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用汗水书写新时代的华 章耕调项目测试人小记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陈丽荣    阅读次数:6170    发布时间:2018-06-05

无论是寒风凌冽的冬日清晨,还是春风和煦的傍晚,人们经过乌当区地矿新庄旁边巍然屹立的贵州省地矿中心实验室测试大楼,都会发现从一楼到七楼,灯火通明,响声阵阵,一大群穿着白大褂、带着轻薄塑胶手套、围着防毒口罩的人儿在崭新明亮的车间里来回穿梭,通宵达旦的忙碌着。曾几何时,误闯大楼的人还不明就里以为是医院的某检测区域,其实不然,这里是号称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兵地质工作的“眼睛”---地质样品加工与测试基地---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为了迎接全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全国土壤状况污染详查这两大浩大的工程,全室上下正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与效率作战,5+2,白+黑对于测试的人儿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一大批众多可爱的耕调测试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正忘我的投入到这忙碌而又充实的耕调项目中,用汗水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 。

“新官上任三把火”

周万峰是2018年1月份新上任的实验室领导班子成员,室副主任,分管实验测试中心、黄金珠宝检测中心、煤质检测中心、岩矿鉴定中心、负责实验检测业务、生产管理、财务工作。自全省耕地质量项目于2017年11月启动以来,实验室急需一名雷厉风行、经验丰富、富有谋略的领导人坐镇测试中心,以确保全省耕地质量调查这一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如期完成。经室党政领导权衡,结合职工意见,最终推举出周主任担此大任。带着全室人员的期望,工作出类拔萃、情商智商高超的周主任从行政办公室移岗至测试中心主任办公室。

新官上任三把火。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周主任总是第一个到达单位的人。他驾车从北京路急匆匆赶到实验室,直奔办公室,积极筹划成立耕调项目领导小组,细化测试工作安排。他及时召开项目攻坚动员会,用激情洋溢的发言阐述耕调项目的重要性,激励大家积极投入到耕调项目,更鼓励部分精力充沛、有过测试经历的行政人员参与到耕调项目当中,构建了“全员参与、整体联动”格局;他优化检测资源配置,冬日,职工反映因为温度过低,测试仪器数据不稳定,严重影响测试工作的推进,周主任竭力争取购进新设备仪器、安装空调确保温度稳定,测试工作顺利进行;他完善工作制度,一改测试中心一直以来的弹性工作制度,实施职工三班倒、职工上下班打卡,实时统计上报工作量,从时间和效率上双管齐下;他努力寻求合作点,积极主动与各高校联系交流,一拨接一拨的实习生轮战实验室,加入到实验室耕调项目当中;他完善生产经营激励竞争机制,加大了向一线耕调项目人员薪酬倾斜力度,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干好项目的积极性,切实保障一线生产人员的工作待遇;他细致核算用工成本,尽力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支出,节省项目经费,为实现单位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他积极培养地质实验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在岩石矿物测试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项目管理等重点领域,努力培养团队的生产、科研能力或项目实施能力,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分析会,对检测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研讨分析,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指导后续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以周主任为首的耕调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通过召开项目攻坚动员会、改变生产组织模式、每天LED屏幕滚动播出样品分析件(数)、对耕调和土壤污染详查项目测试项目实时监控等有力措施,确保了耕调和土壤污染详查项目有序推进。

“运筹帷幄当中,决胜千里之外。”“周主任是个有魄力的主儿。”职工如是说。

“不回家的人”

宋贵兰是实验室碎样间的一名老职工,50多岁,身材娇小,眼神坚毅,打从进实验室报到起,宋贵兰进碎样间已是第32个年头。宋贵兰所在的部门是样品加工车间,作为测试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宋贵兰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宋贵兰一向做事麻利又细致,是碎样间领导的左膀右臂,就是党政领导,也赞赏有加。

耕调项目动员令发出的第一天,宋贵兰就作为中坚力量承担起了样品的加工工作。为了节省时间,宋贵兰很少乘坐单位的交通车。每当天第一抹亮色升起的时候,宋贵兰在急促的闹铃声中惊醒,匆匆洗漱完毕,赶着六点左右的第一班公交车到达测试大楼。她取出桌子里面部门领导准备好的编样单,将台上的样品理清楚,按号列好,便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她麻利的将昨日破碎机前集聚的灰尘清扫倒掉,取下层层叠叠的接样塑料盆放到碎样机接口,摁下破碎机和抽风机的开关,宁静的车间顿时风声如雷,一包包的岩矿样品倒入轰隆隆的破碎机,瞬间淹没,短短10秒,分崩离析的样品从出口漏入早已放好的接样容器。她迅速的将粗碎的样品导入启动的中碎机当中,半拳头大的样品经过挤压裂解,成为颗粒状滚落。宋贵兰将中碎样圆锥法堆样三次,用平滑而小巧的铁板从锥尖按下铺平,分割为扇形,对半取样,将取好的样品装入从烘箱中洗净烘干的铁磨子当中,将铁磨子放进碎样机卡好,按下碎样机按钮,待刺耳的碎样声音随着秒钟的时针划过,就是样品出模子的时刻。岩石矿样就是这样从块状到粉末状,完成它作为石块的命运。

岩石样品一般都要经过三至四道工序,粗碎、中碎、细碎、研磨,宋贵兰总是会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碎样工序。她细细的将样品分类,按序排号,对着编样单有条不紊的开始样品加工工作。待样品以粉末状样品出炉时,就麻利的倒出,堆匀,取样,用小铲子倒入小纸袋,写上编号,待装样的盘子整齐有序的装满排好,由同事将其送到五楼测试车间。工作程序不复杂,但高强度的站立、轰隆隆的噪音、扬起的细小粉尘是这个岗位的硬伤,长期的大分贝噪音损伤了她的听力、腾起的细小灰尘透过口罩,填满了口腔和鼻孔,染黄了头顶。从凌晨五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除了在食堂就餐、厕所方便的极短时间,宋贵兰其余所有时间就是站立在碎样机旁。

耕淍项目启动后的几个月时间,宋贵兰白天在车间干活,晚上在休息室小睡,将家搬到了单位,舍弃了所有的娱乐时间和亲朋好友团聚的时间。“能为单位贡献力量,是我的荣幸,无论如何不能因为我的工作耽误项目进度。”宋贵兰坚定的说。

“初出茅庐的修理工”

戴域是分析三组小组长的助理,去年新进的大学生,高高瘦瘦的个儿,灵动的大眼睛上架着厚厚的宽边眼镜,看着斯斯文文的。对于久违女子少、男同胞众多的煤检中心,戴域是一枝独秀。

戴域是科室负责人的得力干将,部门样品测试工作的统筹规划工作基本就交给了这位工作一年多的小女生。看似柔弱的外表,却有一颗不甘示弱的心。每当大批量的样品从碎样间送来时,便是戴域大展身手的时候。从接样、分解任务、调试设备、记录数据,无一不是行家里手。沉甸甸的样品、几百斤重的设备,上班不久的戴域已经司空见惯,搬运样品及设备,连壮实的年轻小伙子们都望而生畏,但激情似火的戴域未曾迟疑,跑上跑下,忙里忙外,娇小的身躯里面,总是蕴藏着无穷的能量,搬、抬、装、调、算...一样不落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戴域初出茅庐,却成了部门实力显赫的修理工。跟着组长不久,戴域已经学会了师傅全套测试本领,修理设备的本领也已得心应手。每当机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同在一组的同事都束手无策,只有她淡定从容,关电源、调按钮、设参数、换溶液...一切有条不紊。常常,为了检修设备,她几乎忘记了吃饭时间和下班时间。面对英文满屏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同事们一头雾水。但勤奋的戴域却利用下班时间,搜索不懂的说明书词汇,认真标注,理解,不懂的地方向厂家设备方修理人员请教询问。对测试机器出现的故障仔细查看,仔细查根溯源,对照说明书逐步操作,深入研究,上班最早的是她,下班最晚的也是她。付出总有回报,测试本领和修理本领齐飞的她成为了同事口中交相称赞的对象。

“我只是在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好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去探索。”忙着调试设备测样的戴域如是说。

“特殊的母婴室”

每日的午饭时间,是许莉莉最匆忙的时刻。身为新晋母亲的一员,许莉莉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中刚满五月,嗷嗷待哺的年幼女儿。产假期本是五个月,陪伴孩子的时间总是很短暂,但部门领导的一声召唤,许莉莉毫不犹豫的选择放弃假期,回到岗位,投入到风风火火的耕调项目测试任务当中。

从年龄来说,许莉莉虽是测试中心的一名小年轻,但已然是单位的测试老手,许莉莉理所当然进入耕调项目测试突击小组,一面是铺天盖地的测试样品量,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时间根本不够用。如何兼顾年幼的女儿和繁重的测试工作任务呢?许莉莉苦苦思索这个难题,孩子吃惯了母奶,对配方奶粉有着天然的抵触情绪,家离单位几公里开外,许莉莉本想断掉孩子的母乳,腾出时间安心测样,但每次见到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对母亲乳汁的强烈祈望,许莉莉终究投降了。“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一向养尊处优的许莉莉学会了骑自行车,为了节省时间,短短五分钟,狼吞虎咽结束中餐。聪明的她甚至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让年迈的婆婆背着孩子从105宿舍走到贵阳医学院附属乌当医院大厅,自己则匆匆吃完午饭赶到医院大厅与孩子汇合,医院大厅虽然空气质量不好,也略显嘈杂,但硕大的空间、温暖的环境确实很好的哺乳场所。许莉莉克服了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孩子哺乳的羞怯,待孩子吃饱,安然入睡,许莉莉轻吻孩子的脸颊,不舍的告别。相聚的时间总是异常短暂,母女间的柔情弥足珍贵。

耕调项目启动以来的数月,正是医院大厅这一特殊的母婴室,伴随许莉莉和孩子抵御了漫长冬日的严寒,“为了孩子,我多走一点,为了耕调项目,我多累一点,只要单位耕调项目顺利完成,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许莉莉如是说。

“清洁环境我坚守”

李联贵是安保科管理清洁的老职工,自接任单位清洁以来,他一直勤勤恳恳,毫无怨言。测试大楼一楼至七楼的大厅、后院、走廊、卫生间,碎样大楼的四层楼层,还有行政大楼办公区域...所有区域的卫生清洁任务都压在他一个人头上。

曾几何时,也曾因为大意,被浓酸灼伤手掌;曾几何时,也曾因为疏忽,被灰尘入侵眼睛。但李联贵克服了这些困难,硬把繁重的清洁任务扛了下来。

去年,单位整体改造,装修材料、油漆、设备包装袋、试剂瓶...用量大、污染严重。自耕调项目启动以后,单位的垃圾量更是与日剧增。一向对卫生有着严苛要求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确保每日清晨职工们享受到舒适的工作环境,李联贵总是天不亮就起床,6点准时赶到测试大楼,换好工作装,戴上胶手套,拿起扫把铲子,自下而上逐层清扫,开始一天的忙碌劳动。

大楼的卫生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清洁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垃圾,将各层装的满满当当的垃圾桶挪动至楼道口,顺着楼梯往下搬,直至倒入测试大楼外侧指定的垃圾箱内。打扫脏乱的地板是工作的重头戏,如何使人来人往,灰尘满地的地板变得光滑明亮,李联贵总是不断摸索、到处取经。他不断摸索清洁剂的配方、浓度、存放时间...不断掌握扫、拖、铲、回头看...的诀窍。有人取经“李氏风格”的清洁工作法门,他总是娓娓道来,倾囊相授。除了掌握清洁工作的窍门,艰辛的劳动必不可少。上班之中,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倒垃圾、刷厕所、拖地板...一切有条不紊,井然有序。T恤湿了干、干了湿,灰尘加臭汗,成了家常便饭。长时间的透支身体,使他身患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莅临实验室视察耕调项目进展的各级领导看到明晃晃的地板,一尘不染的围栏、照的出人影的墙面...,都竖起大拇指,赞赏有加。

“卫生环境关系着单位的形象,时刻保持大楼的环境清洁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李联贵如是说。

勇担重任,毫无怨言,实验室全室上下心血的付出和汗水的挥洒,保障了实验室承担的毕节、遵义两个地区9.8万件样品分析任务于5月底如期完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实验室的每一位职工定将继续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为新时代书写更宏伟的篇章。



【编辑:东乡哥哥】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1785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