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衣橱中翻找可以御寒的衣物时,发现一件旧式的小棉袄,棕色的衣面,在袖口与领边衬了一层软软的毛,款式古典宁静。可更有意味的倒是这衣物的商标,名为西街往事。
想想也是去年的事了,与好友在平安夜时去到阳朔的西街。她是曾去过西街的,早已找到上次住过的小旅馆,与老板订好房。在楼廊上转上一两圈,进到一间房内,空间虽然不大但却整洁干净,价格也极为便宜。两个人放下行李,好友就拉着我一起去逛街。在有些清冷的初冬天气中,步行于青石板铺砌的老式街巷中,又有清清的细雨飘在潮湿的空气中。
没有了团体旅行的劳顿,尽可以放开心,在自己喜欢的店铺中流连,一件件地试穿款式典雅的衣裙,看着自己在镜中的形象忽而转来变去,而我则坐在凳子上观着好友的可爱形象,一如看风景。等她忙了一轮下来,又张罗着我去选两件自己喜欢的衣物,最后是选了这件衣物与围巾,而好友则满满装了一袋衣物回来,返回旅馆两人又躺下沉沉地睡了一回觉,到得下午六点钟的光景才起身,走到已是夜灯初上的街上,找得一间饭店坐下来慢慢地吃,只一边看街上的风景。好友说,“不急,要到了晚上十点以后,西街的酒吧才会热闹起来,那时我们再一间间的喝酒跳舞去。”
时间早了,就先到一些放着音乐的酒吧里要上两瓶啤酒,一碟小菜,酒吧歌手拨着吉他,用低沉的喉咙唱着怀旧的歌,“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我怀疑是不是只有我明天没有变的更好,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会知道,幸福是否只是一种传说我永远都找不到。”沉静的夜色中,如天底的深处响起的回响,寂寂地穿透了每个人灵魂深处的寂寞。在桌上晃动的烛火中,人变得沉默,只是静静地回想,回想许多尘封的往事。
在一间酒吧里坐了些时候,两人起身又到街上,在其他的酒吧里坐上一阵,听听音乐。每到一间酒吧就要喝上两瓶啤酒,慢慢地酒也喝得一定的份量,就到酒吧中间去跳上一回舞,忘记了束缚与所谓的身份,只是随歌舞动,内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
一直玩到深夜12点过才从已经渐渐沉寂的酒吧里抽身出来,在凉意扑面而来的街上,两人一路走回去。店门早已紧锁,敲醒了屋内的人,一边连连道着歉,才转上楼梯,回到屋中休息。
只是一件衣物,西街的历历往事犹如在目……
木棉花开
空荡荡的大院里,忽然有了红红的木棉花作了点缀,远远的望去如一片火焰,艳丽的颜色让人不曾提防,已在那一处盛然的绽放。木棉花盛开时,树上并没繁茂的叶子,而是枝干如盘虬般挺立,硕大的红色花朵一朵朵高擎在空中。它本身便已如一道宣言,对于生命的宣言。
呤咏舒婷的小诗《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便已感到木棉花是与伟岸一起写入诗篇之中的,犹如一种不屈的精神。
而亲见这木棉树已有几年的光景了,第一次见时是在心中轻叹了一声,便愣然驻足良久。每每见着在一阵风过之后,就有红大的花朵坠落下来,掉在地上,发出轻脆的声响。常有人将木棉的花朵一一捡去风干,然后煲汤,言能治病云云。带着对木棉花类似于神圣的情感,我也曾将它捧起在手中仔细端详,花瓣饱满滋润,一如它的红,透着蓬勃的生机。
大约两三个月后,木棉花一朵朵的开放至凋落,树上才慢慢长出一丛丛的绿叶来。在盛夏的季节里,空中开始飘浮着一朵朵大大的白白的木棉,如棉絮般的样子,这棉中夹着一颗木棉的籽,黑色的如黄豆大小,随着风到处漂游着。黄昏时,几位老人带着刚刚学会走路的孙儿,在高高的木棉树下走过,那小儿立时便被这棉絮引得追逐奔走,憨态可掬。
木棉花在还有些微凉的三月迎风而立,是走过了冬季之后的平和与坦然,更是一种女子的精神,独立而又灿然的盛开,如火一般的,似心底澎湃的热情与火焰,在那一刻无悔的绽放。
悲喜人生
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时,心中多的是一份空寂的空间,如独坐幽篁里的清净,任外界如何喧嚣,而心静若水。但糊涂时居多,大部分的事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回报便是彻夜难眠,清晨起来的头痛。一朋友说,每日都要扫除心灵上产生的烦恼,本已是一件累心的事。我当时的回答是,心灵上不产生出烦恼来,也就无须清扫了。那时是觉得自己能够超然物外的,现在看起来,许多事并不能由我们自己控制。这便是身不由己的苦处了。譬如今夜本想读上一本好书,偏偏有公事应筹;或诸多家务事烦杂,总也抽不出时间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在庸常的生活状态中的人是渴望有所改变的,然而拖着沉重的经济上的负担与社会的责任,自己所能选择的就只能是非常非常的少。常常要抽出空来,才能满足内心之中在长久的平淡之后产生出来的空虚感觉,可这空闲是不能轻易得到的,总是老样子,不可能有任何的改变。因而人们才开始变得越来越容易相互抱怨,责怪对方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需要,没有给予关怀。每个人眼里看到的,心中想的也无非是自己。于是人与人相处的空间越来越逼仄,越来越少了相互的宽容。
前些日子总在不停地看一些电视剧,故事的跨度常是十年或二十年,那时是看了一集之后总希望看到下一集,也无非是一些老套的故事,可总希望知道后来怎样。后来自然是有些预见到了,便叹了一口气,终于与我想的一样,或者终于无法逃脱宿命。我不得不暗笑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象个老妈妈了,变得这么从俗了。仔细一想之下,原来是因为自己的命运无法看到,无法预见,因而只得在这样的消遣里稍微满足一下内心深处的渴求,在别人的悲喜里品味另一种人生。
曾有一次说到自己是放开了手任自己下落,一直落到一个底,然后就不再怀有希望亦不复有失望了。言说之后觉得出这表面上显现出的是一种怎样的悲观。可落到现实中却是相反,内心中的欲念不复存在了,反而是一种解脱,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任它来去,不再去做任何徒劳的努力了,内心也不再有挣扎与苦痛。也是至此方才明白,自己也只是堕入了庸常。只是不认可这事实,是生活在虚空之中。而认可了,则踩在了现实的土地上。
人生之中所谓悲喜,也只是喜有时变做了悲,或悲于何时又变做了喜。人所能做的,只是在这过程中之中感受到了悲喜与得失的滋味。如此而己。在这过程之中,我们不断地被剥夺,同时又给予。到得终时,始终不过是孑然一身的来去。
【编辑:向鹏程】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