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苦,很自然地想到了苦瓜。记得走出家的大门,来到异乡的城市里,经朋友介绍后举箸食之。开始是望而生畏,然朋友却谆谆告知曰:苦瓜可以清火、明目,去心中之浮躁。我的心为之一动,欣而食之。入口,果然苦,满嘴除了苦味似无它味。但渐渐地,便有一份轻爽沁人心脾,再吃苦瓜已不觉其苦。
以后的日子中,自己再次领略那种吃苦瓜的滋味,苦苦向心中的目标迈进,眼看就要成功了,却无法超越那无形的障碍,也无法使自己从失望中摆脱出来,我象个无助的孩子,躲在无人的地方悄悄哭泣
没有人能够看到我的泪水,也不知该向谁求助,只觉得苦,刻骨铭心的苦。
我只得窝居在楼梯间,独自品味这种苦涩的心情。这时我突然发现还有一个对苦有特殊偏好的人——周作人。他将人生种种苦味变成人生的感悟。于是,从他的笔中流出了《苦雨》、《苦茶随笔》等一系列“苦”文。《苦雨》中的那份心境最是难得:外出旅行的人遇到了连绵苦雨,心中万般惆怅,然而却在这绵绵苦雨中,体会到人生种种滋味,那雨便不复苦了。生活中确有这类人,他们偏偏不去品尝那清香扑鼻的香茶,却去饮那种其味甚苦的苦丁茶,在苦中求得一份乐趣、自得。我渐渐开始体会到那种苦界:你苦苦期冀,却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你拼命冲杀,始终无法挣脱那张命运之网,不如索性将苦当作一份人生意趣来品,当作一种享受去体悟,苦便不再是苦了。
苦,原是人生一种境界。
它可能是痛苦,可能是绝望,可能是苦涩,对于木然的心来说,它只是一种极欲挣脱的东西。然而,越想挣脱它的人反被其紧紧缠绕,那苦便愈为苦;有的人将这苦当作人生美味,慢慢咀嚼,便在那份苦中获取了一份智慧、一份欢愉。人们把苦称之为“清苦”。经历那种苦境后,开始明白该珍惜什么、爱惜什么,单薄苍白的心也就逐渐变得厚重,经得起岁月揉搓了。
俯身拾得那片片发黄的秋叶,放进嘴里,似也有淡淡苦味,宛若正在山路上徘徊的自己,尽管明天不知是否会有新的转机,不知这种苦境还要延续多久,但是,我已从《苦雨》、苦瓜中悟出了苦的另一面,我将珍惜这丝丝苦味,从苦境中领略人生千般风情。
【编辑:文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