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身体原因,从初中时起到现在的30年间,一直在陆陆续续进行早锻炼。读书阶段,跑一下步还不觉得什么,反正跑步的学生不说多至少有。到了乡镇工作后就不一样了,跑步时难免遇到熟人,他们往往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虽然没说什么,但眼神中明显写着不理解,明显把我看成了异类,清早八晨的不好好睡觉,跑什么跑啊,一脸的不能理解和接受。为了躲开类似的目光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解释,于是尽量起得早一点,尽量动静小一点,尽量到僻静之处进行,总之觉得搞一下早锻炼都要偷偷摸摸,好像是什么不光彩的事。但居然也断断续续、偷偷摸摸的进行了十多年。
庆幸的是,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昨天看似荒唐、荒诞的事,由于做的人、走的人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被人们所接受了,包括思想、观念。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且,当这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堂的时候,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流行时尚的时候,心里边才多了些舒坦和释然。
时光飞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不知何时,偏僻的乡镇上也流行起了广场舞,实际上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广场舞,就是三五个、十几个妇女,三十几岁至六七十岁不等,在自家门口或择一开阔之地,摆上一或大或小的音箱,就可自得其乐、忘乎所以的跟着音乐跳上半天了,并且慢慢蔓延开来,成为晚饭后乡镇街道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是习惯性地问一声今天你跳了没有。由于国家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连村寨里都具备了起码的娱乐和健身设施,于是在很多的村寨都刮起了健身锻炼风,风生水起,有模有样,恐怕再也没有人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跑步或跳舞了吧。
由于职业的原因,没有过多的时间用于锻炼,而又必须适当活动活动筋骨,于是便选择步行上下班,距离上、时间上都较为适中,工作锻炼两不误,还自得其乐。吃了晚饭后,再热情的吆三喝四,邀上几位同事去野外闲逛散步,边走边谈,谈家庭,谈事业,谈逸闻趣事,既锻炼,又放松,还联络感情,一方几便,何乐而不为呢!加上乡镇生存和活动空间较小,基本上都是熟人,在途中遇上熟人,挥挥手,打打招呼,露出会心的笑容,那感觉是世间最美好和微妙的,是繁杂生活、脚步匆匆中难得的心灵慰藉。于是挤时间一早一晚散步便成了繁忙工作中新常态,也为加入这个行列的人越来越多而欣慰,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而高兴。可以这样说,跳舞和散步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是观念变化的缩影。
来县城工作一年来,由于工作强度和压力更大,锻炼的时间更少,只得更加充分的利用好一早一晚的散步时光了,甚至达到如痴如醉、变本加厉的程度。也许是交往空间变窄,也许是生活方式变宽,不约而同和我一样散步溜达的人数和规模超出了我的想象,像赶集一样,络绎不绝。有不紧不慢缓步走的,有慢步小跑的,也有快步紧跑的;有的携着家人,有的牵着宠物,有的独行;有的谈笑风生,有的接打电话,有的陶醉音乐中,千姿百态,一年四季皆如此。毕竟只是小小的县城,认识的人不在少数,加上一来二去的次数多了,面孔也混熟了。“道相同,才相谋”嘛!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也算是在“一条道上混的人”,心有灵犀是应该的。于是老远就打上招呼了,照例是挥挥手,点点头,简单的一句“早啊!”或“散步啊!”,再加上开心会意一笑,多么温馨,多么默契,还有沿途一年四季不断变化的优美景色,那可是人生难得几回有的场景啊!
一路散步,一路熟人。人生在散步中前进,熟人在散步中增加。散步是人生的一种姿势和态度,人生就是散步,散步就是人生。散步,跳舞,健身,折射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
【编辑:东乡哥哥】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