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说不上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但和北国风光相比,无论站在故乡的哪一个角落,都会像北方的旅游景点一样,让人神往陶醉。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每每坐在书桌旁,都对故乡充满了无限的回忆。
蔚蓝的天空,点缀着山下袅袅升起的炊烟,金黄色的油菜花,长满青草的田埂,趁着余辉的光芒,时不时的能看见乡亲们挑着柴禾,扛着犁具,赶着牛犊回家歇息的情景。
微风拂来,一抹幽暗的清香,粉淡了正在花丛中翩舞的蜂蝶。不时点头微笑的油菜花,隐没不了那田野中辛苦劳作的姑娘。她将油菜的叶子,盛了满满的一箩筐,露出灿烂的笑容。
蜻蜓飞舞,越积越密。夕阳的光亮,在黑云的突然袭击下,消失殆尽。狂风大作,人忙奔走,蜂蝶隐迹,群鸟归巢。闪电夹着雷声,捶击大地,树木摇晃,颇有连根拔起之势。
霎时间,雷雨交加,两层的小木屋,在黑夜的笼罩下,显得渺小如一个黑点。瓦楞上,雨水如注,冲洗着大地。
饱经一夜雨水的洗礼,推开窗户,闻到的是泥土的气息。远望四处,白云浮山,美不胜收。山间白色的小花,与田地里垂着脑袋的油菜花,相映成趣。
站立山巅,看那浮云,犹如彩带飘飞,顿觉置身仙境一般。泥土的气息,夹着花香的芬芳,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忘记了昨夜雷声闪电的惊魂。
不多时,一缕青光,至东边山头而出,白云避让,似迎接天人降临。周围的树木,顿时全在眼底。长青树,柳杉松柏,漫山遍野,恰森严罗列的卫士,峭楞楞如鬼如魅。
待金光闪耀,露珠晶莹剔透,射杀人眼。原来是,一轮红日,当空而起。山花争艳,绿水长流。再看那田间的油菜花,竞相昂首。霎时间,蜂蝶狂拥,嗡嗡声不绝于耳。
顺着流水,漫步前行。不经意间,只听得水声荜拨。仔细端详,才知为游鱼跳波。心里一阵惊喜,驻足观望,但见三五成群的鲫鱼,逆流而上,兴致不减。回想起少小当年,曾在小溪里抓鱼的情景,掩嘴而笑。
曾记十岁时,独自来到小溪边,见鱼在小潭里游玩,心里高兴,便跳到溪水里捉鱼。谁知游鱼钻入石缝,伸手顺着石缝而入,猛地抓着一肉感东西,窃喜为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拉出,却吓得面色苍白。
顿时有如被滚烫的油水浇在手上一般,将那物摔在地上,才看清原来是一条水蛇。尽管经此一吓,可见了小溪,却由衷的喜爱,忍不住俯首顿足,观看那溪水中遨游的鱼儿。那种自由自在,是多少梦想也无法实现的企求。
离开后的十多年里,无时无刻都在回想故乡的容颜,想刻画她美丽的面庞,娇小玲珑、柔弱纤细的腰肢,可无论如何勾勒,都无法尽善尽美。
每一次的思恋,只有在放假回去后才能减轻一些。和亲人的团聚,去那熟悉的山头走走,河流边看看;去那山花烂漫的林间穿梭,油菜地里溜达;去那田埂上陶醉,山脚下迷恋,那无穷尽的乐趣,将城市繁重的生活压力抛诸脑后。仿佛那一刻,完全变成了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自由人。可当再次回到城市时,又会往往感到莫名的失落。
不是对城市的厌倦,也不是对城市的唾弃,更不是对城市的反感,更多的是对故乡那种不舍的眷恋的感情。
故乡,就像一汪清泉,甘醇可口;就像一滴雨露,阳光照耀,光芒万丈;就像山间杜鹃,万绿丛中一点红。
故乡,好似那梦中的情人,无法触摸,却能勾勒出她的轮廓;好似那俏丽的佳人,无言倾诉,却能想象她娇美的容颜;好似那转瞬即逝的彩虹,无以牵挂,却能流连她斑斓的印痕。
故乡,啊,我美丽的故乡。
你深情的眼眸,似那一汪秋水。
你轻盈的身躯,似那沉鱼落雁。
你柔美的体魄,似那贵妃醉酒。
你纤细的葱根,似那……
故乡的美,并不在于她的波澜壮阔,如黄河般汹涌奔腾;也不在于她的惊涛拍岸,如大海般一望无边;更不在于她的伟岸挺拔,如泰山般直耸云端……她没有长城的庄严古朴,没有宫殿的宏伟壮观,也没有天宫的虚无缥缈,她只是小鸟依人,只是孤舟一叶,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可正因为如此,才体现出她娇柔的美,美得像美人回眸一瞥的魂牵梦绕,美得像微风拂柳随风飞舞的嘤嘤细语,美得像蜻蜓点水波光粼粼的纤手拂柔,美得像繁花争艳各展风姿的含苞待放……
故乡的美,没有婀娜多姿,也没有鬼怪百出,更没有那震烁古今的辉煌历史……它的美,就像石缝里的泉水,只有汇集到海,才看得出她的美的存在,才能体会到她存在的价值。
故乡的美,美得恬静舒适,就像坐在门前,望着高大的拐枣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的乱叫,却毫无干扰静谧安闲。
故乡的美,没有城市的嘈杂,没有汽笛的轰鸣,没有雾霾和风沙。光着脚丫,踩在软绵绵的田埂上,那刚长满新芽的小草,按摩着脚底,暖意洋洋。席卷心头的喜悦,内心的波澜起伏,在那一瞬间,升华到了极致。
故乡的美,即便是坐在光滑的石头上,也不用担心风沙的侵袭,更不用有伸手摸摸,再用嘴吹吹才坐下的心理。美得自然,美得清洁。没有鬼斧神工的雕琢,也没有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
故乡的美,不让你感到孤独。闲暇时,四处窜门,东家走走,西家坐坐,绝不会有度日如年的凄苦感觉。可城里的生活,除了偶尔去名山大川旅游外,便住在那每个角落都能熟悉的屋子里,毫无乐趣。
故乡的美。
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在天涯海角,你都是我的根,我赖以生存的地方。
【编辑:向鹏程】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