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个岁月年前发个脾气,牛都拉不回来,二十多个岁月年后生个气,转眼就觉得没必要。时间渐渐磨去了年少轻狂,也渐渐沉淀了冷暖自知。二十多个岁月年前,连多愁善感都要渲染得惊天动地 ,二十多岁月年后越痛,越不动声色;越苦,越保持沉默 。二十多个岁月年前,我们揣着糊涂装明白。二十多个岁月年后,我们揣着明白装糊涂。成长就是将你的一切都变成心静如水,将一切情绪调整到静音模式!”
这是初中同学廖长贵发在微信群里的一段话,看到这段话,让我又想起了在平街中学度过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是1992年秋季,我们读完了初二,升入初三。大家坐到一间教室里,开始了紧张的学习。每天在紧张中度过,化学这门新课程,是第一次接触,由于学校没有实验仪器,所有的实验都是纸上谈兵,不能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同样如此,只能听老师讲解理论。订阅的试卷很多,大家就在题海中度过。
学校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大家住校,晚上到教室上自习。由于当时平街中学所在地没有安装自来水,每天放学后,我们就几个人相约着一起去挑水。水井很深,我们第一次打水,怎么也打不上来,后来还是附近的农户去挑水,看到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打不上来,主动帮我们打水。挑着水回到学校,装在塑料桶里慢慢使用。
一年的时光匆匆流逝,毕业在即,大家相互留言,笔记本、明信片上那一句句平实的话语,浓缩了我们之间的情谊。可惜后来家中遭遇一场大火,将当年同学们送给我的明信片已及笔记本上的留言全都化成灰烬。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天各一方,有的选择继续复读初三,有的选择外出打工,有的选择在家务农。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青春年少的少男少女,早已成人妻成人夫,建立了幸福的家庭。由于电话还没有普及,网络也没有普及,大家相互之间难以联系,除了少数同学经常见面,大部分同学一别多年,至今没有见面。
时隔多年,感谢微信让我们再次相聚。每天打开微信,看到同学们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我也会凑热闹聊几句。多数时间,都是在看大家聊天,因为每天都有很多资料等着我去完成。回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大家都感慨万千,特别是看到他们发的合影照片,让人又仿佛回到了当年。
【编辑:文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