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诗歌的狂热,我一路潜行。著名诗歌品论家诗道钟波说过:写诗接地气是第一境,通天气才是高人。感悟最深的是: 诗最奇妙的是,诗写者所表达的东西正好是读者内心深处的东西,诗最高妙的是,诗写者内心表达的东西,恰恰是读者的未知。
李小雨论好诗的六大标准:(一)有思想深度,能打动人,于普通的事物中开掘出不普通的意义。诗人应该是风涛的表达者,诗要有历史高度,人性深度。避免平、浅、轻。(二)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诗,这种诗,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它必须从生活体验中来,哪怕是粗粝的、原始的,然后按情感取向重新组合,重新命名。从无意义找到有意义,从有意义看出无意义。(三)想象力,距离感,空间感。写诗要有新颖,奇特的感觉,由感觉催发想象,与外物拉开审美距离,创立一个独立自足的诗意空间。诗应从似走向不似,又由不似回归本质意义上似。(四)形象性和细节。诗用意向说话,细节是意向的真实重要条件,因为细节即生活,即个人化,即独特性。没有深切的体验,就没有细节。细节有时是诗的脉动和呼吸。(五)构思的智慧,巧妙、集中、凝聚,小中见大,出乎意料,别出心裁,单纯而丰饶。没有构思就没有诗,没有好的构思就没有好诗。(六)诗的语言,是抒情的、美的,有内在韵律和节奏的。而这一切在于气,在于流动。不同的语言,形成不同的风格,可以是朦胧的、透明的,也可以是尖锐的、有摩擦力的。
河南润之兰文化传媒(兰友会同题)“一地槐花”征集作品。诗友抱怨此题目有些窄,无法很好地找到诗的切口,很容易陷入俗套。的确,所有作品出来之后,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多,无一例外都陷入‘一地落花’的泥沼里。岂不知‘一山有十里,十里不同天’,只要你驻足用心观察,总有一点小惊喜在那儿等着你,切忌人云亦云。有两首“一地槐花”作品后来被中国诗歌转刊,是有她的道理的。一首潘俊峰的“一地槐花”作品:一地槐花//我只想说一朵//我说的是梢头//老是板着脸的那朵……一首就是我的“一地槐花”作品:我记得荣国府的园子//根本没有你//为何你固执地守在村口//等那个扛花锄的人//是不是//那年//你摇曳在窗前//不小心//抖落了手中的风铃//你本是个粗人//打嗝都带着麦穗味//名字随便的与一条河同姓//你抖落的,这满地的心事//捡起后//那一句,不是你的真//我竟怀念,那被你高高挑起的四月的乡村//……这两首诗,潘俊峰写得睿智,而我巧借“黛玉葬花”,写落花而不露声色,出奇制胜。同样,一轮被文人墨客写了千年的月亮,如今,信手拈来,要写出它的新意也非易事。如《今夜有半个月亮属于我》:今夜//有半个月亮属于我//尽管//那半个迷失在异乡//那半个//我安装在九十九层电梯的房//还有//随时推开窗帘的窗//今夜//有半个月亮属于我//尽管/今夜的东山有些高//月亮爬得有些累//我看见//俺娘还在山顶上//我丢失的那半个//早被俺娘系在树梢上。
全国著名书法家,语言特级教师,我的恩师陈国强老先生对我诗歌写作的导向是:“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心中皆无,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对作品的期待是:“用心吟唱,用情动人。”目前,乡愁类的作品可谓泛滥,直抵读者心灵的作品,却不多见。再如《老屋》:10年了//我欠了债的老屋还活着?//这期间//祖父死了//祖母死了//父亲死了//这期间//娘也死了//这期间//我似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可每年//总有那么几天//几个特别的日子//龟裂的老屋要将我吞噬//有条狗也挣脱铁索//追出老屋老远撕咬我//我怕坚持不下去//只好找铁匠铺的张铁匠//给老屋加把锁。再比如“向日葵”:等你垂下头//和落日一样熟透了//我才想起,去你的秋天里//女儿呼喊着,提着小蓝//在火车的后面奔跑//妈妈,你要等我//铁轨那么长//连村庄的那头//母亲呻吟的声音都能听到。这两首作品,入口虽小,但读者读后,也应有颇多感触。
作为一名诗者,作品既然不能通天气,最起码要保证接地气,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是一个诗者应具备的品质,不要好高骛远,高估了自己。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一部分诗人,学者守不住寂寞,纷纷下海淘金,坚守诗歌阵地的寥寥无几。网络的出现,也似乎让诗歌的高门槛一下降低到无门槛。人们不禁惊呼,中国诗歌到底怎么了?其实我要说的是,对于诗歌,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走开,沽名钓誉的走开,酒足饭饱一杯茶的走开。也不要太过杞人忧天的担心诗尸遍野,诗歌的天空是蔚蓝和纯净的,大浪淘沙后,被历史长河和时代沉淀下来的一定是金子!诗歌,让我这个信徒,在为你呐喊的同时,也在谦卑地为你吟唱!
简介:陈德启,笔名蓼城。70后,固始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散文学会理事。作品散见《奔流》《作家新苑》《长江诗歌》《中国诗歌》《诗刊》《漯河日报》《史河风》《千红文学》(新家坡)等。
重磅消息:《微信诗歌年鉴》(2016卷)隆重征稿
欢迎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了解更多信息
【编辑:与文为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