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岩脚人才俊杰出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谭继贤    阅读次数:7259    发布时间:2016-11-27

用作标题的这句诗,出自六枝特区岩脚古镇乡土诗人王永祥老先生之手,前面还有一句是:“山川秀丽出锦绣”。

 王老先生自然亦免不了如同其它地方的人似的,热爱眷恋本乡本土,有着“谁不夸俺家乡好”的情结。不过,此王老断然不是彼老王——市井坊间那位卖瓜的“老王”。这点,从不久前才从他的家乡——六枝特区岩脚古镇采风归来的,贵州散文学会一众文友啧啧赞叹的表情上是不难看出来的。

 王永祥老先生道的是实情。

 到岩脚古镇已是过午时分,虽说遇了阴湿天气,但沿途从车窗掠过的明山秀水、绮丽风光,仍早已勾起了大家的勃勃之兴,巴望不得脚踏实地的饱览一番,以印证印证传闻与实情到底有着多大的区别。

 报到、宾主相见礼节、程序、安排等等一应前奏曲之后,采风活动开始。

 那沿山或靠河而建的着色仿木长廊,回环而曲折,艺术韵味十足。一碧如染的龙溪河水,声音轻柔,不急不缓地流淌着,到了低矮之处猛然跌断,则溅起一排雪白细碎的浪花悬挂,微型瀑布似的。令人生出风景随人走,人在画中游的沉醉感。随便选上一个角度,便能摄出一幅可心图,任意挑上一个背景,即可合就一帧满意照,这自然让爱佳美意境,好思古幽情的女士男宾大感快意。

 古朴的三合桥,相连了南北对望的两座象形山——狮子山和火焰山,其形态逼真,令人遐思,令人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精妙。环抱岩脚古镇的群山,苍翠蓊郁,姿容各异。随着天色的渐渐走暗,且又有些蒙蒙微雨飘洒着,山群便有如披上了一袭柔柔纱巾,溪水也成了深绿色,一切于若隐若现中另有了一番情致,山水互为衬托,相映成趣。不禁浮上了宋代苏东坡咏叹西湖美景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却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色愈重,晚饭在即,大家只得依依而舍,留待次日天光之下再分组远足以观赏古镇风貌了。

不枉六百年悠悠历史!

古桥古树古建筑,谢家酒楼,龚家老宅,唐家马店,彭家碉堡······皆距今久远,以斑驳之貌见证了古镇一路走来不同阶段的风风雨雨、沧桑变迁。石板路小街,两侧老房舍,负重骡马留在古石桥面上的点点蹄痕, 再现了古镇先民休养生息情景。溪水岸畔贩盐人荷重登梯上坎、马背上搬上抱下劳作所展现出的力度,夫妻送别执手相视所体现出的眼角眉梢都是情的神态,已然脱出雕像之壳,鲜活的凸现在了世人面前,咀嚼古镇先民往返盐商道上的苦乐年月······

 民间传说多多,旧物陈迹满目,岩脚古镇,真是一镇古意呵!

 地灵就有人杰,岩脚自然亦是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不少志士仁人。

 张龙门:清末在岩脚为官多年,有“王阳明”的美誉。为官则清廉,书法且上乘,其人其作入选了《贵州书画简史》。离任时万民相送,其事迹石碑现存于镇政府大门前。

金雨生: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参加者,后又投身护国战争,曾任蔡锷将军军事参谋。

彭公武:朱德元帅云南讲武堂同学,对红军长征入黔时贡献颇大,献出生命。后其家人受到朱德总司令的特别关切。

还有悬壶济世的一代名医龚佑文;出国留学,志在“科技兴农、农事兴国”、创办有关学校、培养不少专业人才的龙幼安。

更有参加过抗日远征军,后担任岩脚区武装队长的杨合明,与参与过“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资深地下共产党员龙腾,双双牺牲于岩脚解放之初的剿匪战斗中。等等,不一而足。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改革开放号角劲吹,岩脚亦是承先启后、英才辈出,涌现了不少推动古镇前进、发展的成功人士。有幸识得其中之一的邓少芬——回龙溪温泉度假村的女性董事长。其“特色”颇让人刮目,须书上一笔方觉后快。

性别倒不算特殊。僻乡农家女、基本无文化,有股常人没有或少有的闯劲、干劲、韧劲,心肠侠义,为富而仁,有着一腔报效国家,造福父老乡亲的情怀和品格却是有些别样化的。

这个半百左右年纪,看去便是精明强干的山村女性,硬是凭着苦干实干加当地党政组织的支持和指引,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事业。以区区600元起家,经多年摸爬滚打,终在有悠悠600年历史的岩脚古镇,创出了煌煌8亿多身家的经济神话。为岩脚古镇的经济腾飞着上了一道炫目明丽的色彩,将回龙溪温泉度假村打造成了古镇一张多样设施齐全,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亮丽名片。

与这位巾帼豪女认识纯属偶然。

我们一行采风人员,在镇政府的安排下,下榻于她的舒适酒楼里。次日下午活动结束,来自各地文友渐次离去,尚有20来人须逗留3个多小时,以等待乘坐晚上7点过的火车返程。笔者亦为其中之一。

得知这一情况,这位女董事长硬要留我等用饭。表示:你们是政府家远天远地请来的客人,我尽点力表表心意是应该的。话语中满是真诚心意和对文化人的敬重。还说决不会耽搁你们的时间——从岩脚去六枝火车站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

于是,由她亲自掌灶,给我们备办了两桌极具岩脚特色风味的柴火鸡火锅。热气腾腾,丰盛可口,宾主和谐,其乐融融,好一饱口福哟!然后珍重话别。文友们不禁深为当地组织的教化之功“点赞”。

利用等餐待车这点余暇与她及一二员工小聊,对她的艰苦创业,做大做强,一路的风雨征程得见一斑。尤以她的发展长河中跳起的几朵浪花,因为极接“地气”,让人印象格外深刻。

那是在1999年她从事煤炭生意时,与外县一家国有化肥企业往来频繁。后这家企业陷入困境,职工揭锅困难,不免有些现急相,围这堵那的。这一幕正好被时近年关,前去要债结账的邓少芬撞见。大约如此场景使她忆起自己曾经的贫困岁月,触动了她母性深心的柔软之处吧,竟忘了此行的目的似的,充当起劝解排忧的角色来。不但许诺捐赠2000多职工每人200元解急,稍后还承包了该厂。硬是运用她无文化,有直觉的经济头脑“赌”了一把,竟然把这家差不多“死翘翘”的国有企业盘出了生气,盘出了效益,把笑容盘上了职工家属的脸庞。直至被一家有实力的同类国企协商合并。想挽留她,以要打理其它生意为由谢辞了。

有些感慨。想国企良才众多,挂各类高文化头衔者大有,却弄得基层属下嗷嗷乱窜,竟须一个识字不多的农家女子为“维稳”出力献计献策掏腰包。令笔者这个在国企“混迹”多年,获取过“全面质量管理合格证书”的须眉大汉顿感笑容僵硬不自然。

汶川大地震时,邓少芬正值欲转型另图之际,资金短缺,仍以个人名义,捐资5万元。

对“外人”尚且如此,对桑梓之地的父老乡亲就更不用说了。

自“发迹”以来,她多次出资掏钱,扶贫济困,建设家乡。

如:拿出20万元,给平寨镇高峰村修建了饮水工程;出资50万元,为安家寨村民组修通公路;还连续三年为上云盘村等几个村的农户发放价值资金共300万元的烧火煤;在2004——2007的四年间,每年向安家寨村贫困村民发放不低于20万元的大米食油毛毯等物资。

举凡知道其人其情的人,无不赞她是“大好人”、“大善人”。淳朴的村民无以为报,唯有聊表心意而已。一次行路忘伞大雨兜头袭来时,一个不认识的路人疾步跑来递了把伞给她;还不时有时鲜菜蔬强放她手或摆在办公处或者家门口······

邓少芬深为乡亲们的有情有义所感动。

她在公益事情上“大手大脚”,对自己似乎依旧有着“小家子气”痕迹。衣着举止看不出“土豪”、“大款”气度。那天不经意间看到,她衣着随意的丈夫,自抽和敬给我们的竟是8元5一包的普通《遵义》牌香烟,比起我们不少“工薪族”抽的16元一包的《喜贵烟》甚而50元一包的“黑脚杆”(《福贵烟》)差远了去了。

这位文化“先天不足”的女子,饮水思源的感恩思想却是真挚而实在的。接触有关资料和亲耳听到她本人表示出来的都是:

“每当遇到难题,岩脚镇党委、政府都会积极出面解决。特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百忙之中也会带着相关业务部门现场指导······”

说到领导,对岩脚古镇以往的党政领导没有缘得见,对现届书记程虎、镇长林泉文等党政领导,却因这次采风活动,得以有幸近距离接触。

书记的欢迎词诗意盎然、充满激情自不待言,镇长对本镇的基本情况,介绍简捷、明了,留人以清晰印象。单以班子年龄结构,便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感觉。年长者,七零后,年少者,八零后。副镇长中的小伙子骆乐,甚至是1984年生人。

伟人毛泽东曾经深情寄语青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有如此充满朝气的镇领导班子领路在前,7·13万古镇人民紧跟其后,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已脱颖而出的岩脚古镇“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产城相融”的前景会更加花团锦簇,来宾如云是一定的。

 唐人刘禹锡有佳句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编辑:吴茹烈】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5764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