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楔子人生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郭伟    阅读次数:5941    发布时间:2016-09-01

背篼里装满大小不均匀的红苕,只要摇一摇,苕面又会跌下去几寸几分。那时可见颗大的总是慢慢地“浮”到表面上来了。筛米时也是这样,大一点的杂质,慢慢地来到筛子中间,浮在米粒之上。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猜想,大概是形状不规则、表面积大等因素,造成摩擦系数越大的物体,在运动中阻力俞大,运动速度越小。换句话说,摇的力已授予每个物体并维持惯性运动。若转换成向上的运动,如浮力,乃是自身运动能力越强,阻力俞小,越容易上升到金字塔结构的顶点。

人类的形体所受空气的密度、比重、压力基本一样,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形态。在精神方面,每个人的终极欲望、位置、大小等形态的自我意识,都是大小不同的园球形。但在复杂的芸芸众生之中,每一种精神都处在夹缝之中,受着复合性因素的挤压,把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体的园形精神变成了楔子。从这种楔子变成另一种楔子的过程,姑且称之为“楔子人生”。一方面在楔子一样的空间定格为楔子,另一方面,自身又积极向某个方向、某种目标运动,又塑造着新的楔形。在运动中,只有抓住一切难逢的机遇,找到一条适合的缝见缝插针,并朝目标蠕动,才能完成目标。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运动。

从一个家庭的构成就能看到楔形人生,如欲望与满足,如金钱分配,如精神层次,如性格互补,假如“烈蛮子遇到叫驴子”,一錾子一朵火,一钉子一个眼,那个家庭决然不得安宁,早晚要解散。但一个刚性火爆的人在一堆温柔如绵羊的人中间,反能相安无事。在一个办事机构中工作时间越长,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绩效互补越明显。有些人对地位的欲望要求强烈些,去当科长;有些人对知识的欲望要求强烈些就搞业务,当业务骨干部。这样既有组织形态实现宏观管理,又有工作绩效,愿打愿挨,和眭相处。自然互补越完善,工作效率越高,效益越好,合力越大。集体主义精神也正是在牺牲了无数个“小我”完成大趋向中体现出来的。

“楔形人生”论适用于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在这里,个人奋斗与集体主义并不相悖。因为同向的力才称合力。“人格”论只适合维持一个稳定有序的小环境,其负效应是限制了整体的发展,得不偿失。

如何减小相对摩擦系数呢?一是加大追逐目标的力度。不一定用公平竟争的方式,生物进化论“优胜劣汰”、“用则进、废则退”等原则并不公平,注意尽可能突出特色优势。二是保持表面光滑,同时优化外环境。一只船在四周抵岸的小水潭中,磕磕碰碰,如何前进?三是在不得已时,把自我意识缩小一点,或许就通过了某个一成不变的夹缝。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6674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