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线建设时期落户新添寨的一座老厂子。可以说,它承担了新添寨地区最早的繁华和热闹。环溪河从厂子里蜿蜒而过,厂内大树参天,荫翳蔽日。
多年前,由高圆圆主演的电影《青红》,曾在这厂子里面取过景。
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为新光厂量身而拍的。剧情的背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才刚拉开序幕时躁动的年代。三线建设时期轰轰烈烈迁来大西南的那些厂子,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冲激,它们已光鲜不再,反倒日益没落起来。这时,当初随着厂子南下的那些大城市的工人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归宿。青红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他千方百计想要回到故乡——大上海。
(新光厂厂房)
然而,女儿青红就是在大西南的厂子里面长大的,大西南才是她的故乡,上海对她而言,是陌生的、繁华的都市。更重要的是,青春期懵懂的青红,爱上了厂子所在地一个农家的青涩而朴实的小伙子。戏剧冲突由此展开,令人柔肠百转。
这样的剧情,来新光厂取景,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厂子里面斑驳陆离的厂房,低矮萧条的职工筒子楼,国营老厂子里面特有的那种高大整齐的行道树,等等,无不保留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气息。
我想,《青红》这部电影,一定触动了新光厂的职工们内心深处最为柔弱的那分情感。也是在看完《青红》之后,高圆圆作为女神的形象才在我的心中确立起来。
我曾想,如果说明洪武时期调北征南,和移民就宽乡的民族大迁徙的记忆,至今仍残留在大西南军屯人家后裔们的族谱上的话,那么百年后,共和国的工人阶级们为建设三线的那次悲壮而豪迈的大迁徙,也一定会在他们后裔族孙们的族谱上,占据浓墨重彩的一页。或许在几百年以后,在族源的追溯上,他们早已记不清各自的祖籍之地,但他们的祖上为支援三线建设的那次迁徙,一定是他们所能追溯到的一座高大的、巍峨的里程碑。而那时,为支援三线而来的这一代工人师傅们一定会被加上一个尊号——入黔始祖。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