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高姥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黔西 张涛    阅读次数:6542    发布时间:2019-08-08

堂兄家的那座土墙房,虽时过境迁,但半残的身躯还挺立在风雨之中。搭在上面破烂的油纸布,在风中哗啦啦地摇曳着,任风撕扯。屋檐的稻草里成了麻雀的栖身之地,任其飞出飞进。周遭的杂草疯长了许多,几乎淹没了墙角……

过去,在这座房里,延续了几代人的烟火。在这座房里,也曾住着一位吃长素的传奇人物。据说,她从未嫁过,一生坚守诵念那本佛经。隐居在地名称为万家沟的山垭里。我母亲常称谓她为高姥祖。我伯婶去世后,我大伯弃荤吃素,投入了她的修行佛门静地。师徒二人一拍即合。人老了,念经文时,为了有个相互照应。于是大伯把她接来到这座草房里,安置香火、佛堂。吃荤的人是不允许进入佛堂的,二人就这样长此以往,传承了佛教的信仰。

每天微曦初露,佛堂内惯例的响起有节律的钟声,时断时续的飘进耳际。一会儿嘎的一声,木门开了,高姥戴着一副老花眼镜走了出来。她把供果与斋饭小心翼翼地放在墙角的小板凳上。手秉香烛,站立在门前,虔诚地作了三个揖,烧着黄纸钱,嘴里默默念着。一会儿便转身走进佛堂,跪念她的佛经去了。那声音轻柔凄凉,与香的烟雾夹在一起,飘荡在村子上空。

吃长素的她有着佛主般厚道,也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那年夏天,父亲卧病在床,家中的兄弟姊妹居多,家中的光景一年不如一年。高姥看见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她甚是怜悯。把斋饭全部盛入锅里,还有那菜油炸得脆香的花生米,叫母亲抬回来给我们吃。她说供佛的斋饭吃了,佛主会保佑你们全家老小平安的。

还记得,民间传说中的二月初九是观音菩萨生日,烧香来许愿的人们络绎不绝,大伯他们总要煮上大碗大碗的面条招待客人。坐在家门口的我,饿得饥肠辘辘,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人们大口大口地吃着面条,自己的口水流到嘴角,不时又咽了下去。肚子里的馋虫七上八下地翻滚着。心想,倘若有一天,我们家能吃上面条,那该多好!我将好好地美餐一顿。正当我沉思之时,高姥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到我身旁。亲切地说:“吃吧!孩子,还剩下一碗。”此时,我眼泪婆娑,感激的泪水开始发酵了起来,流淌在那碗香喷喷的面条上面……

高姥骨水里不但对人仁慈,而且对外物从不杀生害命。

有一回,村里的一群放牛娃在山沟里捉回一些小鱼,正当他们兴奋不已,快要把小鱼剖腹下锅当午餐时。高姥正好路过他们家门口,看见后摇了摇头,上前阻拦道:“孩子们使不得,它们都是生命。”光着脚丫的这群顽皮孩子哪里听得进心。一个个嬉皮笑脸的扮个鬼脸,引得过路之客哈哈大笑起来!这时,高姥的心仿佛凉了半截,无奈地从衣兜里摸出十几元钱递给那几个孩子,赎回那些小鱼的性命。并请我帮她把小鱼放回河里。看见那些小鱼摇头摆尾的样子,好像找回自己归宿似的,兴奋极了,也好像感激救助它们生命的的那位老人,摆脱“刽子手”的血腥奢杀。放生回来,高姥向我讲解很多修行做人的道理。她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幼年懵懂的我,对这些古语简直一窍不通,后来她又向我耐心的诠释:一个人不要认为坏事小而去做,更不要认为好事小而不去做。后来我明白了这个道理,高姥的一言一行,处处彰显了佛家人的博大胸怀和高瞻远骛的目光!

每当夜幕将临时,我和二姐都要去那座土墙房内聆听高姥唱《孟姜女哭倒长城》、《董永与七仙女》的民间小调。那声音天籁之音,凄凉中裹着颤抖。她边唱边向我们诠释每句的含义,以及讲解传说中每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此刻,我们深受感动,并与之一起哼唱了起来!

时光老人不停的向前迈进。日子久了,大伯和高姥师徒之间难免也会发生嘴角摩擦,甚至闹得天翻地覆。经过一阵嘴角争斗,高姥后来含泪悄然离开了这座土墙稻草房,回到她原来的住所去了。从此,这里再也没有人来烧过香、许过愿。竟少了些热闹与喧嚣,变得那么孤寂起来。

如今,这座土墙稻草房屋,一路走来,由兴到衰,是文明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悲哀。它那支离破碎的残害骨架骤然间还在风雨中响起!

不知什么时候,听邻里传来一个恶讯。高姥早已去世了。这时,我的心如刀绞般疼痛,多么善良的一位老人,一身积德行善,为什么早已离世?那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情愫,在我脑际里打着一个个的小问号。

模糊的泪水中,仿佛她那佝偻的身躯伴随着蹒跚的步履,在我眼前越来越高大起来!随即化作一束温暖的阳光,播撒在黔北大山的这片沃土上……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0700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