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大地上自诞生第一片陶片起,就开始了中华文明的孕育,与之相伴的中华文化,一直延绵不绝;在历史的进程中,它曾经闪光过,也曾经黯弱过,虽 多经磨难坎坷,仍旧生生不息,至今还支撑着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再次焕发出新的光芒。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丰富的物质生产,也从未有过如此密集的人文信息交融与碰撞,催促着人智的突变,而且也必将突变;在这个人类社会空前发展、人类智慧出现重大转变、社会急剧转型、人类文明足以毁灭人类自身、毁灭地球的时代,人类由智而慧,智移朦胧,慧幻恍惚,中华文明是否还能继续荫惠于我们?这都将取决于我们现时自己对它的认识,以及对它是否保有足够的自信。
对于区域文明与文化、尤其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与文化的认识,是个浩繁的过程,决不能简单笼统,也不能仅凭文字文献去分析,要看它的起源和脉络,到历史遗迹中去追寻,更要在区域的主体——群体的历史和现实中去抽析,才能理清中华文明与文化的特点和本质,以及它的核心价值。但不能把特点、本质、核心价值混为一谈;否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明根本就看不透,更不明白。由于知识有限,本人也只能是片面主观的认识,待贤智者概析全貌。
区域文明、文化、群体、生命
人类区域文明和区域文化互为表里,深深地影响和决定着该区域和区域群体的进步和发展。文化是树,文明是森林;文化是形,文明是态是大形;有的文化是有时效性,而文明则具有不可分割性和延续性;区域文明具有统一性,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繁杂性。区域文化是一种广泛的文化,凡是一切促进区域群体进步与发展或是明显有别于其它区域群体的表象和行为,都是一种文化的现象;譬如用嘴啃、用手抓、用刀叉、或是用筷子进食,都是一种文化。
区域文化的点点滴滴,将通过该区域特有的筛选机制组成区域文明的基因分子或是基因片段,最后集合成完整的文明基因组链,诞生出该区域特有的区域文明(区域文明就是区域内各种文化的集大成者)。区域的文明基因组与人的生命基因组又再次组合集成,就完全形成了这个区域和区域群体的形、貌、精、气、神特质,构成群体与人不可分割的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除了新生婴儿,没有一个群体和人是单纯的生命基因体。所以,文明对于区域来说,与群体中的个体生命同样重要。
人的生命基因组成是相对稳定的,而文明的基因组成却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随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的不断积累,推动着文化和文明不断丰富、进步和发展,又再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就是人类历史的进程;所谓人类文明就是人类不断延续、精神不断解放和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由于地域的分隔,有的区域快一些,有的区域慢一些;有的区域文明会间断或已经消失,有的区域文明一直在延续发展着。
人的生命基因只能保证生命的存活和延续,却无法保证生命的丰富多彩;文明基因可以给生命带来丰富多彩,但也可以给文明自身带来毁灭,甚至是给生命带来毁灭。当一种文明既能保证生命的多彩,又能保持生命和文明本身的延续;那么,这样的一种文明必定是人的理智智慧的结晶,它的存在就具有一种历史合理性。
中华民族正是在这几千年的历史迭宕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自觉地被这种文明一路裹胁而来,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并再升华着中华文明;文明的基因已组成了我们民族的肌体,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个人的身上和心灵深处,并植入骨髓之中。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断裂消失、还在继续发展着的大区域文明,它必然有历史的合理性,必定有着健全的基因筛选机制、强大的基因遗传优势,才表现出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与文化的特点
我们说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极具包容性和融合性。这是正确的,至少从表象上,也就是从它的特点来说,这是准确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这份历史的厚重与沉淀,智慧结晶与博大精深概全也仅是精义的需要。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远古早期的生存首先是采食的和狩猎的,这就决定了人们要不断地迁徙,寻找适宜生存的乐土;这种迁徙是以血缘为纽带、并且是以几何方式进行的,在迁徙中不断形成新的氏族或部落。随着大区域内总人口的增加,迁徙才逐渐稳定下来,寻求小区域内氏族或部落的发展。
由于居住不同的地理生存环境,后来就产生了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氏族部落又分化为农耕的、游牧的,或是二者混合的。也许是农耕的稳定性和适宜的地理生存环境,它的发展就要快一些。以后,从伏羲、神农、黄帝、炎帝、尧、舜、禹这些半人半神的中华早期历史神化传说中,可以看出区域内众多氏族或部落之间的融合,他们都并不同属于同一氏族,而是掌握先进文化的贤明盟主,是以文明认同为主轴的融合。故以尧贤:“以亲九族”、“敬授民时”;舜禅受“觐四岳群牧”、“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尚书·尧典》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衍化为以某一固定氏族为区域共主的区域管理体制,而不是以单一氏族占有特定区域的分割管理体制,这一时期的战争形式是以抢占文明制高点、掠夺人口资源为特点的战争形态;早期在我们的文明发展史中只有诸夏、夷、蛮、戎、狄、胡之分,而没有明确的民族之分,讲的是“九族既睦”《尚书·尧典》。所以,中华文明在早期就植入了主要以文明认同为身份认同的基因,决定了这样的文明与文化在发展中必然是包容融合的;诸子贤哲提出的“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美美与共”等思想理念,并非一人一时之想,而是有着深厚渊源的文明基础。那么,在几千年的历史包容融合过程中,是否全部拿来,成了文明大杂烩呢?肯定不是,这将由中华文明文化的本质所决定。
中华文明文化的本质:喜、善、和
区域文明文化的本质决定着什么样的文化可以留存进入文明的基因组链,也决定着有的表象文化或文化表象将在历史的进程中予以淘汰;这样的一个强力筛选机制不会以个人的意志而改变。
喜 这个字是所有中国人最最熟悉的字,即使是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文盲,都能认出这个字,并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含义。
首先,从我们世俗的人文中去探寻喜的本质。中国保留了许多以天文节气与农耕生活相结合的传统节日,以及在各种节日和各种活动中火热的喜庆氛围,无论是贫或是富、乡野或是朝堂、庶民或是官宦人家、目丁或是知书贤达,凡事无不寻求热闹喜庆。这其实是中华民族在文明文化的不断延续中,保留了原始部落社会集体先民们对生的喜狂与留恋、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它深深埋藏于人的心灵深处,通过各种活动一代一代相传,这种早期原始集体众人获生初心态的大众之喜,只要文明不断就植入了每一个国人的灵魂之中,遇到节日或活动它会不自觉地表露出来。它明显不同于断续文明在后来那种对生命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发泄的自我独喜。
所以,中国人的喜是众喜,它源于原始早期人们集结以抗自然的集体情结,先人们由喜而生敬畏,对天、对地、对大自然、对物予、对人、对祖先、对生灵、甚至于对自己的敬畏。
喜与敬畏,保有这份由原始祖先留存下来的心态之所以弥足珍贵,因它已化着生命基因,冥冥中还在指引后人们在奋争中朝着正确方向前行;丢了必将与其他断续文明板块一样,陷入无尽的、残酷的争乱,或是在前行中容易迷失方向。
由这种喜文化衍生出中国人特有的敬畏文化、吃文化、繁衍文化,构成了中国人丰富的世俗人生。
敬畏:传统的中国人家每家都有神龛,天地君亲师为神;过山有山神,过河有河神,树有树神,灶有灶神;凡是有神明,头顶三尺有神明;因物予而对自然祭拜,因生命延续而对祖先祭拜;对取舍也有祭拜,对生灵更有祭拜。山有山神,拜了就过;既保有敬畏之心,也有出世积极行为。保有这样的敬畏之心是对心灵的抚慰,也约束着人野蛮的冲动,并因敬畏而感激,因敬畏而生善,时时思考和享受着生的意义。“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若失敬畏之心,凡事无所谓,就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正所谓“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季氏篇》。
可悲的是,有人认为敬畏是不化愚昧的表现,殊不知保有这份原初善良的敬畏之心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好的一种心灵哲学安慰,能让人坚韧,帮助人们抵抗非人的困难,对社会的安定和个人的安心有着莫大的作用,也是中华民族千折百难而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而认为这是愚昧表现的这些人更愚昧的是,当他自己因没有了敬畏之心而自以为是,一因点的困苦便是天塌的苦难,要引进“先进的”西方心理治疗来治疗心灵,真是可悲。
世俗国人的敬畏心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发乎于心。记得小时候我们农村过年杀鸡要烧香纸,杀年猪时请的杀猪师傅把一切准备好之后,他会叫主人家点
上香烛烧纸,念念有词(无心杀生保顺利),其实我母亲都会事先准备好,也是边烧纸边念念有词(诸神请到、保年年顺利有猪杀过年);猪整理完后先把猪头和尾巴下(农村人不说砍不说割)下来,母亲用开水滚过后用盆装上插三支筷子立即端到猪圈边,烧香纸敬圈神。若因某年困难无猪杀过年时,那心的失落和一年中少有肉吃的滋味真是刻骨铭心;其实大人更失望,自己长大了才理解母亲烧香纸时的那份敬畏与虔诚。所以我们从小知道,人虽有好生之德,对上苍赐予人们的物予,只要通过劳动,取之有道而不贪奢,理所应当,这种历程和这份敬畏也深深埋藏于心。
吃:中国人对吃有特殊的理解,并且把吃做到至善至美,让人们尽亨自己味觉的美妙和人活着时的快意与喜悦。就是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或是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中国人对吃都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一种对生的渴求,也有一种勤劳创造物质亨受的追求,还有一种对大自然物予的感激。吃能体现人的心智感悟,对吃无感,人生便会无味。东西越好吃、人越多尤其是亲人越多越是吃得酣畅舒心;至此,演绎出中国人特有的尽善尽美的吃文化,在真正的中华吃文化中,是怀有敬畏心的,并非豪取极奢。
繁衍:繁衍源于对生的喜狂、对生命延续的渴望,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亲情最好的维护,是人类不用说出理由、不可或缺的自觉行为。中国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不论地位无论位置,若一个人对自己不重视,对亲情延续无动于衷,哪一个父母会对这样的孝满意?所以,我们中国人把繁衍上升为伦理文化的核心。
善 中国人因生而喜,由喜而敬畏,由敬畏而生善,善有善报。所以说中华文化是一种自觉的向善文化,做人善良是本份,无神却自我省修约束,并且包容性融合性极强。只要是一切向善的文化,中华文化都可接纳和吸纳;进之,只要是一切向善的人,也都会认可中华文化,甚有被中华文化所同化的可能。这些历史都已证明。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贤哲们对善的理解和阐释,充填于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人们对善的践行,更是香满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世俗中端、德、礼、敬、仁、义、诚、信、忠、孝、恕、谢、温、良、恭、俭、行、让、与文化,是在方方面面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从根本上来看来说,这些无一不是善行善意。
从中国的语言文字的表形来看,“凶残暴虐、妖魔鬼怪”无一字不透着恶,“美芳洁安、松竹梅兰”无一字不透着善。一篇文章中,若恶义字眼充斥,晃一眼便索然无味;若是满篇善意字形,一看便激起阅读性趣。所以,中国人在发明文字的时候起,就已经从字义与象形上在内心分辨善恶了。
中国的实用文化,在建筑方面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善的人文理念。人不仅要人与人相善,还要与自然万物相善。
中国的艺术文化,从文学艺术的开篇《诗》三百,挞恶扬善、追寻美好是以为经。琴棋书画乐等艺术更是无一不是在内心引导人们向善从善。
在一幅幅留存千年百年的精美绝伦的壁画中,无不都在记录叙述善行善果,或是在惩恶挞恶。
中国的思想文化,开篇宗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尚书·尧典》中评价远古圣贤:尧“允公克让”,舜“克谐以孝”。诸子百家到后世历代贤哲,经史子集至后世文著,字里行间从不同角度无不以善引导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性虽本善,还要不断省修;几千年中国历史以来没有一本书、没有一个人扬恶弃善而留芳百世。这就是中华民族以善为本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本质。
中国的宗教文化,没有普世的一神宗教,而呈世俗化的泛神崇敬。道教为本土宗教,给世俗“升则上天为仙,亨乐不尽;下则入地狱为鬼,受尽折磨;再大恶,则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循善的文化。佛教为外来宗教,带来了“神佑、人世轮回、善恶因果报应”劝善的文化。中国人向善从善的本心,不仅要纳善,还要去学善,唐三藏不远万里西天取经,是为佳话;所以,佛教虽不是本土宗教,却因善在中国能够传承发扬光大。
由于中华文化长期引导教化人们向善从善,以礼、敬、仁、义、忠、孝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就容易上升为国家的政治思想,并长期处于国家政治的主导地位。这些思想单纯作为人的行为思想,引导人们和谐相处、维护亲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些思想很容易被政治利益、宗法利益、宗法制度绑架利用;尤其是礼义,本是人与非人的分界,当它被政治、宗法、宗制利用结合之后,就成了礼教,从而在社会行为中越来越把人引向极端,严重束缚、禁锢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摒弃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与时偕行的精髓,导致社会失去活力而停滞不前;又由于历来重人文的功利性(科举),轻科学精神。中国近代以来,其实不是西方文化如何强大,而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捆绑了起来,岂有不落后、不败的道理。
和,是中华文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基本思维与哲学态度,是一切物质形成的基础,也是一切事物的正常形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
和气: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相得而和”、“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强调人的个体生命内部之间以及与外部之间相协调则身体健康。我们的医学理论不仅是生理医学,也是中华哲学思想的反映;我们的养生也不仅是生理养生,更是哲学的养生观。
和善:人们常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内心和善平静,外貌必然慈宁,身心必然健康,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要相和相善。中华民族历来不崇尚武功,是因为本质和善,相信“和”最终可以解决一切。
和睦:强调人与人、尤其是亲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
和平:和为贵,和则平,和则天下太平,太平则盛世升,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没有一个正常人希望天下大乱,希望苟活于乱世。
和谐:谐为好,谐则久。以和、道、德、善谋谐,人与万事万物,地久天长,天长地久,是中华文明“和”思维的理想境界。
基础不够深厚牢固的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失去方向。
我们说一个人的本质将决定着他的走向。同样,中华文明文化的本质决定了群体的目标选择,即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选择。
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安康,古曰康宁。
安:安与危对。小安为个人群体,大安为天下,即社会、国家、世界、自然。
康:三义。一富裕快乐,二身心健康,三良性循环。
宁:二义。一安,二祥。
《尚书·洪范》“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是中国古人对个体生命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一个人不仅要好德富贵长寿,无病无灾身体健康,生存的环境还要宁静安祥、又能快乐发展,最后还要安享天命善终。这种人生的理想追求,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文明文化的发展,以后无论是儒家、墨家、道家等,或是道教,对人生命的理想追求还是这五福的范围。
直到现在中国人常说的祝福话语也是寿比南山、长命百岁,财源广进、四季发财,身体健康、一路平安,合家幸福,老人颐养天年;亲人之间最关心牵挂的也是安全平安、身体健康;这些长期广为人们接受的祝福语言和人们长期关注的核心理念,它是随着中华文明文化一路走来的,是人们在平常不经意的随意间流露出的内心的价值追求,是从物质和精神上向往安康的,对!就是安康,是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终极理想追求;是从喜、善、和一脉相承而来,相溯而辅,不索不施,共同努力创造,利他利己,世代所选,再无可择。任何内心的阴暗,都挡不住人类上万年进化对生的喜悦和阳光般的渴求。
在中国,对于生命个体历来非常重视安全平安,注重身体健康。对于个人而言,则讲求安身以立命,命即为人生价值的实现。生存无安,则性命不保,何以立命?人命关天,始终把生命权、生存权作为优先考虑。
对于个人、群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无论乡野村寨,还是集镇城市,则历来讲求安居乐业;安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不仅是安,还要乐业以康。所以,在中国人的生活圈里,大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营造喜、善、和的生活氛围,总是希望世代在安康的环境里生存延续下去。
对于国家社会层面,则讲安定安稳,国泰民安。
安首先是由国家社会管理层面来决定,而康必须要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以前,由于历史的局限,物质生产本身就非常脆弱,而统治阶层首先是占有与享乐,安与康往往是错位的,从而导致社会动荡不稳,改朝换代。
自由民主是一种外敛的个人精神价值诉求,是向外体现和索取,所以易于宣扬。它是一种亢奋剂,但却是脆弱的;没有物质作为基础,与“仁义道德”一样,最终容易被绑架利用。
而中华文明对于安康的追求是个人、群体、社会、国家集合总体的终极追求,是一种内敛的以物质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追求,必须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它内化于心,内化于文明基因,内化于行动;所以,中国人向来注重实干而从不宣扬。在那种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极度匮乏、人们挣扎于温饱死亡的时代,谁会常常把安康挂于嘴上?它只能是内心的向往,和寄著于书简中的字里行间。
当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物质生产较为丰富,实现安康的物质基础较为巩固,人民可以明确地、自信地、响亮地提出“安康”就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追求,它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内涵。个人安康、社会安康、国家安康、世界安康,形成强大的历史洪流,推动世界的前进。
在这个人智突变、人类历史面临重大转型的大变局中,我们只有坚守喜、善、和的文明文化本质,依此吸纳一切先进文化,继续追寻安康的超然实现,扬起人类“安康”美好的最高共同价值,才能引导世人们走出智移朦胧、慧幻恍惚的历史危局中,为人类世界开创光明的发展前景,是悠久的中华文明提供给世界的智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毫不动摇的理想追求。
成于二○一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QQ:2148531741
(编辑:东乡哥哥)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