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寻找古茶树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喻    阅读次数:6148    发布时间:2016-04-16

花开有期,茶有季节。

清明前,品着煮沸又渐渐冷却的红茶,温和、醇厚充溢味蕾,心头澄明,回味隽永。突然就有探一究竟的欲望。据说好茶树都长于高海拨山区,在云雾间、峭岩上,吸日月精华,吮风霜雨露,还如隐士,不屑喧嚣,与青山为伴,与绿水相依……心心念念的古茶树长于何方?东皇寻找古茶树,茶香弥留绕心间。

习水境内的仙源、双龙都是高海拨地区,古茶树连片成林出现和被发现。全世界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计3300余种,而中国有15属260种,其中大多就分布西南地区。东皇也是高海拨地区,会有古茶树吗?揣着探一究竟的想法,我与友人踏上寻找古茶树之旅。

曲径通幽,古树峥嵘。带路的村主任叫友人靠右边行驶,沿小溪溯源而上就不会迷路。胆大心细的琼带着我们朝羊九水库挺进,一路远眺,青翠碧绿,桃红李白,心情愉悦,还没有见到古茶树,就十分陶醉和向往。

到了,雨后的水库平静而美丽。空气泛着青草味。湖面像隔了层薄薄的水汽,犹如柔顺的面纱,遮掩着静如处子的少女。阳光洒下点点斑驳,垂柳倒映,清凌凌的湖水显得更绿了,像块不规则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闻到了吗?茶有香哦。”一边和友人说笑,一边觅树的踪影。看到了、看到了,一株树,屹立在你面前。阳光正面,树冠洒上点点金色,光彩夺目。灰黑色的茶树干上,斜伸虬枝,向四面舒展。叶片是椭圆的,如桂花叶厚实肥阔,绿得滴油。若不是同行的村主任指认,我肯定会误认为是桂花树,虬枝如大麦柑树舒展的丫枝。那茶树顶上新发的嫩芽,就像刚诞生的婴儿,娇嫩无比;那尖尖的叶,像小鸟张开的嘴,似在吮吸着妈妈的奶汁,时不时还扭头看你一眼……这就是古茶树,摘了一芽,使劲地嗅了又嗅,是有茶的清香,放到嘴里嚼了又嚼,草绿的汁又有别于其他植物,不涩味甘。绕羊九湖边有十多株如海碗那么粗的古茶树,挺拨地就这样站在你的面前,如鬓须美男,你不得不侧目注视。村主任指着对面山坡说,那儿才是真正的古茶树林,有省农科院的专家鉴定,树龄有高达五百多年的,古茶树之多,没有细数,估计有上千株。雀跃的心早飞到了那片古茶树林,同行闺蜜不愿移步,我也只好望林兴叹,等着下次了。

依依不舍摸了摸茶树枝,树皮粗糙凸生疙瘩,拾了片枯萎的花瓣,颜色已转晦黄,若不是附在茶泡上,任谁都不会以为那就是茶花的瓣。搬开花蕾,里面有黄的花蕊,这花要待到八月份才吐幽香,现就蕴着劲,吸精华换芬芳,也要差不多四个来月。怪不得,古茶树生长是如此缓慢。

羊九一带云雾缭绕,缕缕轻烟如幅山水写生。原生态的植被保存完好,土壤有机质丰富,日照足、云雾浓、湿度大,高海拨地区,四季适宜生长,到处是郁郁葱葱,良好的生态平衡使茶树是顺势而生,任种繁衍,天地长久,长成了林,也才有了这十足的有机茶。古树茶也就是大叶茶,有明显的粗犷之风,山水之韵,村民炒制,香气独特,茶汤澄红,饮之如甘。在自然的恩赐面前,唯有感恩,这是神奇的大自然赐给贵州、赐给遵义、赐给习水的福报。只有感恩与尊崇,才会珍惜我们已经获得的福报。保护我们的家园,维系生态平衡,是必须的,应该去做的。

告别古茶树,在村口。一户村民热情地与村主任打招呼,村主任正欲告辞,村民再三挽留“喝杯茶走、喝杯茶走。”这真诚的挽留留住了我们一行人的脚步,用土法煎炒的古树茶在老式的沙罐里与翻腾的热浪沉浮,茶的香熏了一屋。

闻着散入鼻息茶香,让我早已忘记了一天的辛苦,翻山越岭寻找古茶树,原来早已在村民的心中。

然而,虽然辛苦,还是收获满满,原来古茶树就在百姓的心中,岁月锻造了茶香,享受自然的同时,寻找古茶树,找到的不是茶树本身,而是那段岁月,还有百姓心中的那一份真诚与满足!


【编辑:向鹏程】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50921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