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小别普高毕业后在本村的一所学区中心小学代课,每月28元。其父是小队长,其母算得上能干的农家妇女,常去学校接触。第三年终于转为民办教师,工资也涨了一点。
当时,许多农家子女代课,转成民办是第一个梦想,转正是最大的心愿。只有转正,才算跳出来了“农门”,便有了“铁饭碗”。在那个年代,民办是一支大军,几乎占三分之一强,往往名额有限,转正这事儿的确不简单。要是谁转了正,那可是三天三夜睡不着的事情。幸福一生的事儿,自然要兴奋得失眠。据说,有一个男的转正后还失眠了好一阵子。
小别当了民办之后,找了个对象也是民办,男的调到了她的学校。因为小别的学校级别要高一些,毕竟人往高处走吗。有了两个孩子后,都已经有了10年的工龄了,一个也没有转正。
同事转正的消息一年年传来,铁饭碗总是可望而不可及,两口子心里真不是滋味。女的埋怨男的没有用,男的拼命备课、钻研,但效果反而不如先前。男的也埋怨女的,女的放假也给毕业班学生补课,晚上给住读生上课,效果也不是很好。
两口子是民办的,不是转了一个,就是全转了,有的还不如自己,也转了。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小别夫妇细细咀嚼,正反、前后、上下全面分析,终于明白得有一“贵人”相助。思路对了,得用计才能找准“贵人”。
小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父亲觉得可行,母亲说可以。于是一个长达一年多的行动开始了。买了一头小猪请母亲喂,自己出本钱,还买了玉米作饲料,有时也去帮忙找些猪草。那时农村还未推广催猪快长的激素饲料,一般杀年猪都要喂两个年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来年杀年猪的冬天。杀了后,小别带了一些新鲜肉到学校,做了一桌酒席,请校长主任共进晚餐。“太好吃了!年猪肉真好吃!”大家赞不绝口。“小别的茶饭真不错!”彭校长说,“我们一定要把别老师转正。要是她走了,我们可就饱不成口福了。”大家吃得高兴,酒也喝得爽。五个领导喝醉了,四个陆续走了。校长喜欢高谈阔论,在哪儿赴宴都走在最后,这是他的习惯了。他今天特别高兴,因为自他在这所学校当职以来,还没尝过小别的厨艺,今天才发现比自己的夫人做的好吃。大谈教育形势,指手画脚,偶尔看上一眼小别。当小别给他加茶水时,他心里一震,原来小别很有几分少妇的韵味,都怪自己平时少看了几眼。于是,滔滔不绝,久久不肯离去。
贵人终于找到了。
在鄂西山区,每年进入冬季后都有杀年猪的习俗。年猪肉味道没法比,只能这样说,如果你吃上一回,一定年年想来这里。人们把猪肉抹上盐,腌渍一周,再挂起来,用柴火熏上一些时日,就成了腊肉。老百姓一般在过年前,把腊肉送给亲戚朋友。腊肉,是家家过年时必须上桌的主菜,来了客人更是必不可少的佳肴。在我的少年时代,家乡物资匮乏,平时很少有腊肉吃。家乡一句俗语叫“小孩儿望过年”,有腊肉吃便是其中的一个缘故。即使现在,人们吃上粮食喂大的年猪肉,仍旧赞不绝口。
放寒假了,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小别夫妇将一头猪的腊肉装进两个口袋给彭送去。腊月24彭将一半送给教育组主任,28主任将一半送给了他的上司。
第二年暑假,小别填了转正表。
吃到了甜头,小别利用自身优势,轻松地让彭这个贵人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很快丈夫被提拔为政教主任,很快也转了正,日子越过越红火。
彭升迁了,小别的丈夫接替了彭的位置。奇怪的是,他也成了彭那样的校长。
【编辑: 张兴梁】
唉!一言难尽……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