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人喜爱养花,许多年来,八平米的客厅封闭式阳台成为了花室,阳台内两端的柜子上,阳台正面内侧的花架、花凳上,从来都是满满当当,摆满了大小各色精致花盆,其花卉有单色茉莉、双色茉莉、一帆风顺、金枝玉叶、丁香、杜鹃、黄金婵、迎客来、马蹄莲、蟹爪兰、长寿花、蝴蝶兰、君子兰等等,多达十好几种。我家阳台朝阳,白天阳光充足,通风性好,是养花的好场所。
虽说养了不少花,也付出了许多精力和心血,可多少年来,不曾见繁花似锦的景象。一年四季,花开得稀稀落落,勉勉强强,常常是有一朵没一朵。尤其到了冬季,几乎凡花罢开,只有绿色一片,不想会有什么惊喜。我素喜花,却无有时间参与打理,加之花台长期“不景气”,也失了信心,故连阳台也很少近前去。
不过有一点可称奇的是,家里的那盆君子兰还算招人喜爱,接连好几年,每年总会在不经意时,花儿就从两边数片厚实的绿叶中蹦了出来,冷不丁地给主人一个惊喜。君子兰属较为名贵的花卉,素有“谦谦君子”的美誉,花开似一只红色的绣球,其花茎正直,花姿雅致,干净利索,颇显君子伟岸不曲之风骨。初放时的花儿,粉嫩金黄,很是可爱,每到这时,一家人稀罕得不得了,如同迎接新生儿降生般喜庆,每日抱着花盆,百看不释。
有了君子兰的点缀,阳台总算有点生气,给了主人一些安慰,使得主人心怀希冀,总是期待其他惊喜出现,而结果往往是失望大于希望。
现在,我拥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自去年初始,遂将阳台“接管”了过来。从此,便开始潜心研究各种花卉和绿植的养殖方法,了解其习性,掌握其特点,迎合其喜好,尊重其规律,调控其环境,并适时对其换盆、施肥、剪枝、调温、控光。整个阳台面貌很快便焕然一新。
功夫不负有心人,无有多长时间,阳台上便有了起色,叶更绿了,枝更壮了,花儿逐渐盛了起来,过去适季不开的花也纷纷按时绽放了。“春风一夜吹花梦”,从去年那个春季至今,阳台上的花卉,无论花期何季,凡花则开,逢时的“当仁不让”,反季的毫不示弱,相互争奇比艳;花木亦惜春,“草树知春不久归”,便“百般红紫斗芳菲”,弄得满屋“春风花草香”,直至秋来,方略显绿肥红瘦。
冬季,是万物萧条的季节,而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里,我家阳台则不然,整个冬季,花事繁忙,花儿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反季而行。最为喜庆的是迎客来,自秋末始,仗着其花期冬季为盛之势,便在四周绿叶的簇拥下,硕长的花茎,仰天而立,高举起粉红色的五叶花瓣,活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含羞妙龄女子,眉眼低垂,笑迎来客。为了应景,我总是将其摆放于自家茶秀里的茶桌上,整个花盆上空如同一团火似的,燃烧一冬,亲朋好友来了,无不啧啧称赞,纷纷拍照网传。哪知“一放群芳妒”,惹得杜鹃、双色茉莉、丁香、蟹爪兰、黄金婵等各色花卉,不顾季节,竟亦竞相怒放,好不热闹。
值得称道的是杜鹃,本是春季开花,却难耐寂寞,从深秋笑至深冬方谢。杜鹃花,其花冠鲜红,色丹如血,娇嫩的红花,不畏严寒,忘我怒放,彰显出其坚韧不拔的可贵品质,令人赞叹不已。
相较之下,我对双色茉莉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只为她初开为蓝,渐次为紫,尔后为白。那娇小的花朵,在人们不经意间,便从她的前世、今生走到了来世,不免让人联想到人生,令人满腹怜爱与慨叹。在这个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双色茉莉在春夏秋三季辉煌之后,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季里,竟然花开两度,直至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眼下仍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花盆中,蓝紫白三色交相衬映,是那般谐调,动人,雅致。那是在彰显一种生命的精彩,有如人生。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黄金婵本是夏季开花,进入深秋,眼见部分叶落,枝条渐显清凉,主人原以为其准备冬眠,哪曾想在其他鲜花的撩拨下,竟然一个冬季花开不歇,尽管只是一朵、两朵的,此败彼开,但其花色金黄,在万红丛中颇为鲜艳显眼。黄金婵花呈喇叭型,像小孩儿笑脸,总是诱你在其面前伫足,欢喜端详。
过去,素有丁香迎春一说,可我家丁香,在这个冬天里却耐不了性子,刚进五九,两棵丁香花树就花蕾饱满,含苞欲放。立春后,春阳高照,微风徐徐,丁香哪里受得住和煦暖阳的亲昵,忽地张开了笑脸,一朵朵,洁白素净,清新可人。
我家阳台上的花卉各有禀性,有的素性热烈,有的生性素雅;有的大气张扬,有的矜持含蓄。在繁华的花事里,我特别留意了那盆洁白的马蹄莲,她静静地守在众花旁,静若处子,不与世争,九朵素花,长开不败。我不由想到了关于马蹄莲的一个美丽传说。相传,有一对相爱至深的痴男怨女,男孩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骑骏马奔赴远方,女孩日夜思念,希望自己能变成那匹骏马,陪伴在男孩身边。后来,女孩变成了这般马蹄型的花。有时,我会看着这盆四季不败的马蹄莲出神,其自持安静,坚强笃定,希望不泯,真如那位胸怀美梦的清丽女子。
......
冬天过去了,我家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悄无声息地忙碌了一个冬天,演绎了一场百花齐放的繁花盛事,满阳台的鲜花,常常让人错把冬季当春季。是啊,鲜花盛开时,就是春天。过去的一年,屋里花开四季,我们全家人的心情也四季如花。
真是一个如花的日月。
(编辑:东乡哥哥)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