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化艺术 >> 影音 >> 正文

律孕桃李三十载 艺无止境永初心——刘媛教授教学30周年音乐会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彭芳蓉    阅读次数:19123    发布时间:2016-06-06

  5月14日,恰好是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刘媛的生日,在这天举行教学30周年音乐会,对她来说意义更为特殊。

  离演出开始还有5个小时,刘媛已经忙得晕头转向。她掏出手机一看,好家伙,竟有数十条短消息和微信消息!这些消息大都预祝她今晚演出成功,还有不少消息问她通过什么渠道可以购买演出票,甚至连微博上都有不少朋友发私信询问相关售票信息。

  “我是真没想到这场演出会如此受关注,它实际上只是一个学术型的演出,并没有售票。”刘媛有点惊喜。

  这场演出旨在纪念和总结刘媛30周年来的教学成果,由骆定海、陈昕、朱娆和马宁几位学生自发组织,更多的是纪念意义。消息一发出,迅速得到了广大同学的回应,著名歌手何洁、陈燕、覃春江等都自发前来参加,甚至远在德国留学的徐逸驰也不远万里赶了回来。

  学生一呼百应,刘媛既自豪又感动。回顾教书30年,她似乎只做了一件事——教学,但就是这么一件事,她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反哺师恩学生自发组织活动


  5月14日晚演出开始,何洁一上台,全场一片欢呼,她把自己产后复出的第一次亮相,回报给了自己的恩师。

  时间倒回今年春节。正当人们在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时,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琴房里却传来阵阵音乐声,刚生完孩子3个月的何洁计划复出,刘媛加班加点给她做恢复训练。

  今年是刘媛从事音乐教学的第30个年头,教过多少学生,她数不清。像何洁这样刻苦努力,又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当然不是少数。

  3月,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骆定海、陈昕、马宁和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声乐副教授朱娆,计划组织一场“律孕桃李艺驻我心——刘媛教授教学30周年音乐会”,他们在同学群里发出号召,很快得到各方相应,包括远在德国德累斯顿国立音乐学院留学的徐逸驰。

  徐逸驰16岁才开始学习声乐,先后师从刘媛和贺磊明教授,2012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德国德累斯顿国立音乐学院,跟多位著名音乐家学习,获得不少奖项。听说要为老师举办教学30周年音乐会,他立马订购回国的机票。

  策划者之一朱娆带孕登台,这让刘媛想起当年求学的日子。刘媛怀孕7个月时,还坚持跟着老师练声。她不敢停下来太久,怕功夫就这么耽误了,这一唱,就唱了30多年。


  不忘初心求学路上脚步不停


  音乐会进行到高潮时,几名学生搀扶着两位老人缓缓走上舞台。两位老人是刘媛的老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铮铮和著名声乐教育家宋树秀。

  邀请老师出席这次音乐会,正是一种回报师恩的最佳方式,“如果没有老师们的教导,我肯定也不会教出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刘媛认为,她的学生不仅是她多年来的教学成果,也是自己的老师们悉心教学的成果。

  “刘媛教授亲身示范了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一位学生这样评价。

  “8月的上海闷热难耐,因为是自费前往,条件也不好,我带着十几个学生住在地下室。大家睡的是大通铺,从头到脚长满了痱子,第二天起来冲个澡就赶去上课。只要一坐在课堂上,就感觉自己是幸福的,这一切都值了。”从2000年开始,刘媛为了拓宽教学思路,开阔学生视野,每年都会带着学生们去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举办的“声乐大师班”进修。

  每次听课回来,刘媛都会做各种总结,改进教学方式和理念。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属于基础教学,学生的基础问题自然就比较多,刘媛善于总结,又能为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学生进步速度飞快。良好的教学效果,引起了“声乐大师班”的注意,从2005年开始,刘媛每年都会被北京的“声乐大师班”聘请去讲课,许多“疑难杂症”交给她,就会“药到病除”。

  对于教学,刘媛总结:其实教学就像医生开药治病,同样的理论方法需要正确运用,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来纠正,只要能“对症下药”,自然“疗效”就好。在不断总结和提升的过程中,刘媛也成长为一个声乐教学中的“好医生”。


  传道授业专注教学一往无前


  院长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刘媛只能将自己的教学安排在中午和晚上。

  贵州师范大学实行双选机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导师,刘媛每个学期都会怀着歉意对学生说:“因为我工作上的特殊情况,你们选择别的老师可以正常上课,选择我就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如果觉得太累,你们可以选择别的老师。”学生反倒安慰起她来:“如果您实在太忙,两周或者一个月上一次课,我们都能慢慢消化,我们不介意的。”没有一个学生选择退出,这让刘媛十分欣慰。

  同样给予她全力支持的,还有家人。

  回忆起2003年那段经历,刘媛总会很激动。每年8月13日是上海的“声乐大师班”开课的日子,可就在这个当口,刘媛的丈夫却意外摔伤了腿。一边是打着石膏行动极为不便需要人照顾的丈夫,一边是学生们和她好不容易才盼来的学习机会,刘媛实在不知该如何选择。

  就在临近开课的前几天,刘媛本已打算放弃这次机会,可她的丈夫却主动问起:“8月13日不是大师班开课的日子吗?你怎么还不走?”刘媛表示自己放心不下,丈夫却让她放宽心去学习。好说歹说,她才带着学生赶往上海。

  这一去就是20多天。外人看来都感到十分不解,只有刘媛自己心里清楚,家人对她的爱与支持,促使她在教学路上更加坚定稳步地前行。

  “回想起来,这30年我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想把每一次课上好,把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今天看到这些学生如此优秀,当然是一个做老师的最大安慰。”刘媛看着学生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无比动容。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728284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