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马建莲先生已经37年了,如若没有记错,她今年该是75岁。
我74年入小学,79年毕业。毕业后,初中,师范,教书,白驹过隙,风起云白,其间偶尔与她相见,都是匆匆相遇,三言两语而别,心中难免有很多情愫。
七十年代,在我们那偏远的乡村,没有公路,离城区十几里,上学不能叫难,只能叫迫不得已,无可奈何。幅员几公里,几个自然社,两三千人口,在一个破落的地主庄园里,勉强开起一个教学班。但家长们都翘首等待,希望把孩子送到马老师的手里,而我特凑巧,七岁的我,岁数相当,刚好上了她的班级。
入学的时候,班上参差不齐,大的十几岁,小的五六岁,高高矮矮,将就都是同学。我上学的当儿,个儿小,相貌丑陋,胆小怕事,完全被他人欺负。这时,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来自老师的庇护。老师看我本分,学习上也不讨厌,的确给我很多的关照。
其实,马老师教书就在于实在。她说:“我只读过高小,上课是边教边学,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我有时要问清楚了才能回答你!”一至三年级,我在班上学习不见好,劲头也不足,但我喜欢琢磨。例如写作文,我总是喜欢挖空心思地表现。有一次,马老师在上课时表扬我:“同学们,我们班的梁生皓同学,作文比高二许多同学的作文都写得多,很努力!”原来,马老师的丈夫在教高中语文,星期天回乡下,帮她改作文,偶然改到我的,便夸奖了一番。殊不知,老师的一席话,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四年级时,我参加县上的数学竞赛,获得等级奖。五年级毕业考试,刚刚考完,监考老师就对马老师说:“马老师,一个考室,只有你班姓梁的那个学生做起了算阴影部分面积的题,也只有她写篇作文才像作文。”此时此地,我骄傲的是马老师对我的鼓励,让我踏上彩虹的阶梯。这一次,我考上县中,是我们当地破天荒的创举。
为了我顺利上学,马老师亲自上我家的门,说服父母亲,一定要让我到县上去上学,千万不能耽误了孩子。
82年我初中毕业,考进泸州示范。85年示范毕业,分配在岩区上课。为了打消我的顾虑,马老师给我写过两三封信。其间我去看望过几次马老师,但近年并未上门。路上邂逅,她问起我的情况,学生聊表一二,无非教书写作,父母情况,家庭琐屑。所有的,老师都很肯定:“生皓,我晓得你从小就有出息,老师很是为你骄傲!”此时,我内心酸楚:“老师,徒儿真的不争气,让为师失望。我只能催我奋进,催我自新,你的鼓励与期待是对我今生的鞭策,学生最怕伤了你几十年的心。老师,学生望你老年安康幸福,但你要原谅我,我不常来看你,是希望你有一个平静的生活,而不要因为我的到来,横生些许变故!”
教师节起于1985年,那年我走上工作岗位。2016年,往事如烟,32年弹指挥间。今天是9月3日,星期六,下周六是9月10日,是第33个教师节,我得去拜望恩师了。
日子如沙漏滑过心田,抑制不住喷涌的思念,依然期盼心中的那份蓝。红尘岁月花落花开,我在时光流转中读你如诗。三十年杏坛青春,三十年教育无悔。儿时的老师,很多年来,你依旧像刻石一样不曾淡去,因为爱着,所以记得!儿时,怕做错事,因为怕你手中的教鞭,眼中威严的目光。而今,依旧怕你,因为怕你的担心和不再信任的眼光。原来,无论长多大,老师永远是老师,即使白发苍苍时心中还会敬着爱着,时时都在心中滋生牵挂、守望牵挂、祝福牵挂!
【编辑:文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