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已经逝去16年了!
真个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光阴太他妈贱了!把我无限大的内存脑袋里有关奶奶的记忆消磨得所剩无几,我都快记不住我奶奶的模样!只有些零星碎片,碎片像一张刮花的光盘刻录下奶奶讲的故事,卡卡的在我脑瓜里摸爬滚打。
我奶奶是个热心的老太婆!心善!这是别人口中算是比较中肯的评价!
在我小时候,奶奶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牛赶上山坡,让其漫山遍野的啃草。待到傍晚,太阳像个新媳妇羞涩的躲到山后面的时候,奶奶再上山坡去漫山遍野的寻寻觅觅!便于找到牛,聪慧的同村人在牛颈上戴个铛铃。我们管这样的放牛方式叫——放敞。
那时候,我们那村儿七八户人家。每家一到三头牛,公的母的,大的小的,丑的美的,温文尔雅的母牛,桀骜不驯的水牯!走在路上,像一支出征的队伍!铛铃发出嘹亮的歌声!吹响了一天漫山遍野的集结号!我们管赶牛上山叫带队!只要是奶奶带队,全村的牛就只需奶奶一人足矣!待别人带队时,他们就觉得亏,其实叫自私,不愿意把别家的牛顺便也赶上山去,便用一些叶子啥的把铃铛堵住,不吹集结号。
我也随着奶奶的上山下山,开启了放牛生涯!我是个放牛娃,我奶奶是我这个放牛娃的指路人。奶奶常常给我讲放牛的道理,和做人差不多的道理。奶奶常说,要多做善事,别做恶事,善事虽小也要做,恶事虽小做不得。我哪里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子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想来,我奶奶这句话比孔子说的还实在些。奶奶说,放牛带队,顺手的事儿,自己也没亏着。以后你带队,你也得全部赶上山,奶奶的意思是叫我吹响集结号!“你做了好事儿老天自会看见,做了坏事儿老天爷也看的着”,“干旱的时候,老天爷只会在做善事仔家的田里下雨,不会在做恶事仔家田里下雨”。我那时候,不懂老天爷为什么这么小气,下雨就下雨吧,还这么多讲究!寻思着有时候下雨,确是如此,下到跟前就不下了。自己没被淋着,别人被淋成了落汤鸡。
后来轮到我独自带队,我也像奶奶一样,吹集结号!赶着全村几十头大大小小的牛,骑在牛背上,怼怼怼的吆喝着上山!真他妈的神气!我长这么大,就数带队时候老子天下第一大!这天下都是老子的!
不过也有哭笑不得的时候,太阳像个小媳妇,好像被人调戏了羞红脸回家时,就是我上山漫山遍野寻寻觅觅的时候!几十头牛就不像来时那么听话,东边两头正在嬉戏打闹,西边一对儿正在谈情说爱,南边一家子其乐也融融,北边两头骚水牯正在魔枪!全都他妈不是省油的灯!还有的像在和你躲猫猫,硬是看不到有牛的影子!后来老子就学聪明了,上山的时候,我就用牛绳把牛固定在树丫丫上,跑都跑不脱!这可是个好办法!可没那么多绳子啊!寻思着,把母牛拴住,一家子就围着她转撒,水牯也围着转不是?跑也跑不了多远撒!谁曾想,牛跟人一样,没得新的异性出现还好,还老实巴交的啃草!要是出现一头新鲜异性,那些骚水牯不但磨枪,还仰起个尾巴使劲用蹄子刨地!伴着急促的呼吸呜哇呜哇的就往母牛的方向犇!也不管这母牛长得如何,也不管母牛身上有没有泥巴,只要是异性,他妈的都兴趣浓厚!别说一根牛绳,就是十根百根都拴不住他的心!大概是要对得起骚水牯这个名声吧!
话再说回来,有次我看到悬崖边边的草长得真是好!绿成了海洋也不为过!我就自作聪明的把牛拴在了悬崖边边的树丫丫上,谁曾想,笨得像坨石头的牛东拉西扯的竟然把自己腿缠上了!走不脱了,它哈起一坨,竟然要躺下,这一趟,这坨石头一样的憨牛像山崩一样往悬崖滚了下去,悬崖勒牛绳,绳断,牛卒!从悬崖底传来噹的一声,牛咽了气!从谷底冒出的山间雾气,像牛的最后一口气,直上云霄!
还有一年夏天的傍晚,我赶着牛回家,经过邻居家茅斯口,茅斯口边上有一挑子兑了尿素的粪水,被我家牛抢先喝了个底儿朝天,回到牛圈里就被涨得不行了!像猪八戒喝了女儿国的水一样,涨得像要爆炸一般!猪八戒幸运的是有孙悟空,我家牛就没遇到它的孙悟空,挨了两天,仔也没生成,便倒下了,一命归了西天!
这两件和牛有关的事情,我都差点着恶鸡婆打了,恶鸡婆是我奶奶给我老汉取的外号,我老汉人狠话不多!我一但讨嫌惹事,就难免要受一顿收拾!家里门轴上那根棒棒就是专门为我准备的!我奶奶知道我怕那根棒棒,其实我不是怕那根棒棒,我是怕我那个雷神一样的老汉,也就是恶鸡婆。只要我调皮,我奶奶就指着棒棒拿恶鸡婆的名号吓我。很多时候要不是奶奶护着,我就真的少不了一顿棍棒。有时候恶鸡婆气不过,我奶奶也保护不了我,我奶奶就说些气话,自顾自的生气!“mlmp,要拿来打死球,打死算球。”这两次也不例外,要不是我奶奶,我也怕是死多活少。我被打以后,奶奶自顾自的生气,也生恶鸡婆的气;爷爷保持中立,两不得罪;妈妈不敢多说一句话;弟弟妹妹被吓得鬼哭狼嚎;我抽噎得脑壳一拉一扯的!一家人都处在伤心中,一家的生计是没指望了!我却不晓得这其中的难过竟然是因为我的疏忽导致!幸灾乐祸的我终于不用放牛啦!喔哈哈!
奶奶啊,你是全天下最宝气我的人,你保护我长大,我却只能在回忆中想你到天明!奶奶,孙儿是真的想你了!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