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平坝文艺学会在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相聚。首先感谢到会的各位朋友,文学老前辈,感谢平坝文艺社长梅士丹女士,《珍珠泉文艺》主编罗勇先生。更要感谢“美丽乡村”塘约村村民,特别是左文学支书。
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因“文学”这个主题而相约于塘约的。巧了,邀请我们的主人塘约村支书叫“文学”!
我是平坝人,准确点说我是半个乐平人。
51年前,我出身于平坝齐伯撕拉河畔的大山里。6岁随父母来到乐平青荘村生活,15岁离开。在乐平的土地上生活了9年,可以说我的最美好的时间年华是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 为参加这次家乡文学盛会。昨天,我早早就踏上了40多年前我曾生活过的这片土地。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曾经,这里的一切都令我流连往返,留念感动……
童年的伙伴们知道我的到,都先后聚在一起。东家走,西家转,都纷纷叫到家里去看看,“转转酒”中我们一起回忆童年的许多趣事,让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当我再次又吃起了家乡的饭菜,喝上了家乡的水,品上了家乡美酒,听到了家乡浓浓的乡音的时候,我感到那么的亲切。虽那时的日子都很苦涩,但回忆却是甜蜜的。伙伴们的热情让我感动无比。
昨夜,当我还沉浸在“转转酒”和诸多往事回忆中时……
梅士丹女士发一条微信:问我当年的“小芳”还在?我回答她:当年没“小芳”!
梅士丹女士又发来另一条微信:“乡村是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是“乡愁最浓浓的滋味”
其实乡愁最是人们回味单纯的日子,它是生命中的处女地,哪怕痛苦,必定无法复制。那就让我们永远去回味吧……
今天我们以“走进乡村.倾情乡愁”的文艺采风名誉相约在“美丽乡村”塘约,那就让大家各自在塘约去寻找文学的“小芳”吧!
最后我将一首多年前写的小诗献给大家。
如果你没见过大山
那么,到故乡来吧
趁南飞的大雁还没飞回
不过──
你不必急着打点行装
也不要早早地在梦魂中
搭上一列相思车……
梦中的故乡
不是轻衔的一根相思草
也不是悠远的一支相思曲
故乡的山
圆锥形的山
山尖,顶着思念……
愿大家在美丽的塘约,写出美丽的文章。
注:此文为作者2016年7月3日应邀参加平坝区文艺学会“走进唐约.书写乡村.倾情乡愁”文艺采风活动会上的即兴发言。
【编辑: 张兴梁】
乡愁,尽情回味,像似回到了童年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