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夏,我有幸参加了贵州散文学会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西部论坛,会议地址在江口县,由贵州省散文学会秘书长黄彩梅老师主持与接待参会人员。黄老师很有才华,对会议的主持与接待、参观采风都安排得有程有序。故会议开得十分成功。
大会的列程会后,下午去参观土家族、苗族、侗族的风情。侗族的月上寨沙对歌、篝火。土家族村落依山而建,溪流相环,筒子屋造纸纺,古树相环,古井林立,大峡谷,仙人桥美不胜收。苗族的风土人情、歌舞、博物馆,溪流、峡谷都在我记忆中深深刻下。
会议的议程是第二天上午去游梵静山,但下午两点必须赶回住宿地。这天天公不作美,绵绵细雨,将梵净山坡遮着,只见云雾环绕,时而奇峰明灭,时而又被雨雾相环,飘飘渺渺,更显得神奇。
我们一行人乘车来到梵净山景区,因雨大将伞换成雨衣,又换景区的专车直奔上山的索道,途中始终陪在我身边的是本地人,又是我本家兄弟周远鹤。真有缘份。我来自四川的峨眉山,与贵州江口的同宗兄弟相认,不也是千里缘份一线牵么!周远鹤兄弟很有才华,现任江口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他又多次参加策划景点的工作,故对梵净山的风物与趣味掌故了如指掌。游山的沿途多亏远鹤兄的介绍,更增添了我对梵净山的了解与游山的情趣。
登上索道,吊道在梵净山的半空穿行,眼前近来的是无边的林木。据考证,其地层距今14亿年,有森林树种405种,陆栖脊椎动物300种,两栖动物34种,鸟类169种,还有名贵的珙桐、地球的独生子黔金丝猴、大鲵、白头长尾雉、红腹锦鸡、鸳鸯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下望河流如线绕山相环,对山的瀑布飞流悬挂中天,又见满天花雨。
远鹤兄告诉我们梵净山集峨眉之秀,华山之险,剑门关之雄为一体,她海拔2300多米,远眺梵睁山如平川中突兀出的参天石柱,孤峰林立,山势险峻,好如依天长剑直指苍穹。
其山势险挺奇绝,有如双凤舞天宇,又象 玉龙仰天长啸,直向云天,叫人叹为观止。
吊车在云雾中向上飞去,只见满眼的林木在眼前飞驰,前山溪流纵横,山前飞瀑携流泉,锦鸡林间飞,子规山外啼,将梵净山演变得更加神奇。
远鹤兄告诉我们近代诗人王心鉴诗中描写梵净山,近山褪俗念,惟有竹声喧。栖心皈净土,拨云步梵天,禅雾入幽谷,佛光上苍岩。海内循道者,多来续心缘。
诗中将梵净山的风物、内涵、禅理表露出来,给人深深的沉思。为此我又想起我家乡美如画卷的峨眉山。
远鹤兄说梵净二字即佛家的超凡脱俗。他又告诉我们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明代万历皇帝的召令石碑,上面记载:“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导播。”故梵净山是名岳之宗与武陵山脉的绿色明珠。
我们下了索道,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毕直的登天石级,石级几乎成九十度,上山攀登的人要借助铁索慢慢向云中登攀。这时雨更大了,路更滑更险,只见攀山者几乎都穿着红色的雨衣,象山道游动的红云。
远鹤兄说:“这奇险的石级到金顶脚下还有八千余级,石道直冲云宵。”
我们沿途看到千姿百态的山崖,山中溪流纵横,山腰飞瀑惊流泉。山中子规声声,布谷鸟啼,真美不胜收。
上山有点累,但抓紧时间拍照,又远眺缥缈的云涛,隐约的峰峦,真是雄奇险峻,多彩多姿。这一切都在美丽中交融,大家在凳上休息,我听山中的雨声,看到梵净山的奇景马上拿出纸来,写成一首散文诗。
神山从梦幻中飘来,彩霞如山腰飘飞的玉带,
云天是漫游在佛国中的云锦,禅音丢失在古寺之外。
山是那样奇展示了造化的画卷,水是那样清亮,洗净了仙女丢的彩带。云雾中隐现蓬莱仙岛,天街上,可见玉女的徘徊。杜鹃花在云天大笑。万卷书从甜梦中醒来。黑湾河落在九天的银河,张果老带八仙畅游天街。承恩寺在云中打坐,金顶的佛光私恋着云海。蘑菇石点赞着金刀峡,太子石在与玉女谈爱。一步一步登天梯将梦幻携入云层。一丝一缕将情恋在梵净山彩排,望天街梦幻中又听古寺晨钟暮鼓,听佛音看花雨方悟佛法西来。梵净山的奇景在梦中交融,梵净山的雄奇流淌着世间的情爱。
诗刚写完,因时间紧,又得动身上山。途中远鹤兄怕我太累,又与我讲梵净山的民间传说与趣闻。
他说梵净山特别神奇。原来的金顶只有一个山峰,金顶朝暮都现红岩,将梵山峰都染成红色,十分神秘。据说当年释迦与弥勒云游到此,看到这洞天福地,都想在此修炼,但只有一山,很不好办,这事被玉帝知道了,就用金刀将山一分为二,并有一天桥相连,于是一峰为释迦殿,另一峰为鸡汤勒殿。
听着故事,疲劳减轻了许多,不一会我们来到杜鹃花的山坡前,举目一望,满山遍野都盛开杜鹃花,还有高大的杜鹃花树,上面是一簇簇一丛丛紫色杜鹃花。
随行的文友都迫不及待地拍照,花在雨中更显得有诗意,更有雨中子规啼,将山林显得更为神秘,这时我听文友在吟道:
春红始谢又秋戏,息国灭来入梵宫。
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我细听方知是咏工诗人吴融的诗。诗中咏杜鹃也太感伤了。不过那蜀冤啼不尽,正是叙说蜀王望帝死而化子规鸟,现子规声声,更显感伤。
因时间很紧,我们又朝金顶攀去。来到金顶下,气候变幻莫测,时而大雨如注,时而天晴。山风炊来,雨衣就吹成了帐蓬,又加上路滑山险,一不小心跌下万丈深渊,归程时间又紧,我们打消了上金顶的念头。
站在金顶下,极目远眺金顶,金顶垂直高还有百米,上望云遮雾绕,时而被云海吞没,时而又展现出她的芳容。
远兄告诉我们:如遇到好的天气,还可以看到佛光与云海,那佛光将人的影像射入空中,如梦如幻,又可看到千峰万壑在云海中翻腾。
我又仰望金顶,隐约展现两峰中的庙宇,那就是释迦与弥勒殿。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那两峰间的庙宇不就是数里入云峰么?
为此又想起唐代诗人郑谷游华山的感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又是对梵净山金项的写照。
我又想起我游四川青峨山中有一诗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现搬到此描绘梵净山不更合适么。
我一边想,一边领略金顶下的风光,真是佛国天地。那金顶下的石林,真是大自然的鬼爷神功。那广成子丢失的翻天印,活灵活现的展示在眼前。那石册的书万卷,不是当年唐僧师徒留下的经卷么,那太子石不知在沉思什么,那蘑菇石好逼真啊。红云金顶,云海林涛,金刀峡都用神奇的手在点赞神秘的梵净山。
远鹤兄告诉我们:梵净山在远古是一片江洋山中只有一根石柱突出水面,这石柱在风浪中摇撼,当时八仙过东海,铁拐李云游到此,看到石柱红云环绕,宝光四射,知是修炼的福地,就停下云头在此修炼,七仙过了东海,不见铁拐李的到来,又寻到此处,都惊叹此为修仙之处。八仙用法,褪了海水,现出了如今的梵净山,八仙在此修炼。后来又被玉帝断与释迦与弥勒修炼,梵净山又成为了佛国的天堂。
下山途中远鹤兄又与我们说道:梵净山不愧是大自然的杰作,不仅风光旖旎,而又多彩多净,集天下的险峻与雄奇,又揽世界秀美与清幽。就说金顶上的庙宇,登山路那样艰险,而当地人民用聪明与才智在云宵的天宇中修成寺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远鹤告诉我们梵净山乃神州五大菩萨的道场之一。山西五台山有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有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有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浙江南海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梵净山就是弥勒的道场。
他说弥勒佛,又为布袋和尚,命契此,号长汀子,唐五代奉化僧人,体胖,大肚大腹,不善言,但知人凶吉,他云游天下,居无常所。在他圆寂时留下一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时不识。”人们方知他为弥勒佛。
说着说着大巴车开回我们住宿地,我低头沉思方才悟到梵净山,真仍佛国天地。
作者介绍:
周希孔,作家,诗人。四川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凌云吟诗刊副总编,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研习会理事,四川省螺祖文化促进会创作会会员,发表小说、散文、评论及诗歌 300多篇。 。新诗集 云深不知处己出版。 2015年在全国玉龙艺术奖创作大赛中,“季节歌咏”散文诗组荣获全国二等奖。登华山诗荣获全囯诗词大赛二等奖。暮落荷塘荣获全国散文诗赛一等奖在感动中国诗词全国大赛中获金桨,在星星刊,散文诗,新視野,关睢爱情诗夏,秋刊,散文诗月刊,散文诗2015年年选,世界汉语散文诗年选,四川散文,中国散文诗,中国诗,中国诗歌月刊百余家刊物上发表了诗文。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