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夏,踩着春天的尾巴,随修文县文联采风组走进“全国文明村镇”之一的大石乡石林村。此时,春之芳菲已随风落尽,空心寺的桃花已退出时空舞台,山下油菜花也已卸妆,齐刷刷长到半人高,背满壮硕的果籽。但是,整个回水湖的景色却丝毫未减明媚——湖面新荷点点;湖畔青山峭崖肥硕的鹅黄、嫩绿铺天盖地,惹得阳光在上面尽情舞蹈;团团簇簇的杨花、槐花、白花刺蔷薇,一树树、一枝枝异香扑鼻,遍地野草花五光十色。山上山下,无论百年古树还是芳草长藤,所有生命都在无限扩张,在碧波粼粼的回水湖畔竞热情、赛浓香。
登临群山之巅的瞭望台,四周满是苍翠的松树和葳蕤的原始灌木林;不远处,几簇山头镶嵌着几小绺布局精致的猕猴桃果园;更远处,高原的万重云山一匹匹如怒涛起伏,层层叠叠由绿到紫、由深到浅,直到烟云迷茫,极为壮阔。如此胜景,让人不禁想起刘伯温的诗句——“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位于贵州乌江上游的六广河峡谷,苍古的崖壁宛若长龙盘踞在重峦之间,此时的回水湖,就是它腰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兜藏在四围山间,明亮如伊人的眸子。几位摄影家架着机子遥遥紧盯山脚的湖面,等光,像螳螂捕蝉,一等就是半小时。我们观景之余,就在林间地头识别药草、采撷原生态野菜,大丛大丛的“灰灰菜”、旱菜、野芹菜、折耳根、星宿草,随便动动手就装满了两个塑料袋,拿回山下简单制作,与石林村招牌菜——“黄豆焖鸡”配合着吃,美味无穷,让很多人馋掉了舌头。
百亩方塘一鉴开,山光水色排闼来。观赏回水湖,不论是拍摄还是观光,陡峭如巨笋的空心峰,无疑是览瞰整个回水湖的最佳位置。一面倚山,三面临湖,湖光潋滟,静影沉璧。左面是湖的深水区,倒映着如画农家;右面是退耕还湖,湖畔碧草青青,连接秀美田园。站在空心峰,将摄像机信手摇摆,就是绝妙“航拍”。放眼望去,明亮如洗的天空、云丝,晴川历历的古树、峭壁,错落有致的客栈、亭榭,三三五五的游客、钓者,翩跹翔集的鹭鸶、新燕,万般倒映湖水中,虚实叠加,如仙如幻。习习凉风、空山流水、鸟语花香,更兼美景如斯,让人五官六感尽享极乐。
“小荆州,两头翘,四大官山八大庙。”空心峰,是石林村三处文化景点之一,另外两个是“四大官山”(又称“万人坑”)和“八大庙”。 汞、煤、硫铁矿资源富集的石林村,曾经一度繁华堪比修文县城,有着“小荆州”之美誉。解放前,历朝历代到这里开采“水银”(即汞矿,史称“丹砂”)的客商众多,所谓“八大庙”,就是浙江馆、川会馆等8省商会驻扎开矿时所建的豪华住所,至今已为陈迹,惟余几处芳草萋萋的屋基。“万人坑”,相传是当时挖水银,矿难民工太多,被集中掩埋在四个洞井。解放后,庄稼缺肥料,有的村民还进洞背出不少骨灰、骨渣烧来当作农肥。空心峰位于回水湖东南角,是湖畔两座造型突兀的孤峰之一,它不仅是登临赏景的绝佳瞭望台,本身就是钟灵毓秀的神奇景点。一座柱形石山参天而立,壁立的峭崖孔隙众多,寒树倒挂,枝柯纵横,四围草木丰茂,古柏参天,郁郁葱葱的林木将山体护掩其中。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空心峰不过数十米,却是修文县为数不多的灵韵之山,个人觉得,奇异之处不逊色于修文城郊明代稀世大儒王阳明参学悟道的玩易窝、阳明洞,也不次于扎佐一洞四通的佛家胜景——四明洞。空心峰山体中空,钟乳石丛生,上下洞室相连、状若竹节,因此又称“玉竹山”。解放前,附近就有村民到洞中塑观音像,长年参拜祈求风调雨顺,后来又将几处洞口搭建门墙,建成了“空心寺”,又名“玉竹寺”。“空心寺”至今保存完好,长年关闭,寺外小径曲折险峭,可以攀援到峰顶鸟瞰整个回水湖。连接“空山峰”的这一面大山,同样山体中空,山内有洞与回水湖自然相连,以前山洞未受淤塞时,水涨则湖水灌进山中;水枯则山内之水回流,有奇特鱼种随流水三三五五游进游出,湖面水位长年不升不降,“回水湖”因此而得名。
与空心峰隔湖相望的,就是闻名省内外的3000多亩“贵州绿色石林”。清一色奇峰怪石如数十万部队集结于此、持戈待战,潜藏在整个偏山坡的绿荫丛中,简直就是一座石化的“秦皇兵马俑”。相传很久以前,玉皇老儿为控制天宫“神仙籍”人口,将大量炼制仙丹的“丹砂”藏到了回水湖畔,并派遣天兵天将偷偷到此看守,后来因为大闹天宫,天庭被毁,这批人马无法回去,只好就这样留了下来。绿色石林大小石峰姿态万千,总体看是杀气腾腾的军队,个体上又各存其妙,一座座小石峰如云马腾空,活跃石林,有“夫妻吻”、“阳明布道”、 “土炮台”、“八戒寻妻”等独特景观。其中,“土炮台”的炮管尖尖,不仅像土炮,更像是饥饿的甲鱼伸长脖子觅食;“八戒寻妻”,按老导游张世文惟妙惟肖的解说,是一方粗壮的猪身扭回大耳头,色眯眯盯着回水湖中游泳的众多仙女。绿色石林观光路线还一路行经“一线天”、“南天门”等众多崖缝、石洞、石峰及流泉,堪称曲径通幽,让人领略不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林之上长满天然的绿色植被,古藤古树虬根盘错,别具特色。有专家认为,石林分为“滇白黔绿”两大类型,与云南白色石林相比,贵州修文“绿色石林”更具生态考古价值。
绿色石林,是大石布依族乡少数民族长年聚集活动的场所,每年“六月六”,成百上千布依族青年男女会不约而同相聚这里,对唱山歌、斗鸡、斗鸟,载歌载舞欢度节日。这时,布依族少女总会在景区门口拦上一根花杆,将农家自酿米酒一杯杯捧给远方来客,客人喝一杯酒,他们就唱一首清甜的布依山歌。不仅特殊节日,平常时间,绿色石林也同样热闹,尤其是炎夏时节,回水湖四周荷花争芳斗艳,每天都有各地游客乘着旅游大巴,慕名前来欣赏生态奇观、领略凉爽气候。连续三年来,每年夏季,都有近千名重庆“侯鸟型”客人前来贵州修文,相约回水湖,共享这一方难得的清凉,他们在石林村居住避暑,清晨到绿色石林游乐、健身,或到山中寻找林间野趣;中午到回水湖游泳、钓鱼,或聚集在农家庭院聊天、玩棋牌;晚上,又集体到乡村文化广场跳舞,或乘船观赏荷塘月色。
有山、有水、有湖,湖因石林而美名远播,石林因湖而平添灵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在修文工作八年间,走过不少美丽乡村,看过不少真山真水,但最让人心怡的,石林村回水湖首屈一指。春月山花烂漫、新绿葳蕤,夏季荷叶田田、荷花如玉,秋天桂华飘香、乘舟采莲,偶尔恰值文人墨客雅集,还有赏不尽的诗书琴韵。前后已来过十余次,却依然感觉百赏不厌。每次来去匆忙,所见所闻不过管中窥豹,浮光掠影,但只要身处回水湖绝美的山水画卷,总能让人卸下一身疲惫,涤尽一切尘埃,像清澈明净的湖水,明心见性。
【编辑:与文为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