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光,喜爱钓鱼,不恋俗尘偏爱景,闲坐湖畔,静赏鱼嚼桃花影。
幼时在水城的大河边,常见一耆艾,一鱼杆,一烟斗,一棕衣;青草边,细缕烟,鱼儿起,荡秋千。那时年纪虽幼,也存临境羡鱼之念,遂巧制一杆,学着模样,静盯水面,鱼儿却只顾闲情信步,嬉戏追逐,对我的诱饵却假装不见,气惨气惨。
一晃四十余载,从懵懂羞涩到算珠纵拨,未常握杆钓鱼。记得在晴隆大厂锑矿区下分队的那年春分之时,桃花恣意盛开,相约二、三人,来到河边,布下鱼窝,抽出鱼竿,鲫鱼一条接着一条咬着鱼钩,腾空跃出水面,“桃花流水鲫鱼肥”,欣喜不已。“斜风细雨不须归”,直至炊烟升起,雨后的玫瑰晚霞渐隐,才不舍地离开。值此佳境,加之满满的收获,便渐渐爱上了钓鱼。但数次“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后,便开始了琢磨其中的奥妙,钩头香饵,弓杆纶线,可谓下足了功夫。当技艺渐渐提升,渔获历历可数时,才驻足凝思,方知钓鱼与自然法则是如此地相依相通,让我醍醐灌顶的,却是心灵享受的静谧。
走出钢筑泥浇之城,车窗外的青冈树疾疾而过,穿过金黄的油菜地,或是“儿童疾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画面偶入眼帘;又或是“纸鸢上天线扯断,漠漠羌天只有云”的佳境。心想放下鱼竿,再无旁骛,与之追逐,然呼之不应、唤而不答,只好移步河边。鱼儿光顾甚好,能解一番馋瘾,如若不睬,则美美地欣赏鱼泡在水面尽情飘逸,与河草水石、与鳞光倒影,与朝月夕阳,交相印映。自然的恬静,透过脉络,沁入骨髓。
垂钓之途,不乏意外之喜,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又如“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或是看着飘逸的雨,温柔地洒在叶上,汇集成珠滑入水中;或是看着缥缈的云,缓荡地绕在山间,聚散为雨丝落入村舍。自然的美妙,这一刻,淋漓尽致。偶遇冬季的残荷,谁料想在这寒风摇曳下,深厚的淤泥中,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待到春暖花开,尖尖的小荷上,立着一只调皮的或火红或青黄的蜻蜓。
不适合的天气,未尽人意的钓位,杂鱼的轮番进攻,就如烦躁的世界、鼎沸的人声,纷扰与纠结,就看你如何取舍。坚持则意味着与喧嚣抗争,移步换位便可迎来些许平静,我不喜欢嘈杂的喧闹和麻木地服从,时而选择换位,时而放下鱼竿。走进山林,与挺拔的杉树、青冈树比肩接踵,与熟透的红籽母、鸡屎泡赛甜品味,或许这些都还不够,采摘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于宁静的山野中,闻一闻那生命的奇香。
斜风细雨时,垂钓安顺虹山水库边,银杏树下,老翁专心守着鱼竿,驻眼看钩不移手。“嘉陵锁玉帘,笠翁慕鱼情悠然,独酌垂钓欢”。心想探下鱼情,再是否作钓,没成想,他头也不回,问他良久不开口,正所谓“怕得鱼惊不应人,又恐鱼雁偷窃时”。余乃匆匆下杆,却不见浮漂点头,尚未来得及欣赏草木倒影之翩翩起舞,便草草收竿。返回时,在老翁边上驻足一刻,只见他一尾接着一尾,神情专注,动作虽缓却不失协调。
后仔细回味,一样的天气,相同的老钓位,他却能频频上鱼。细细思来,关键失在了一个等字上,败在了心静与否中。漫漫的垂钓路,于静僻的山野中,我学会了屏蔽俗外的杂音,平静内心,“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渐渐地打磨了我锋利的棱角,也成就了别样的人生。
鱼有鱼路,你不是鱼,就不懂得她的俏意,就不识得她的脾性。她自在地游曳,懒懒的煽情;她不识腾达利场、不迷天籁魔音,反却畏惧了你的平静。在你急躁难耐、神情恍惚时,其实她就在你的面前,闻着你的饼饵,只是哪怕一刻或是一秒,你再也不能等;你走之后,她便呼朋引伴,便欢呼雀跃,便吞下馋饵,还得意地跃出水面,激起一朵朵浪花,随着浪花而散去的,便是你的烦躁与懊悔。
你想钓鱼,其实鱼儿也在钓你,这是心灵的碰撞,更是与大自然的真实对话。自由的鱼,不管是驰骋放荡的江河,还是困于半亩方塘,一摆一动、一颦一笑,都是她的私语。要走进她的内心,才能读懂她的含蓄。别再小瞧了她的智慧,不要低估了她的渺小,她能看懂你的渴望的眼神,她能感知你心跳的频率和复杂的心理。放下心中万般的躁动,静下心来,和她成为知己,犹如清泉山涧中深呼的一口轻气,再释放血液里所有的毒素,这般地畅快淋漓,这般地陶醉自然。和她的每一次见面,都当作是一次生命的际遇,些或是相伴了一位无话不说的闺蜜。
感谢自然的恩赐,在斑斓的生命长河中,刚好邂逅相遇!
【编辑:文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