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校园 >> 正文

江湖的感觉真好(散文 外二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李思宇    阅读次数:6729    发布时间:2016-11-15

城市的繁华,娱乐人们却也禁锢了人们。人们开始去寻找前人武侠小说里的那份自由。我也是,我通过一款游戏去寄托。在游戏里所有人、事加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江湖。虽然每个人的江湖不同,却都意外的和谐。

所谓的行走江湖离不开的东西无非就是那几样,武功、金钱、智慧与一颗赤子之心。对我来说最感动的是那份情。无论是那种情都多多少少带有那份江湖独有的豪爽。兄弟情多为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同进同退就像花满楼和陆小凤一样。爱情,无论那种结果似乎都逃不过轰轰烈烈这几个字。每一段情都令人泪如雨下,无论是阿朱的无悔相伴,蒙古公主华筝的痴情守候,还是周芷若那种明明爱却硬要挥刀斩断一切,都令人唏嘘不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

我喜欢去听别人的故事,去追寻那些被黄土埋没的爱恨情仇,去聆听古战场遗留的刀光剑影,我喜欢那种感觉。我曾听人说过“有明争暗斗、尔虑我诈的地方就是江湖。”但我却觉得有人情味的地方就是江湖。

会看前人故事,那些曲折离奇充满爱恨情仇的故事离不开复仇与爱情。但为什么会如此?我觉得那是因为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人们在狂欢与疲惫中寻找最温暖人心的人情味儿与心灵的自由。因为在江湖中你可以选择一条你自己想选择的道路,但是无论有什么结果你都得自己承受。

仗剑走遍天涯,行侠仗义,行走于江湖间,肆意洒脱,哭时就大醉一场,乐时就剑舞一曲。不为权谋遮盖双眼,这便是一个江湖,一个令人向往的江湖。


国学大观园游感


上周,学校组织一次国学大观园游活动。有表演,也有互动。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诗词歌赋和汉家衣裳。它们让我想起了汉唐、先秦那些伟大杰出的诗人们。也令我深深追忆起那些光辉岁月,无数的国家前来朝圣,万邦来朝的盛世景况目睹其景,有多少商人历经千辛来到长安经商、安家?我仿佛又听到了大漠上那悠悠的驼铃声……清脆令人回味无穷。

来自西域的商人们牵着骆驼行走于苍茫的大漠之中。我似乎依稀看到了江南水乡谁家姑娘相约,提笔作画吟诗一首。呢喃细语与那化不开的柔情相映衬。于似乎又感受到了当年军人们为保家卫国的在所不辞,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气爱国之情。我想让别人看看我泱泱礼仪大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与那早已深入骨髓的谦虚、君子之风。 每一件衣裳,每一句诗词都有它背后独特的故事,或悲壮或凄清又或是一段令人羡慕的爱情故事。

衣物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变迁,汉代服饰多端庄、简洁。两晋南北朝时追求飘逸、儒雅的文人之气。而唐代多以明亮之色,图案也富贵大气追求大国风范。人比花娇却不显妖媚,到后来明代的宽袖清代的旗装,我大国泱泱中华而开始由盛转衰。

每个王朝都有贤君明主,但那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却伤了根基,再加上宋朝时候的五胡乱华,明代的宦官之争,清代的文字狱,我泱泱大国终究还是没能再展当初的龙之气势,王者之气。

我相信无论怎样,今日的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终将再展风华。那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就像千年前的汉代,唐代和明代一样,以德报怨,以德服人,再铸千年辉煌之光华。


惊心动魄的暴雨


天唰的一下黑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着尘闷的气息,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许多蜻蜓在低空飞行,蚂蚁们在急急忙忙搬着东西往高处走。看这架势,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暴风雨要来临了。

伴随着“呼呼呼”的声音,一阵狂风袭来,狂暴的风卷起落叶,吹得树枝左右摇晃,响起了它独有的“哗哗”声。一切仿佛在宣告着暴风雨的逼近。

突然,雨滴毫无征兆的砸了下来,发出强有力的声响,撞到了玻璃上,发出“叮叮”的铃声。飞到了木板上,不到几秒钟便被吸收了,不见啦;落到雨伞上,发出低沉的咚咚声。一切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令人感到心惊动魄。

伴随着的还有雷电。这时,天空已经完全黑下来了,黑的如同一块幕布一样,伸手不见五指,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一阵阵闪电就这样在黑暗中划过。就像一条银龙在空中翱翔,时不时一展威风。一阵接着一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有人正在用力敲击着大鼓。是谁在击鼓为这场风雨造势?

人们在暴风雨来临前都急匆匆躲进了身旁的建筑物中,希望可以逃过这场无情的风雨。漆黑的天空、沉闷而诡异的雷声,呼啸的狂风让人们心生恐惧,给人们造成了一种世界末日将要来临的恐慌。

刹那间,雨势变大了,狂风泄愤般袭击着树木、人群、建筑物。雷电一次又一次从空中出现,闪烁般的消失了。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暴雨。

过了一会儿,雨声渐渐小了,变得温柔了。不复刚才那般交响乐似的声势磅薄,动人心弦。风也从狂戾变得温和,只是轻轻地从人身边飘过,抚平了那紧皱的眉头。

渐渐的渐渐的,雨滴消失了。闪电失踪了,只留下一缕清风在耳畔浅吟,天空依旧是那迷人的浅蓝。


作者简介:李思宇,14岁,深圳高级中学9年级学生。


【编辑:吴茹烈】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51834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