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爱上一座城,爱上德江味道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徐桂红    阅读次数:6249    发布时间:2016-09-25

只有美景和美食在德江这个小城里似乎是永恒的。它算得上是个美食之都,一点都不如其他城市那般深色隐晦,美食和美景在这座城市真真实实且可靠的存在,久居于此的人们喜欢美食这个词汇,连那些随着时光消失的地标和味道记忆也慢慢变得柔软起来。

德江就像一部没有强烈的主题思想和起承转合那种叙述方式的天书——不存在开头,也没有结尾,只有不断滋生出来的、永远让人不好捉摸的细节。

它似乎没有什么美食名店,但林林总总的上百家美食餐馆、美食小摊散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虽然真正被人们熟知的美食名店实在不多。

到了德江,除了逛逛德江吃吃坨街米线以外,董家水井的丝娃娃、米豆腐、油池粑粑都是不错的选择。从头走到尾,各色美食都够你吃到撑……

坨街三岔路口连绵的至少有三家米线店,沿街到处都是卖清明粑、炸洋芋、魔芋豆腐、卤盘等各色美食的小摊,好像自打记事起,这条未曾命名的岔口街好像就一直存在。过去的小巷道,小转角已然变成了高楼,但这条街的美食的味道,却怎么也无法忘怀。

到蒲家池花一块五来上一碗菜稀饭或者浆稀饭,再配上一勺酱油海椒,它总是能够让你怀念起妈妈的味道。

花圈街巷子狭窄,总是为了买上一个糯米粑粑而排上大半天的队,拿到粑粑,总是迫不及待的丢进嘴巴了,又烫又香,让你爱不释手。

呼——嘬着嘴吹着热气直冒的二小巷子里的巷(hàng)巷(hàng)粉,一边急不可待地吞进肚去,小时吃粉的馋嘴样还是那般清晰,我以为这要算食物中绝好的美食了。既滑润,又多了几分韧劲,真是过齿难忘!

实验中学门口的洋芋糯米团,至今我都还能回忆起那个味道,炸洋芋的脆加上米饭的酥软,简直是绝搭!

农机三巷那个“煎饺西施”孃孃,每天早上六点,大锅的煎饺的味就已飘飘扬扬的香洒了几条街了。

建设街五金公司小巷口的煎油饼,再配上铁门口的素米线,酸中带油香,吃撑了也想再吃,简直爽爆!

一小炸串串,每天上学放学时总是爱花上五角钱买上一串,解解馋。

我最喜欢在夏日暑热时冒着烈日去团结街来一碗酸爽的梭梭儿,享受透心凉的畅爽。

记忆中最香醇的味道,是老二小路口的奶油面包了。老板卖的可是人气,稍微来迟就会失去一次品尝美食的机会。

还记得那时候,花上五角钱,就能喝上一大杯二小门口的特制奶茶 ,你要知道,那可是我们那年代的时尚饮料!

机关幼儿园那片美食好像已存在好久,记不得老板的样子,只记得那甜甜的糖麻鱼和那独特的炸洋芋圆片……

县宾馆门口的红辣子丝娃娃,分量足,味道鲜。我最喜欢的,还是他家自制的醋水,每次光临总是少不了喝上两碗。

黑沙坝路口炒粉,一个扁平的铁锅,拌上胡萝卜丝、莲花白丝、酸海椒丝,这锅米线总能卖个好价钱。

如若你时间闲适,又想经济又实惠的饱餐一顿的话,香树园到县医院那条巷子里,豆腐丸子、豆花面、洋芋饭是你不错的选择。

林业局路旁的土板凳重庆小面 ,周翠花饺子店,推荐的早餐首选。

玉溪河桥头茶油鸭,铜仁锅巴,每每想起就口水流。

如果在某一个晚上,我们坐在玉溪桥两岸任何一家烤串串的的小馆子里,烤上几十串烤肉和蔬菜,吃好吃的地方土菜,灌下一杯商家自家酿制的土酒(度数不高,也有些人称成它为饮料),这个酒带有特殊的香醇与口感,绵绵软软的,像极了江南的醪糟,但又没有那醪糟的酸味。一杯一杯下肚,不久便将人带进这座城的语境中去了。

年岁的增长,事业的变更,很多东西都会与你渐行渐远,但那些难忘的源自德江人骨子里的对美食的那份执著、那份挑剔却总是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久而弥香。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6677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