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茶馆 >> 正文

中国文化正在走向历史性复兴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佚名    阅读次数:8824    发布时间:2019-09-01

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是中国传统文化备受质疑的一百年,民族存亡的危机,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检讨和批判,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生存能力的根本性怀疑,至五四运动忍无可忍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自汉代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以来从未有过的变局,全面揭露旧传统丑恶面成为主流,大量引进西方国家的各种思想成为主流,原来世界上还有跟我们如此不同的文化,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这是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时代,这是一个破旧的时代。

立新以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为标志,首先从文化价值观念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更新,废除了落后的皇权至上制度,推翻了围绕皇权建立的价值体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在重复着至高无上的王权皇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切为皇权服务。在这种皇权为私的格局下,衍生出官权为私的皇权补充结构,所以人们只能期待明君清官,在保证皇家官家利益之余,良心发现体恤民情,但实际上明君稀缺清官难找,历史上的明君清官文化如此盛行深入人心,充斥于正史、野史、小说、戏曲之中,体现了不同时代都得到的共鸣。尽管历史上不乏民为贵君为轻为天下为苍生的抗争,但在天下皆为皇家一姓所有的观念压制下,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始终不能得到声张和实行,更无法成为现实。

新中国的诞生从根本上确立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崇高地位,确立了为国家人民谋利益的执政理念,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从未有过的大变局。即使是盛世明君如唐太宗李世民等看来,为苍生也只是手段,巩固自家皇权让家天下永享太平的手段,而不是国家权力的目的,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目的手段分工明确,价值次序上下确定。新中国彻底颠覆了这种家国人民的价值次序,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使得人民几千年来第一次站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上,这是一个颠覆数千年价值排序的根本改变。

价值文化根本性的改变,唤起了民众参与建设富强国家的热情,使得国家实力突飞猛进。两弹一星等军事力量跨入先进国家行列,标志着我们保卫国家人民安全的实力全面提升,使得鸦片战争以来被列强随意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回,由此解决了百年救亡的难题。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华文化的巨大活力,使得国家经济实力重新回到世界前列,尽管创新能力亟待改进提升,但也无需妄自菲薄。

中国传统文化在鸦片战争后被广泛诟病,打倒孔家店,废除旧传统的呼声大多缘于对积贫积弱现实的忧虑和激愤,其实,自我批判更新恰恰是一个悠久文化持续发扬发展的重要根基。有了慷慨激昂甚至过头的批判,更让我们重新审视什么才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中华文明屹立数千年不倒,是世界上唯一仍然生机勃勃的千年文明,没有内在文化先进性的支撑怎么可能!在大幅落伍的情况下,通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让西方主流发展理论的种种不可能成为现实,从贫穷落后、处处挨打回到世界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前列,让其他国家感到竞争压力,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做到这一点。因此,没有我们独特的文化优势文化自信,纯粹靠模仿能实现追赶超越,那是罔顾基本事实,自欺欺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认清我们自己,才不会人云亦云,把别人的事例当经典,把西方文化当成唯一正确必须按部就班的准则。在了解了西方文化之后,重新认识我们的文化优势,才能加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不畏浮云遮望眼,实现属于我们的文化复兴。

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是我们历久弥新的重要内涵,所谓胸怀天下、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所谓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还等等,都把国家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把个人价值定位在为社会的贡献之中,不惜牺牲自己,追求的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青史留名为后世称颂,由此派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精神为民族独立、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同于西方文化,君子自强不息争强好胜是中国人勤劳和奋斗的原始动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国人不光勤劳自强在全世界少有,喜欢革新变法、时间紧迫感也是世界少有,不甘于平凡不甘于碌碌无为,总想有所成就早日光宗耀祖,没有社会认可的成绩不愿回乡总觉得脸上无光,即使面上比不过心里也不服输,正是这种文化特质成就了各种中国速度,产生了经济领域的激烈竞争,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

几十年巨大的国家成就和社会进步,渐渐帮助我们找回了失去上百年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正在走向历史性复兴,既不是守旧回归两千年儒家传统,也不是照搬西方、邯郸学步,而是继承和发展那些今天仍然生机勃勃的文化传统。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3721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