碑至今未立。但苗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必须在坟墓上栽种一窝茅草,既作为民族身份的标志,又让它为先灵遮挡风雨,表达后辈的一片孝心。我怀着愧疚的心情,独自站在坟前,按照苗家的礼仪施行单膝跪拜大礼,然后端起芦笙吹奏起来:“咯嘞嘞,咯噜噜,今天是好时辰,现在是好日子,您的子孙陆续前来看望了。您的不凡事迹,流传在寨里寨外。您的句句教诲,代代口传心授。眼下哟,我们的时代像明媚的春光赏心悦目,儿孙如雨后的竹笋拔地而出。请您安息吧,年轻人会踏着你们的足迹,在新的征程上阔步而行!”

九片箐,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由千百座小山组成,活似一个天然的迷宫,容易令人迷失方向。当初至此,我曾经迷路数次,吃了不少苦头。读小学的时候,老师组织学生春游,这里就是一个绝佳的去处,我随同学来过两次,在山上留宿了一晚。据老人们传说,苗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撵虎夺亲》的惊险故事,正是发生在九片箐。故事说的是一只虎精将多品绕的美丽伴侣强行带入九片箐为妻,英勇无畏的多品绕孤身追击,成功将几十只虎精杀掉,从虎口夺回了自己的心上人。此后,多品绕的精彩故事世世代代流传在苗族民间,成为后人教育子女除暴安良、维护正义的生动教材。我花了半个多小时,这才赶到九片箐的垭口。放眼四望,草木吐绿,野花争艳,快乐的小鸟不断啼鸣,令人心情无比愉悦。带着暖意的微风从山间吹过,更加让人感受到一种妙不可言的舒爽。

翻过七八座险峻的石山,来到了峰峦的中心地带,一片比较开阔的林地出现在眼前。树木茂盛的原野西面,一座如同雄狮的山头在此猛然驻足,背后是逶迤而去的千山百岭。爷爷奶奶的坟墓,在山脚如花似锦的蕨草包围中若隐若现。我的心顿时激动起来,仿佛看见一位来自天外的圣灵,三步并作两步抢近前去,以标准的姿势施行单膝跪拜大礼。完毕,我又端起芦笙一边舞跳,一边吹奏悠扬婉转的《祭祖曲》:“咯嘞嘞,咯噜噜,尊敬的先辈们,子孙先后前来看望了。没有你们的辛苦,不可能有儿孙的兴旺;没有你们的扶植,不可能有晚辈的成长。年景越来越美好,道路越走越平坦,日子越过越舒心。请安息哟,往后的季节一定风调雨顺,未来的生活必然花果飘香!”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1783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