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黔明古寺的三声木鱼(外三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赤覃玉茗    阅读次数:7170    发布时间:2016-07-09

你信佛吗?

不知道有多少人这样问过我。我信佛吗?

其实,每次面对这个问题,我都是不知如何作答。应该还没有到信的地步吧!我只是和佛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如此而也。这种亲切感,很多时候会随带给我一些安全感和归宿感,当然还有一种幸福感。

走在南明河畔,看着沿途的人海,每个人,大概都有自己的伴,就我,在这里,不起眼的孤单着。对于孤单,我一直将之视为机会,一种惬意。至少,有一种感觉利落的快感。车流,一左一右的涌动,远处的歌声,传到河边,和着水声,嘈杂得容不得一个人胡思乱想。我心无旁骛的行走在街上,听叫卖的小曲,看一路的风景。

路边已经出现了很多纸烛店,我料想附近定有佛寺。再往前走几步,果真是见着了,其名曰“黔明古寺”。不打诳语,我本来没有打算进去的。偏偏我走出去没有几步,心中就很埋怨自己。愧疚,不安统统来了。打个比喻,就像在他乡,路过一个久别好友门前,却连个招呼也不打一样。终于,我还是退回来,进了大门。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布局,一进门,四大天王分守两旁,也不知道,把他四位当门神,他们会作何感想。雕像很大,手里拿着兵器,俯视着一切来朝拜的人,教人心生畏惧。上一个十几级的台阶,是笑罗汉的浮雕,比起四大天王,他温和多了,他那一副“容天下难容之事,笑世间可笑之人”的姿态,实在引入深思。上了台阶,自然是大雄宝殿,殿前的香炉里,还燃着香,青烟袅绕,顿觉神清气爽,整颗心,都平静了下来。殿内有僧人念经,我走进去,跪在佛祖面前,看着他慈悲的面目,没有笑,而心,开阔了。那个僧人敲一下木鱼,我下跪一次。什么也没有想,那些平日里的俗事,忘得很彻底。

接下来去了观音殿,藏经阁,地藏殿等,都是虔诚的跪拜,都是三声木鱼。待我一一拜完,站在檐下,只听见鸟儿在树上唱歌,整个寺庙就我一人,安静得让人不想离开。我喜欢香的味道,喜欢听那诵经的声音,喜欢在佛法里,暂时的逃离,甚至,暂时的望了自己的来处和去处。

只是,我始终不是这儿的人,不属于这儿就意味着要离开,回去现实中去,阳光毒辣,人声鼎沸。

一出门,一触碰到阳光,就流下泪来。是不舍?是疲惫?是感动?我自己都不清楚。

我不想走,舍不得离开,我不管这寺外,我还有多少牵绊,有多么灿烂的未来,与我又有什么关系?然而,我做不了这个主,一切的恩怨情仇,都是佛陀给的安排,苦也好,乐也罢,缘来如此,又怎么可以逃掉。

但是,脚一出寺门,我便开始愿我刚刚朝拜的佛,愿它既然不让我赤条条来去不牵挂,为何又让我与佛结缘。佛啊,要么你让我成为一个痴儿,呆子,在世间晃晃度日,要么,你就把我度了去吧!不让我去守那些执念。可你,让我能思想,又我和你结缘;让我爱不得,又让我放不下;让我被世人玩笑,被情感玩笑,被自己玩笑。你让那僧人,要么敲两声木鱼,把第三声留在我消散的时候,等我化为一缕烟消散的时候,敲下那第三声木鱼,权当是为我送行吧!要么,叫他赶我出寺门,任我如何哀求,也不让我去拜您。

三声木鱼,敲出了太多的红尘万丈,我被这三声木鱼困得,不知所措。黔明古寺,一座不起眼的寺庙,立南明河畔,我还敢在去吗?

 

青岩,一座与爱人无关的城

 

一直坚信,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多年后,你也许笑着讲你现在的哭泣,只是,还怯于谈及你的城。像那个你暗恋多年的男孩一样,你的城,便是你的故事,它只属于你,多一个人知道,故事就成了可看的热闹。

第一次去青岩,是去年深秋的时候。尤记那天,细雨绵绵,我孤身一人前往。身边均是三五成群,相互寒暄,望着车窗外,心无旁骛,只等一座城的出现。

那天街上行人稀少,我穿着最爱的,那条蓝色的裙子,在街上行走,打量着两旁的建筑,远处,飘来一支叫卖的小曲,是纯纯笛子乐的《神话》,和着雨声,别有一番韵味。这样的天气,及街上的人,都如我一般,懒散的游荡在这里,东张西望。这家屋檐上精美的雕刻,博得他/她莞尔一笑;那家飘出来的酒香,让他/她驻足。也会有店家上来问“幺妹,吃饭了吗?”完全不像是在拉客,反倒像是邻里人的问候。然后你会浅笑回她“吃了,谢谢!”

雨,突然就大起来。街上行人纷纷移到店家的屋檐下。我刚走到贡茶的屋檐下,就收起伞,要了一杯红豆奶茶,找了个角落的座位坐下。老板是对年轻夫妇,男店主装上红豆递给女店主,女主人加上奶茶,送到座位上。说一句“今天雨好大”,没等我回复,她已经笑着离开。等我回过神来,她已经和男店主开起了玩笑。奶茶是热的,喝一口就暖到心里去了。抬头望去,房檐上,秋雨成帘,美得不行了。突然想起李玉刚的那首《清明上河图》,“我俯身看去,那一帘秋雨……”。便觉得,这场秋雨竟下的如此深情。

雨停了,走出贡茶,太阳光洒下来,人们又回到街上,我已经踏上去龙泉寺的小巷,抬眼望去,巷子里,只有我一人。青石板上,水还在流淌。不久,就到了龙泉寺门口。有好几处买香的铺子,我在一个老人的铺上挑了香,老人一边找零,一边告诉我,进寺之后,该怎样上香。

寺里很安静,偶尔有一两个僧人路过,我上香,跪拜。桐油的味道,在香雾缭绕中,现得格外好闻。大雄宝殿上,佛祖的笑,抚慰我近日的忧伤。庄严,肃穆,读着佛家经典,顿觉心胸开阔。

那次,在店里挑好久,为闺蜜买了一个古风的镜子。前几天,一起出去玩,遇见她还带在身上,很是感动。

第二次去青岩,和闺蜜一起去的。天气很好,阳光有些辣。我们一到站,先去吃了碗凉粉,不是很贵,味道却好。风吹在脸上,很舒服。

在街上玩了一会儿之后,她拉着我走进一家手鼓店。她爱音乐,来之前就料到,她会去那家店,店主是高个子,留着长发的帅气小伙,见我们进来,前来招呼。很投缘,他招呼我们坐下,随手取下一个手鼓,为我们表演起来。他讲述他的故事,从谈话中可以知道,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谈话之余,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他送我们离开,并加上一句“下次过来记得来玩”。感动之余,已踏上了回路。

转眼,冬天要到了,下雪的时候,我想我会去青岩去看雪落在青岩时,它如女子般,妖娆的样子。    

 

竹林居散记

 

丙申之春,寒食过后。天欲雨。于竹林后,或填词作诗,或著文记叙。其间有香樟文友,飞翔骚客,其乐融融,嘻笑间,尽展少年才气。

屋外微风过处,修竹微动,沙沙如私语,翩翩若轻舞。几一山间小室,均以石垒之,足见道立之风雅。山间有一小亭,兀立成景,远望之,忽忆起会稽之兰亭,慕旧时之风气。立于亭上,览山庄之全景,抒今人之感慨。

今有文者甚多,然以文为乐者,难觅也。或附庸之,或求利之,或造次之。虽著文无数,然利时利世之篇少也。

吾以拙文告诸君,作文二者,因年少而成青涩之态,不足为惧。若作文无呻吟之态,无妄言之迹。并能勤学之,苦练之,静观之,慎思之,便足以为人道也。若能辅之以真,善,美,使之利时利世也,方可谓大家也。

吾文浅拙,若能动之于情,晓文于理,亦足以欣欣然也。

 

小亭散记

 

此亭居于凤翔之颠,何谓几凤翔?师大之后山也!静,如美人远望。其间气节,非常人所及也!

绿丛掩映,小亭滴羞。晨雀驻枝,尽看云闲。细风来,树微动,惊鸟去。绿叶轻摇,如风中绿裙,飘飘然,着其装者,小亭也!

时而大风乍起,铅色苍穹,云涌成流,一帘细雨,恍然间观亭,又如屈子临江,英雄伟岸,思楚地之古往,叹今夕兮不达。吾知大雨将至,而小亭挺挺而立,风雨骤至,与其何异乎!

思之世人,或为山间之亭,傲世独立,不同于其亭者,丝毫必露,方能展其独异,观其雄伟。悲夫!更有如临水之亭,目之所及,无不赞焉!然不知其水中之可躯,亦然有腐臭之味。此二者也,皆不足为人道也。

 

【编辑:向鹏程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7805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