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大美罗汉林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梁生皓    阅读次数:6645    发布时间:2016-08-15

丙申仲夏,清晨六点,暖风微醺,从分水出发,徒步向罗汉林挺进。

沿着一条曲折羊肠的公路,径直向上向上,一步步地踏歌,排解掉一溜溜的里程。路边,乡亲们的房前都伸出一干烟筒,因为这里一千九百米的海拔,冬天里年年会下雪,烤火的烟筒也是别样的风景。上了年岁的大娘,大多头上系着黑头巾,我开始以为她们是苗族,其实不然,原来是这儿一早一黑特凉,中午太阳辐射又强,头巾是用着防护之用。

路上,野百合开得正浓,三五几朵一枝,很是诱人。野板栗、野猕猴桃、糖罐罐等,一簇簇,一坡坡,一片片,摇曳着身姿透着香,但都不是品尝的季节,稍许遗憾。山回路转,脚下水声滔滔,头上飞瀑隆隆,原是飞流直下的罗汉林瀑布。我们举目瞻望,凝心静听,大自然之伟岸,心生恪敬。停留片刻,寒气逼人,浑身皱起鸡皮疙瘩,不可久居,落落而去。

历经走走停停的三小时,我们终于爬上了泸州市的第一主峰------羊子弯罗汉林梁子。

攀上罗汉林,四周的高山便渺小了,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蕴。罗汉林因满山遍野长着 “罗汉竹”而闻名,山风吹过,呼呼作响,声似山呼海啸,状如万马奔腾。罗汉竹又称筇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筇竹属植物,中型混生竹种,是西南地区特有竹种,也是国家三级保护的稀珍竹种。到罗汉林,晨看日出,早观云海;闲寻幽探密,露营篝火,消暑清心;三餐品山肴野蔌,畅谈风土人情,实乃人间仙境。

林,这个称谓,在故乡俚语的山名中,只有那些具备了山之雄霸险峻气魄者,才可以获此殊名。罗汉林作为云贵高远尾端众山之佼佼者,以一种神奇瑰丽烙上心间。深谷鸟鸣,竹翠松涛,甘泉叮咚,融着那幽藏于林间里的山珍异果,野茶清醇,馨兰天香,胭脂花红,一齐埋刻在我心坎。

都说罗汉林像一位挺拔的汉子,纳钟灵之气,吐万千大方。巅霭峦气,阴阳昏晓,云绕雾缠,晴雨轮转;四季变更里,春日花枝招展,夏时彩练缠腰,秋气温雅儒生,冬韵白绢裹体。365日香馨袭人,野果累襟,翠烟拂面,绿黛萦绕,一静一动,一姿一态,一颦一笑、一丰一瘦之间,轻盈和灵动缤纷,颇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灵秀之美。

罗汉林是一位虚怀大度的智者,融丘壑之远,呈千百物华。峰脊怀谷,开合自如,飞禽走兽,萝藤植株,收纳为用,皆为性灵。若没有罗汉之大肚胸怀,又岂能容得下这遍山的日精月华。若没有高明邃远的智慧,又怎能让这山间物态融洽相处得如此和谐,可谓天然怀就的“随云卷云舒胸怀罗汉之性,任花落花开心纳众生之情”

大美罗汉林,我的叙永边城时光。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6622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