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围里工作的农民工都纷纷隐去,爆竹声声迎新春,过年了,我还吃着泡面!
我想家了,离开家那么久,有些想您们了,更多的是想起爷爷那锅看起来下不了口的腊肉,肥腻的让人有点反胃,浓稠的有点让人下不了筷子。而每一次,即使出去玩多久,回来那锅肉似乎知道是我,静静的躺在锅里好像在朝我笑了笑道:“我都冷了,不要让爷爷等你太久,还不吃?”回来有骨头啃,还可以吃着香喷喷的米饭,腊肉有点咸中带辣,吃起来却别有一般风味。而今我在远方,过年了,您在家里是否还在守候归家的孩子?换来一生辛苦相伴,祈求光阴别再把您折磨。
记得我回家了,您心里老是怀着一种心酸的声音问我:“什么时候放假,回家和我们一起过年吧,”我又何尝不想回家呢?而我明白,其实,爷爷您总是是默默守候在港湾的码头,孤独的等待一个个游子归家,您像一棵沧桑的枯木依旧屹立在田野之上,摇晃的躯体似乎都快被狂风掠倒,可你还护着那一亩三分地!不愿意离开,就像你对我们有所期待,苦了大半辈子,身边一个孩子都不在身旁,怎么不让您老牵肠挂肚,处处焦心?
我回家了,您总是把最好的,您舍不得吃的做来等我——鸡蛋,腊肉,甚至把刚开叫的公鸡也杀了。你说那是您最开心的事,什么好吃的也要让我尝鲜,而我,辜负了您老对我的一片关怀,每一次回家总是把家里弄得一团糟,酒瓶,纸屑,废物,垃圾弄得的一屋子都是,满地的酒水味浓浓的让人呛鼻,或许没注意的还是沙发上躺着醉酒的兄弟,正在胡言乱语的说着什么——划拳、磨齿、吐沫……是您,爷爷,让我疯狂的玩耍而不曾说些什么(平时您最看不惯这样的场景),是您给我更多的自由和空间陪同弟兄们醉得痛快,其实,您多担忧,担忧多喝那一杯,就醉了(您知道我不胜酒量)。还记得,为了盖公章的扶贫手册,我又回到家里,一听说我回来,您开心得竟然像个孩子,从来没有那么开心过一样,早早的就把您留着的最后一挂腊肉炖好,接我回家。看到我的那一刻,您笑这对我说:“放假回来啦,这次不回去了,在家过年了好,”
于是我简单的回复了您:“爷爷,我不回家过年了,我还是要去我妈妈那里过年,而且又能自己打工补贴生活零用钱,这次回来只是去县里盖个公章,过两天要回学校。”当时,我可以体会到您内心的孤独和挂念,而我似乎能做的就是给你带去一瓶烧酒,一碟花生米,或者一提牛奶了;而当我告诉您说这次只是临时回来办事时,您是如此惊讶,在您刻上岁月沧桑痕迹的面颊,发觉我的话语又把您的心打沉到了深谷,想说的话无奈又咽了下去,一时不知道怎么了!心酸?失落?无助?彷徨?后来的日子,一天,两天,三天,晚上我不曾在家睡觉,您却跑遍了所有叔叔和伯伯家,为的只是让我回去吃一顿晚饭。
那时那刻,我鼓涩的眼里流淌着一股淡淡的泪液,不觉浸润和模糊了双眼,便故意把头转向一旁,生怕我的傻样伴随我的泪花流露出来,不敢让您有所担忧,不敢再让您还久久驻守在门前,僵硬的身子坐到小凳子上期待游子归回,不知道爷爷您还会不会在悄然的等待中静静的,安详的入睡?是的,而每一次的回家,你又何尝不是欣喜若狂,躁动不安,偏偏,很多时候,是孙儿让您担忧难过了,“对不起,爷爷,都是我不懂事,没能好好陪你说说话,我知道,当您一个人的时候,唯有那几年前买给您的山歌伴您余生,那似乎可以将您带回到童年的记忆之中。”漫长的岁月里,苍老的裂痕是否敲击着您还够坚强的体魄和灵魂,当您一个人的时候,唯有苗家神话传说里诺盖(诺亚)与姑妈奏的爱情故事让您像个孩子执着不已;失去的流光再已不留恋,匆忙的偷闲里,当您的哥哥,我的大爷爷,二爷爷,和您悠然的坐在一起,闲谈一生的岁月流逝,摆着一碟花生米,一盘腊肉,几个小菜,您是多么的开心,谈笑风生,竟有鸿儒之歌,还记得,每一回,你都醉了,醉了还酒馋,唯有您显得“啰嗦”甚多,尽兴之余还不望相互搀扶送回了彼此。”
或许,我就是全天下最悲催的人吧!最爱我的人往往被我伤得最深,最幸福的天伦之乐,我却总在逃避,一种信赖似乎总在不经意之间慢慢打破。亲情看似复杂,却为的只是一个陪同,等待为的就是一个念想。爷爷,我还能让你欣然一笑吗?我想会的,以后回来,我要日夜守候在您的身旁,诚求为您捶背,端茶倒水,让您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过年了,大伯他们回家陪您,希望您不再独自守候在桌前,一个人又静静的看着“睹丝与睹丝妈奏”而不知不觉睡着了;希望您不再端个凳子坐在树荫之下遥望远方。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给您带上一瓶烧酒,陪您喝上一盅,听您诉说被岁月淘洗过的记忆,然后把它装进漂流瓶,扔进大海,飘向世界,传遍天下。
爷爷总说我家两兄弟是最听话的,在您眼里我们便成了有福的孩子。如今您像一棵老树,用自己的一生养育庇佑了您的子孙,将要枯萎之际还是这么坚强,即使沧桑也要挺拔屹立田野,为您的儿孙再遮风挡雨,虽已残枝不堪也无畏。我拿什么来感恩您呢?我的爷爷,有些时候,甚至会恨我自己为什么不陪在您身边?大学了,我还有多少回家的日子?匆匆的时光里,仅仅剩下的寒暑假都被消磨殆尽,时间都去哪了?未来的日子,我们不能平淡,不努力,我拿什么感恩?那什么来孝敬您,更不用说孝敬我的母亲,养活我的家人?
天凉了,起风了,家里的灯是否还久久亮着;夜已深了,爷爷您是否已经休息,是不是还和您的兄弟喝着小酒打着盹;听着沉睡中的同学发出的鼾声有些诡异,或许深夜时分还能听到同学的呓语,内心的静默顿时躁动不安,想家的感觉越来越浓。
【编辑:文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