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假期一日垂钓记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启方    阅读次数:6074    发布时间:2016-11-17

今年“国庆”长假日,我先前和朋友相约外出游玩的,朋友听说路上堵车厉害,打电话和我商量取消了这次旅游计划。正考虑如何度过这难得的长假时,姨妹弟时丙华电话约我去钓鱼,垂钓点是开阳久长的一处水库。我欣然答应一同前往,暗自高兴有了游玩的去处,不会因为呆在家里感到无聊了。假日第三天一早,他驾着私家车来接我。上车后他告诉我,要叫上他的赵亲家一起去。我知道他的亲家家住阳朗石碑村,距“息烽集中营”不足一里路。车进入阳朗街后,见街道两旁来来往往的人,从一个个摊位前经过,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他告诉我今天是阳朗赶场天。见他亲家还没有到来,我饶有兴趣地和他逛起了这乡村集市。阳朗集市虽不如县城热闹,但日用商品应有尽有。四方来赶集的人聚在这里,给乡村集市增添了热闹。

赵亲家到来后,我们驱车前往久长。我已经多年没有来久长了,久长街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街中心广场比先前扩大了许多,周围矗立着一栋栋高矮错落有致的楼房。在他俩的引领下,我跟着他俩来到广场东面的一牛肉粉店吃早餐,正如他俩介绍的那样,这家店的牛肉粉有特色味道不错。早餐过后我们驱车前往开阳方向,在当地一何姓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处水库,远远地望去见水库底有几人在岸边垂钓。下车后我环视四周是山,这是当地人在山下低洼处筑坝形成的一个水库,没有溪流水,水库里的水是靠周围的雨水汇集起来的。现在正值枯水季节,剩余的水在库底形成一个大水洼,水浅的地方只有四五十公分,深的地方也不过一米。死水水浅,鱼是放养的,不是钓鱼的理想场地,让我大失所望。但既然来了,也要试一试手气过过瘾。垂钓大概一小时后,我们三人都失去了兴趣,大家一致同意换个地方。

赵亲家告诉我们他大姨姐家有两个养鱼塘可垂钓,于是我们决定到他大姨姐家去。他大姨姐家在开阳与息烽阳朗的交界处,地势偏僻。汽车沿着蜿蜒的乡村小道行驰了二十多分钟,在一两层楼民房院坝前的公路边停下。院坝上晒着金黄的玉米粒和红红的辣椒,空气里弥漫着果实、田野的清香,显示出乡村收割时节的忙碌喜气。赵亲家的大姨姐夫正忙着,我们与他俩寒暄问候后,便只顾去垂钓。大姨姐家的鱼塘一个在坎上,一个在坎下,各有一亩多地,已经很久没有管理了,塘中有三、四十公分没有干透的水,小鱼把水弄得十分浑浊。我们在上下两个鱼塘钓了十多条小鱼,见时间要到吃晚饭的时候了,便收拾好渔具回到赵亲家吃晚饭。大家边吃边聊,九点过了我才回到家里。

我回到家后还没有睡意,泡了杯茶软软地倒在沙发上。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心里还是愉快的。我这次外出看似以钓鱼为目的,其实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想借此机会下乡走走看看,了解感受一下乡村的新气象。我年轻时下乡当过知青,之后又在农村工作过,对农村情况比较了解。农村近些年的变化,实在是让我惊叹。通过这次垂钓对路经村寨的观望,一路看到的村舍楼房,就像一栋栋漂亮的别墅,屹立在风景如画的村寨,心中生出羡慕之情,为农村的巨大变化而欣喜。从与我接触过的当地的垂钓者和村民言语交谈中,从他们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表情上,我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满足,和作为一名新农村农民的自豪。现在的农民,不在为吃饱穿暖住房犯愁,而是有着更高的追求和向往。

农村巨变,真是今非昔比。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5803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