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川黔滇三省交界的清池镇,古称清水塘,在农耕文明时代是一个极具区位优势的边贸重镇。到清中叶达到了鼎盛,其标志就是就至今还保存下来的江西会馆的木石建筑和木雕艺术;罗氏墓群、节孝坊及各类石碑的石刻、石雕艺术,同当时国内各地的石刻相比,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大竹石刻等主要是政治、宗教题材,其风格是气势恢宏,而清池地处边陲,受战争影响较小,是一处相对安稳的世外桃园,适宜于养生休闲,因此清池的石刻主要表现的是世俗生活情趣,做工上非常精致灵秀。特别是各类石碑上的碑联,多为当时清水塘名士所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堪称楹联中精品。且录三幅,与楹联爱好者共勉。
1、义渡碑碑联:敢以扁舟为海屋 聊将画舫作津粱。义渡碑产生有一个悲壮故事。开始主要是纪念为开设义渡这个壮举而牺牲的民间英雄周洪元,周洪元牺牲后,引起了当时清政府的重视,官方对当时的义渡口岸予与正式认可,于清同治九年六月十六日又增立了六块石碑,对渔塘河渡口的设立、开渡、财物来源等诸方面均作了详尽叙述,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碑联以夸张浪漫的笔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周洪元等义士们浩然正气和悲壮情怀。
2、明末翰林学士王敬之先生隐居清池,于清康熙丁卯年为龙池寺大殿所题门联。上联:秀笔插天空 雁鸽纵横星斗外;下联:明塘开地阔 鱼龙荡漾水云中。秀笔指清池的文笔峰,明塘是指当时清池的鸭子塘和清水塘。王敬之先生的文字隽秀舒缓、上下联对仗工整,用妙笔以饱满的热情,把清池当时水碧峰青、云蒸霞蔚、兽潜鸟翔、人杰地灵的人间仙境画卷留给了后人。
3、罗祁氏、梅氏节孝坊的主碑联。上联:菽水承欢纶音宠锡闺中范;下联:柏舟共矢史笔流传阁内光。菽水承欢指罗祁氏、梅氏两位伟大妇女奉养公婆使其欢乐,纶音(纶音佛语):不由得不服从的意思;宠锡:皇帝的恩赐,出自唐.白行简《李娃传》“天子异之,宠锡加等”。柏舟共矢是“志矢柏舟”之义,因节孝坊是为两个妇女所立,故称“共”,古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志矢柏舟”出自《诗经.泛彼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碑联应为嘉庆年间清池众名士集体创作,表现了两位伟大女性至纯至善宅心仁厚的情怀。
在清池境内,石刻碑联比比皆是!这些碑联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内容多以“忠、孝、节、义”为主,文字非常优美,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川黔文化的瑰宝。
【编辑:文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