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烟雨蜀道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彭生权    阅读次数:7246    发布时间:2016-07-02


八月的一天清晨,我在梦境中被急促的铃声吵醒,翻身下床,来不及换掉穿了几天的衣服,两分钟搞定洗漱,提着公文包奔下楼去。打的赶到局里,还没等询问,领导一挥手:走!便莫名其妙地踏上了车程。

休假始终没有规律,安顿好的生活常常被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打乱,今天我还答应送儿子列贵阳考钢琴呢!于是忙跟老婆拔通电话,她问我们要去哪里时,一时哦哦不知怎么回签,车上几乎都是陌生面孔,只有同车的汤校长比较熟悉。电话的那头一直:“喂喂……你要去哪里?……?”,“是呀,去哪里?”我问同车的汤校长。他说:“听说去四川,昨天晚上搞酒多了,睡下没听清楚……”。“四川?”啊,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从小到大,周边的省份就是没到过四川,呀,是局领导考虑校长们平时苦累,拉出去考察考察,散散心吧?我这么想着,也为自己没什么准备而懊悔,好在随身带有银行卡。一直用听不懂的浙江话通电话的司机,这时边驾车边回过头来用普通话跟我们交流说:“到成都,是昨晚局里会议才决定下来。”于是同车的人才相互介绍。司机姓陈,是四川省仁寿县某公司的董事长,于是心际缩短,汤校长跟他从“亲自驾车”方面打开了话闸,而不善言谈的我时而穿越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时空,时而进入“杜甫草堂”的冥想,时而迈步“神奇九寨”的遐思……



车到乌江,恰巧接到乌江岸上朋友的电话,才止住思绪,于是回想起几年前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娄山关的情形。我对红色革命圣地充满了神奇的幻想,跟陈董交流,又知道我们不走重庆,直走仁怀茅台镇,过赤水直接入川。这时的汤校长和陈董谈得很投机,我没有插话的必要,于是我闭目养神,思绪飘荡在丹霞地貌的山水之间,仿佛红军四渡赤水的硝烟在弥漫,茅台的酒香充盈鼻尖……

轿车常以150码的高速奔驰着,窗外酷热下的世界令人新奇。“土城”这个光荣的地名在眼前闪过后,映入眼帘的是红褐色的山岩和蜿蜒的河流。这时我无暇与他们攀谈,眼球像相机一样将景物定格,思绪搜寻在“千瀑”、“竹海”、“桫椤”、“丹霞”这些像迷一样的字眼里,心里涌动着无限的向往。我知道,这里不是目的地,我本过客,擦肩而过的女神,一切总与她无缘。“下次吧,或许回程在与友人踯躅,回眸你神秘的面孔……”我这样想着。

车奔驰如箭,我们与另外的两辆车拉开了相距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中午两点过钟了,肚里装太多的水仍然是饿的。我们一时都不说话,陈董问我们是不是都饿了,我们都说“不饿”。我们说:你开这么长时间车太疲倦了,放慢速度或停车休息一会,安全第一。陈董说,“路远,赶到那边服务站吃点东西”。吃饭和休息并不是我真正需要的,内心巴不得将车停下来,多看眼前这个“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赤水。

过赤水收费站后,一路向“成泸高速”狂奔,过泸州富顺县、沿滩区、威远县后,车才在服务站停下来,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完便餐后,后面的两辆车终于相会,这时已经下午四点半钟。

空气异常闷热,大家填饱肚子后即刻赶程。暴饮暴食总让胃不舒服, 想开车窗天又下雨了,都一时无语,车的音乐声和外面的雨声像催眠曲让我沉沉睡去,到达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才醒来,八百多公里的目的地终于到达了?!



首先直奔学校食堂参观,我才明白此行的目的,但也狐疑,“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贵州模式”不是做得很好吗,为什么冲这么远来参观?长途乘车弄得筋疲力尽,我对跟随大家听公司领导滔滔不绝的介绍不感兴趣,信马由缰地在校园中转悠、拍照。这时汤校长和公司的一位领导向我这边走来,他介绍说他是公司的韩总经理。彼此寒暄后,我们随韩总参观学生宿舍楼、图书大楼等。

“仁寿一中是四川省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绿色学校,中国名校……”韩总边走边介绍道:“学校建于250年前,目前有7800多名在校生。学校环境和教学设施不错,教学技术也先进,许多名人曾毕业于仁寿一中,如享誉世界的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等……”

参观的过程中,韩总非常客气,给我们敬烟还要亲自点火。并说,“今天大家坐车累、饿得也够呛。陈董已吩咐我们在宾馆订好餐、开好房吃好饭,大家早点休息,明天带大家去游览都江堰行,九寨沟也行……”

这时,带队领导令狐副局长走过来了,催促我们快走。我一时弄不明白,就问上官菲儿是去酒店吃饭吗?她也非常不悦地说了两个字:“赶路!”这时我环视大家的脸色,陈董似乎很丧气,几个校长也嘀嘀咕咕。又看到公司的几个领导来与我们的令狐领导等握手道别……

我一时不知上哪辆车好,上官菲儿吆喝着大家“各就各位,各就各位……”。

我就希望她跟我坐一起,并不是人们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只是想了解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一起上了陈董的车,她刚坐下,就被令狐领导喊下去,跟她同坐一辆,她只好有点不悦地过去了……



车队徐徐开出校园后,就不要命地狂奔了,陈董也不说话,自己掏出香烟猛吸着,我看他也在极力克制自己。这时八点过钟了,骤雨突然飘来,隐没了窗外的视线,汽车音乐声听起来让人烦躁,我想我是饿了。来时在服务站虽然说“狼吞虎咽”,但是那个饭菜很不合我的胃口,饭又煮得烂、西红柿炒饲料鸡蛋我怕吃,本来打算到成都后再饱餐一顿,想不到天黑了只得到上官菲儿塞给的一瓶矿泉水。于是我想到“心态决定命运”的名言,用精神胜利法驱除饥饿,幻想着在焦灼的沙漠里,女神赐予了自己一瓶水,生命就有了希望。于是,拧盖,呷一小口,再呷一小口,发短信,美美地回味过去……

待我醒来,我们已奔走雅安市名山区的“京昆高速”路上,是陈董敬烟看到我睡着,汤校长他们把我叫醒的。我看到走的不是来时的路,就问:“我们现在是去哪儿呀?”他们说:“到西昌去。”“不是回去吗?到西昌干什么……”我心里犯嘀咕,又问:“西昌挨九寨沟还是峨眉?”他们都笑了说:“西昌属于凉山州,南辕北辙。”汤校长可能看出了我的狐疑,又补充说:“西昌是卫星发射中心──凉山州,看看然后顺道从丽江回家。”

这下,我终于明白不吃不喝连夜赶路的原因了。“彩云之南”的丽江,有梦幻般的古城和玉龙雪山等,的确是一个非常熟悉而又美丽的地方,但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呢?于是在微信上质疑上官菲儿,菲儿回说“问领导”。一时情绪低落,懒得吭声,只有汤校长时不时与陈董说话。



晚上十点过钟,我们全到达荥经县境。都饿了,车子也要加油,便在服务区停车小憩,顺便买些方便面、“二锅头”之类的东西充饥。

囫囵吞枣后接着赶路。车一启动就播放《走天涯》。酒精的作用和音乐让大家都兴奋,于是相互聊起来。陈董抱歉地说,太对不起大家了,本来已经订好酒店了,你们令局一句话,说走就走。都说走不打紧,关键害你们开了一天车,还连夜赶路,这么大年纪了,应该安排一个专职司机随身。陈董说,不累,习惯了。然后他向我们讲了经常连夜开上千公里的经历,都是为事业打拼;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透露了他创办公司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评价了他们浙商做生意的进取精神。

听了他推心置腹的叙说,让我们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这位近六十岁的男人肃然起敬。都说“无商不奸”,在这儿用“奸商”一词在他身上是不合适的,他诚恳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一整天,不是他们怠慢,而是尊重客人,至少是尊重“领导”的意思,--风雨无阻,那怕长途奔袭!

每到一个地名,陈董都要介绍当地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原来,我们走过了大渡河,要到刘伯承将军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故乡去,要到歌曲《彩云之南》中的泸沽湖畔去。兴奋,驱走了疲倦。我们在愉快的沟通中,车从荥经县经石棉县、冕宁县、最后到达西昌市,这时已经凌晨一点过钟。



西昌市美曰“月城”,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腹地,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区域,也是凉山州的州府所在地。西昌以目前全国三大航天基地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闻名于世,近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水阳光和独特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商业投资,发展势头迅猛。

到这里来的游客和商家多,消费市场走俏,我们找了好几家酒店都爆满,没有停车位。后来住进一家“mi ni公寓”(迷你)的星级酒店,但是价格昂贵。酒店装饰考究奢华,店名很有情调,这让我想起了CCTV-4法制频道热播的《迷你凉山》,西部异域风情吸引着我。到房间放下包裹,呼朋引伴地到大街上逛夜市去,凌晨三点过钟才回宾馆。



昨日1400多公里的车程,着实太累。但早上六点钟我和汤校长最先起床,在客厅聊天时,信手拿起茶几上的《凉山州旅游》杂志翻翻。凉山州旅游景区很多,有佛教寺院灵山、峨眉"姊妹"螺髻山、景色宜人的邛海、历史文化悠久的西昌古城、记载西昌三次大地震的碑林、鬼斧神工的土林、深幽奇险西溪仙人洞、“魔鬼三角洲”黑竹林、“金沙水拍” 皎平渡、终年积雪的恰朗多吉雪山、博什瓦黑石刻岩画、刘伯承将军与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冕宁彝海等。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蓬莱仙境”、 泸沽湖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木里。

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称亮海,位于凉山州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之间。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蒙古族),也有部分纳西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与纳西语有共同之处,但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泸沽湖畔居住的摩梭人,婚姻独特,风俗独特,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其家庭成员按血缘关系组成,均为母系血统。如家庭成员中,祖辈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辈只有母亲,舅舅和姨母。阿肖婚的子女,则称走婚父亲为“阿波”或“阿达”。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朴,无论是成丁礼、阿肖婚、母系家庭、丧葬,都是绝无仅有的。每个礼仪,每种风俗,都是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支支优扬动听的牧歌,无不充满几分神秘,几分浪漫,几分诗情,几分画意,从而给人以遐想与思忆。

泸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风俗外,泸沽湖畔姑娘小伙那一身独特的服饰更是令人瞩目。泸沽湖即是女儿国,又是歌舞的王国,一经踏上这片热土,游人无不为那远远近近、悠悠扬扬的“阿哈巴拉”所动容,无不为那如巨龙滚动的甲搓所诱惑。看吧,那远方漂来的猪槽船,载着阿妹,向您招手,向您放喉:“呵,朋友,来了就莫走,阿妹陪您到月落西山头”……

而木里,一个人们相对陌生的名字,可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惊世美丽。 

木里的风光属高原风光,蓝天白云,风高气爽,气候宜人。它北邻稻城、理塘,西连云南的中甸、丽江,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于相对温差大,气候、土壤、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变化,正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木里景色由森林、河流、山涧瀑布、湖泊、雪峰组成高原风光。由于木里鲜为人知,因此它的景色给人感觉是野性原始的、桀骜不驯的;另一个“野”则是木里蕴藏着异常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群。它境内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在原始林区中,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高大挺拔的杉树林,粗壮笔直的青松林,密密层层的硬阔叶林,极目远眺,一望无垠,犹如一片波涛起伏的绿色海洋。各种奇花异草,春夏时节,竞相争艳,令人目不暇接。最著名的是杜鹃花(又名格桑花),从春天到深秋,无论是在高山牧场、湖泊,还是在山顶、林间,都四处盛开着,姹紫嫣红,光彩夺目。

木里不仅山峦叠嶂,奇峰林立,瀑布如脱缰的野马、猴群出没与人嬉戏,而且有“旭米”人的奇特婚俗和屋脚最后的母系氏族。

在水洛乡境内,居住着藏族的一个分支“旭米”人,他们除了语言上与当地其他藏族稍有差异外,其装扮、宗教信仰等并无区别。他们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的奇特婚俗,至今仍保留相当完整。在屋脚乡境内,至今仍保留着母系氏族的社会形态,可称之为最后的母系氏族部落。在利加嘴这个蒙古族村落,近四百人口分属于26个家庭,家中由女性主事,家庭成员中只有母系的姐妹兄弟和子女。父亲是另一个家庭的成员,只有在夜晚才能过门,在清晨则要离去。这便是传统的“走婚制”形成的家庭格局。



这原始而神奇的地方,多么吸引人啊!我们渴望快快去这些地方观看。早餐过后我们依旧“各就各位”,陈董带头开路。进入老城区路段,跟偏远的农村乡场没什么两样,房屋陈旧破烂,有的墙体开裂长草,甚至有几处石墙的裂缝中长出了高大的榕树,斑驳的墙影映出岁月的沧桑,戴着黄色军帽的藏式农妇背着背篼游走兜售,两旁的地摊边也是穿着极土的农人,地摊上叫卖的商品五花八门,都是土里土气的乡间农具和生活用品……

想不到西南边陲重镇、四川炒得很热的旅游城市,居然有这么一个尚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情景的角落。他们穿的衣服和地上胡乱堆放的生活用品,许多都是三十年前熟视无睹的,没有一点现代生活气息。眼前的情景既让我震惊,又令我同情西部偏远山区的农牧民。同时又突发奇想,新旧城区两重天,不正是非彩色老电影的一个镜头吗?

“老板,老板,买猪啰,要不要,便宜卖……”一个农妇的吆喝声和敲打车玻璃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农妇抱着一只猪崽从右边向车窗递来,左边还有农妇举着狗仔和老母鸡向我们示意,这情景很像二十年前在车站卖油炸粑的。陈董向农妇摇手“不买”,并迅速把车窗关上,农妇就用脏话骂起来。我们不禁哑然失笑,陈董说别理她。然后在行驶中跟我们讲起本地的彝族风俗来:

彝族人非常团结,但很野蛮,惹不起。他在梁山州时,他一个好朋友也是彝族人,告诫他做人做事千万不要惹彝族人,特别是彝族小姑娘惹不起,那怕女孩自愿与你同居,事后就必须娶她,否则,全彝家人会要了你的小命,赔偿也按彝家女子出嫁标准彩礼按学历层次定位,本科学历的至少50万元,小学学历的至少也得10万元……

谈到彝族,我只从红军长征影视片中获取过信息,了解他们的只有“团结”与“豪爽”,这种民族性格特征在大多数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都较相似,长期封闭的生存状态一旦被外来力量干扰或打破,他们往往会不要命地捍卫自己的领地,这是自然的本能,连许多动物都会有这种本能,何况是人呢?但当他们了解了你无恶意,不会给他们带来生存危机时,也会尽展人性的善良,接纳你,优厚你!不过在这块神奇的土地,我对彝家女人的情况可谓知之甚少,难免好奇地问一些问题。陈董还介绍说,他也是敬而远之,他的公司不招彝家人。但也例外,数千名职工中,只有一名彝族女职工,是因为她心地太善良,做事勤快,丈夫去世,家里的孩子还嗷嗷待哺……

谈着谈着,我们就到了西昌二中,这时我才明白自己曲解了领导“参观”的意思。

西昌二中的后勤服务也是陈董投资的。我们参观了食堂的操作车间和管理服务车间、校园师生超市等后勤设施设备后,要作别西昌了,但又不知下站何方。我在校园里采了一棵只有10公分长的榕树芽,小心翼翼地包好,准备带回故乡栽种,算是千里之行的纪念。



在西昌收费站上了“京昆高速”,向冕宁县方向驶去。陈董说先到“卫星城”去看看,然后又电话联系了他的朋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部队政委。那端说:真是对不起,中央首长来视察,上午不允许参观,也无法接待我们。陈董看看表,快一点钟了,叹一声先吃饭,下午正好能参观。于是在漫水湾镇下站,找了一家叫“西河农家院”的餐馆就餐。

农家餐馆几乎没有多少客人,饭菜都要等做。我们利用这个间歇开了一个考察报告会。至此,我们才真正明白这次保密性高、匆忙出行的真正缘由,也为“亲自设计”让领导放弃取道丽江回家的打算而后悔。可以说,昨日的千里奔袭,领导的意图是爬爬玉龙雪山、逛逛丽江古城让大家放松放松,是我们几个曾玩过丽江想玩玩泸沽湖和木里的校长不断向上官菲儿传递信息让领导改变“计划”的。

考察任务告一段落了,大家都为此感到高兴,也为有空余时间顺便到一两处景点参观而兴奋。

短会一结束,饭菜就上来了。令狐就兴奋地宣布:尽快吃饭,争取有限的时间不虚此行,让考察组每位同志多走走多看看。

出门的第一餐“团圆饭”很开心,从昨天清晨出发到现在,陈董说“真对不起大家”,但中午不能饮酒,晚上一定好好补偿。



离开农家餐馆,驱车直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半小时车程,卫星发射塔很快进入眼帘。近了,更近了,车被卫兵拦截在大门口停下,我们迫不及待地下车,向发射过“神州九号”飞船的高塔拍照。这时,陈董突然焦急地问大家,谁帮他拿包?问了半天都说没有,在车厢前后翻遍都没有,才恍然想起还放在农家餐馆的椅子上,于是安排韩总尽快去拿回来,他联系朋友带我们参观。

接着分散开去,各自在卫星中心的大门边转悠,卫兵又发出警告,不许拍照。一会儿,陈董接了电话跟令狐说,那餐馆人说没见到包,他必须亲自去一趟,让大家先等着他的朋友来接。令狐说我们一起去,人多主意多。

十几分钟赶到了“农家乐”,看到店主很生气样子在跟韩总理论。陈董马上说:“请不要生气,我忘了拿包,其实里面也没什么,只想要回身份证、行车证、驾驶证之类的东西--补办起来很麻烦!”“你等于说我们得了你的东西喽?”店主凶巴巴地吼道:“没有!请你们不要在我家闹,我还要做生意呢!我开的又不是黑店……”

这跟黑店不黑店没关系,看到店家一点不配合,无奈,只好报了警。不到五分钟警察就到了,问明情况后,警察就找店主谈,谈话中似乎还用彝族语言交流过,但我们明显看出店主态度的傲慢,也感觉到寻找失物的无望。之后我们被叫到“冕宁县漫水湾镇公安分局”做笔录。过程中,我们才了解到陈董的包里不仅有证件,而且还有八千多元现金和两张存有数百万元的银行卡,同时还从民警口里了解到去年曾在该店家发生过游客“丢包”事件。一时大家议论纷纷,一个旅游开发的大县,居然有这类人,把这家的图片发到网上去,看他以后如何做生意……说归说,做不一定会做,我们当教师的素质不会这么低,大家于是都对当前人们道德观的缺失和价值观的改变感到无奈,每个人内心都感到郁闷和烦躁,一时无语,各自在派出所周边闲逛……

数小时后,我们踏上了返回成都的车程,车刚上漫水湾匝道,空中就飘落了带着寒意的骤雨,大家仍然不说话,我在郁闷中沉沉睡去……

车到石棉县“京昆高速”服务区加油时我才醒来,陈董向韩总借钱加油,几个人都争着付款,陈董坚决不肯。他说韩总还带有一些,到成都他老婆送钱来。“无钱逼死英雄汉”,这话说得一点不错。

加油时,手机突然响起,陈董沮丧的脸色增添了几分烦躁,我们知道这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但他还是接通了电话:“什么?你说什么……太好了……”我们分明看到陈董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油站工作员忙制止了陈董接电话,他笑着说,包找到了,回去拿!大家忙问是怎么找到的,陈董说:“店主说他的朋友跟他开玩笑,准备让他慌一慌,好叫店主请客。”这话听起来半信半疑,也很生气,在那里好话讲尽都不承认,公安部门介入都还蛮横,既然是彝族人居住区,这事有些蹊跷,从安全角度考虑,说叫他送过来--“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陈董说大家的考虑是有道理的,但不怕,漫水湾公安分局的陈局长知道,凉山州的州长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政委都是我的好朋友,他答应无论如何都会给我们一个圆满的答复。这时我们才想起从漫水湾分局出来时,正看到店主进分局大门,莫不是陈局长的帮忙起了威慑作用?于是我们决定在栗子坪等他们。陈董立即电话联系陈局长,陈局长说店主答应跟他的朋友送来并赔礼道歉。

无奈只好在“京昆高速”靠边停车等候。天仍然下着雨,人人都为事件耽搁感到忧愤;陈董却说,失而复得乃万幸,还有机会多转转,钱就送给店主和他的朋友了,要回证件就行。我们说这可不行,当初他承认捡到,拿些钱以示感谢尚可!距离事发地200多公里的车程,左等右等才送到。我们几个心想揍那小子几拳解气,陈董却早早把我们隔开,数了一把钱递给店主,叫他们快走。看着眼前息事宁人的陈董,我们有种莫名的诧异,一时无语。陈董说领导打电话过来,叫我们拿了东西抓紧赶路,一定不要跟人家起冲突,平安是福。

领导的想法都对,但我们的好心情都被丢包事件弄没了。茫茫雨雾中的大渡河激不起我们观赏的兴趣,两岸陡峭的岩壁在车窗外掠过,夜幕下的峨眉山市不知又上演怎样的故事呢?


十一


次日清晨,烟雨仍在空濛地下。我匆匆进食就溜出宾馆,淋着雨在街上找取款机。这时上官菲儿发来短信:“没钱了?到我这里拿!”我一时面红耳赤,不知所措,难道她知道了一切?衣服淋湿了仍然未找到服务区,只好回说:“我带有卡。”

回到宾馆门口,大家出来正上车。我被菲儿叫住,她背着人掏钱塞给我,我更窘。一时无语,向峨眉山上进发。

峨眉山位于大渡河和青衣江之间的峨眉山市境内,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面积154平方公里,海拔3099米,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由于山高面积广,上午八点钟开始出发,车流在山道上攀爬,但见沿途隘谷深幽,飞瀑如帘,雨雾翻涌,树木葱茏,一点过钟才到达清音阁。

清音阁又称卧云寺,取名于晋代左思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诗句。它修建于唐僖宗乾符四年,至今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殿宇一排,供奉释迦牟尼、普贤、文殊像三尊。山环水绕,溪流有声,岩壑林泉,清幽绝佳,是峨眉山第一胜景。听说,清音阁山下有一个荒废了的牛心寺,系唐代药王孙思邈修身炼丹之所。由于我们日程有限,没时间再去看,在清音阁也是走马观花。


十二


车从清音阁沿着萦回迂曲的山径往上爬,络绎不绝的游客把我们挤分散了,只有菲儿和我走在一起,体力有些透支。我们都穿着雨衣,雨衣不仅可以挡雨,还助于避寒。她笑说还准备给我租一件棉衣和买双鞋呢,看来徒步爬山还可以“省钱”。

提到钱我又脸红了,我不知道她是真知还是假知。今天我的郁闷,并不是因为作为一个大男人跟她借钱,而是昨晚上被“猎手”坑害。想到这件事我就想呕,想起这件事我就脸更红,想起这件事我就无地自容……

昨晚十一点过钟,车队才到达峨眉山市,寻半天才找到一家酒店安顿下来。由于时间晚,酒店已经没有供餐,我们就到烧烤店找吃的。虽然饥肠辘辘,但大家兴致很高,陈董说今天不用赶路,要拿他的花椒酒跟大家痛饮一杯。令狐副局长也极力赞成,她说她们几个女生也要跟男同胞PK一下,于是都兴致高涨,十几个人围桌而坐,相互敬酒,猜拳娱乐,不想我和汤校长又太过贪杯,回到酒店他倒头就睡,我才躺下又被几个爱斗小地主的同伴揪去,又是“斗酒”。几把牌打下来,我的上眼皮搭下眼皮,借口上卫生间让他们几个鏖战,回到房间躺下大睡,朦胧中听到谁喊说:“我赢了,请大家涮个脚”。不久我被服务员模样的叫醒洗脚,不一会躺在床上又呼呼睡着了,还甜甜地进入与菲儿相处的梦境。梦境中,我们开心相拥,缱绻厮守,在情与意的交织、灵与肉的碰撞间,快意让我突然醒了,看到服务员正撩拨着我的下体。“你干什么?”我突然大叫,羞耻之心让我面红耳赤,迅速弹跳起来,洗脚水踢翻泼洒一地。“哎哟,哥哥,有什么稀奇嘛,出门就是来玩的!”她毫不要脸地说。“滚出去!请你滚出去……”我气急败坏地吼道。“哎呀,哥哥,你不要生气嘛,小声点,怕经理知道了我要被开除,找工作不容易。”她央求我。“那你快出去,我要休息。”我边催边往卫生间跑,用圣洁的水洗濯污浊。透过卫生间毛玻璃墙,我看见她仍然没动,坐在床沿抽烟。我又催她快出去时,她说马上,但叫我把费付了。我顿时火冒三丈,质问她谁叫她那么做的,要钱,不可能。她反而羞辱我说:你一个大男人敢做不敢当,又不是三岁小孩。我说我根本没让她做那种事,也没叫她来洗脚。她说做人做事要带良心,否则喊大家来评评理。于是她就过去使劲摇临床的汤校长,他真的醉得厉害,始终没有醒来。我内心也害怕,毕竟是一件丢脸的事,男同伴知道尚可理解,隔壁就是领导呢……于是我叫她把酒店的经理叫来。不一会“经理”来了,她跟他说了“做事”的情况,我极力辩解和否认,这女人就到卫生间把“证据”拿来,说是我主动“要”的,不行就拿去化验。我这时才真正明白自己正一步步落入她的圈套,也懊悔在复杂环境里不自警,以至于上了不光彩的当,同时也害怕菲儿们知道这件事,毕竟她跟领导就住在隔壁。于是心一横,不就是要钱吗?问她要多少钱,她说别说得那么难听,她们的服务就是让客人满意。“让客人满意?”我哭笑不得又火冒三丈。但慑于怕人知道,还是强压怒火,用近乎央求的口吻说,你开个价吧,请马上出去,我真的受不了啦。“经理”说好办,洗脚价不等,做“那事”六百八起点,二者加起来千把左右。说真的,我什么都没做,况且几天下来买水抽烟,身上也没多少钱了。我说我没有那么多钱,她们说可以刷卡或者找人借。我说没带卡,这种事又怎么找人借,我还要不要做人,你们放过我吧。“经理”说倒也是,问我还有多少钱,我掏出钱夹翻给他们看,只有五百多元了。那女人一把扯过去,骂骂咧咧地出门去了……


十三


这夜,我再也无法入睡了,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良心问题、道德问题、人格问题、情感问题……我一时觉得身心好脏,内心也愧对家人,也害怕见到同伴们。在卫生间反反复复洗,怎么也洗不掉内心的脏和恨……

“不舒服吗?脸色这么难看。”菲儿唤醒了我,我从昨晚的“丑事”情景回到了现实。其实已经来到了生态猴区。

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滑稽可掬又极通人性。 在一线天的绝壁断崖处,游客靠着登上的围栏在逗猴群玩耍喂食,一时欢笑声此起彼伏。我和菲儿也加入到逗猴群的行列,最逗人的是小猴子了,它时而跳到游客的肩上,时而滑到人的胸脯前,时而逃到猴妈妈身旁,时而伸手向人们要东西吃……猴儿给游客带来了乐趣的同时,也让我们对亲近大自然产生了很多的感慨,纷纷拿手机拍下峨眉山的活风景。突然“啊”的一声尖叫,菲儿倒向了人群,急忙将她扶住,原来是猴王向她“偷袭”,身上的雨衣被抓成两片,拍照的手机差点掉下悬崖。她惊魂未定,扯着我迅速离开猴群,她说那猴王认为面前的包是食物呢。我说猴王也会选“美”呀,它为什么就不亲近我呢,菲儿说还是老娘的豆腐好吃。

我们说说笑笑,顺着台阶往上爬,经过洪椿坪、九十九道拐、九老洞、仙峰寺、遇仙寺、九岭岗、洗象池,在雷洞坪才与大家会合。这一路的景点和掌故都没有引起我们的兴趣,两个曾经历过磨难的人能远离世俗、敞开心扉在一起谈谈过去、现实生活和未来,本来就是一道绚烂的风景。

尘世眷鸟天涯栖,

隔江听雨烟雨愁花集,

月圆时分残灯如火,

人难聚寂寞无行路。

情事变迁难婵娟,

看花惜别言未尽,

冷窗对影轻舞玉筝,

弦自听孤单人忐忑。

问世间谁管离别愁寄我相思千点泪,

空有梦相随此刻君心在把谁来念

若云易散鹊桥两端欲眼望穿,

江海一别几许烟波成蹉跎……

菲儿一首《忘尘》,把我的心拉回过去。这首歌,是《错点鸳鸯》的片尾曲,好像专为我们的故事谱写。我们从雷洞坪向接引殿攀登,丝丝雨雾侵湿了衣衫。在接引殿给菲儿重买雨衣披上后,跟队坐上缆车,顺着七里坡的索道向金顶进发。在金顶可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绝景,这些奇观只有在晴朗的日子才能一睹她绝佳的芳容,烟雨空濛的今天,从坐上缆车开始,五米之内的景物都看不清,内心难免有太多的失落。

穿过一片杜鹃与冷杉交错的路段,来到烟雾茫茫的卧云庵阶梯旁。游客和香客络绎不绝,人头攒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拾级而上,我独自来到十方普贤像平台上,早不见菲儿的踪影。


十四


金顶金佛系铜铸镏金身,由台座和十方普贤菩萨像组成。金像通高48米,重660吨,象征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愿;十方普贤像高42米,重350吨,设计完美,工艺精湛,堪称铜铸巨塑的旷世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审美价值,是海峡两岸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十方”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象征佛教中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喻普贤菩萨以圆满的无边愿行,广度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在佛教中,普贤与文殊是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表“智”,供奉于被称为“金色世界”的山西五台山,普贤表“德”,供奉于眼前被称为“银色世界”的峨眉山。普贤菩萨尊号为“大行普贤”,其形像总是身骑六牙白象,声名远播,广大信徒不远万里,远涉重洋,几经周折始到山顶,为的是目睹尊荣,焚香叩拜,求神还愿。

我看到许多香客顶礼膜拜,十分虔诚,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妇还是彪形熊腰的小伙,他们在菩萨面前总是三跪九拜,虔诚的举止投射出内心的纯净。我虽对菩萨尊容充满敬畏,对菩萨的愿行充满期盼,但我在他们的面前是自愧形秽的,我一时觉得自己行为的肮脏不配求菩萨保佑,内心的不宁静也怕玷污佛的圣洁。于是我另辟去处,独自伤神,朝着烟雾缥缈的万佛顶走去。

万佛顶系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取名“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万佛顶有万佛阁、高山杜鹃林、黑熊沟、仙人回头等景点。有意思的是万佛阁的“祝愿古钟”。因为这口钟撞起来非常讲究,常晨暮各敲一次,每回紧敲18次,慢敲18次,不紧不慢再敲18次,如此反复两次,共108次,其含义是应全年12个月、24节气、72气候,合为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佛家击钟108次可消除108种烦恼与杂念。而万佛阁撞钟,是站在眉山极巅之上,面对四面十方普贤,用钟声叩响极乐世界的大门,传递美好的心愿……

我站在万佛阁楼前,多想亲手去撞一下大钟,让心中的烦恼与杂念得到消除……

“嗨,我一直找你……”菲儿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我问她上哪去了,她说烧高香,问我猜她许什么愿,我没有吱声,踱步靠近悬崖边的石栏,久久眺望绝壁下翻滚的茫茫云海,心想:这茫茫云海下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世界:肮脏的、洁净的、光明的、黑暗的、恶毒的、负责的、简单的、美好的……这隐藏的一切,佛都看在眼里,该包容的包容,该原谅的原谅,该救苦的施恩,用他宽广的胸怀“普度众生”……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7832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