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风采 >> 作家风采 >> 正文

赵冬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作家网    阅读次数:15900    发布时间:2019-09-26


【作者简介】

赵冬,吉林市人,原贵州作家网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图书主编及策划人,杂志编辑。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多家文学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0余篇。有作品被介绍到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地;作品多次被《读者》《青年文摘》《作家文摘》等转载;小小说《教父》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作品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配乐播放;有作品收入苏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并被选入多省的高考模拟题、中考考试题;有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九十年代被誉为中国青春文学的领军人物,开创了中国青春美文,被《女友》杂志百万读者评选为“中国十佳散文作家。

在作家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漓江出版社、知识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等30多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3部、中短篇小说2部、散文20部、散文诗10部,并在台湾出版个人散文选2部。主编了20多套100多部文化丛书。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海外版《人民中国》《中国青年报》《诗刊》《中国青年》《中国妇女》《知音》《女友》《新体育》《大众电影》《收藏》《中华散文》《台港文学选刊》《文艺报》《文学报》《青年文学》《天津文学》《河北文学》《山西文学》《鸭绿江》《福建文学》《山花》《作家》《朔方》《长江文艺》《作品》《广州文艺》《萌芽》《羊城晚报》《北京晚报》《南方周末》《散文天地》《散文百家》等百余家文学报刊发表作品2000余篇。

 

【代表作品】

佛渡金鲤



有一条生死大河,有一条渡河的船,不登上这条船没人能来到对面,谁能到对面呢?就是有缘人,就是可渡之人。这就是“悟得色空还本性,诚为佛渡有缘人”的寓意。 佛曾经说过,修五百年同舟,修千年共枕。红尘里的诱惑、人间里的情爱,注定的孽缘谁能逃得过?一尾金色的鲤鱼,泅渡过忘忧长河,伴着清澈的梵唱,闯进了月的皎洁、花的芬芳、人的凡俗之中。

又是一段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又是一段风花雪月的爱情传说,每每翻阅《追鱼》的情节,心中便涌起一阵阵美妙的情愫,美丽如初恋,净化着自己的感情与灵魂。

传说宋朝书生张珍与丞相金宠之女牡丹指腹为婚,不幸亲亡家败。金宠借口三代不招白衣婿,命张珍在碧波潭畔草庐攻读,读书声感动了鲤鱼精,变作牡丹小姐与之相会。一日张珍遇真牡丹,被诬为贼,逐出金府。鲤鱼精与张珍同返故乡,中途又被相府捉回,于是真假牡丹难分。金宠先请包公断案,鲤鱼精使龟精变作假包公,造成真假包公不能明断。金宠又请张天使捉妖,在鲤鱼精败于天兵之际,幸得观音相救,但她不愿成仙,甘落红尘与张珍结合。故事生动有趣,通过张珍和鲤鱼的恋爱,歌颂了古代男女纯洁的爱情,并讽刺了富贵人家嫌贫爱富的卑劣行为。

这个人鱼相恋的故事皆源于杂剧《观音鱼篮记》,还有《金鲤记》、《双包案》、《鱼篮记》、

《追鱼》、《碧波仙子》、《鱼美人》等优美迷人的剧名。情结唯美而婉约,人物纯情而浪漫,一幅幅画面诗意幽远似飘渺的云烟仙境,让人感到凄美至极,千肠百转。

世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不论中外古今、天上人间,在有意无意地都给恋人们设下了种种羁绊与障碍,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似乎又在考验着恋人们的忠诚与坚贞,也满足着读者渴望圆满向往美好的心愿。这也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鲤鱼精对平凡人间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她生死无畏、甘苦不渝的纯真爱情观。

书房里,张珍推窗眺远,明月小楼,碧波荡澜,触景生情,令人感叹;屋外美女驾云而来,衣袂飘舞,风摆荷花,满目情深,她是爱的天使……丞相、包公、天师、侍从;儒雅小生,窈窕淑女;庭园、闹市、鲤鱼、鸳鸯;古树修竹、奇松怪石、风雨雷电、云彩浪波……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无尽的向往。令人久久难忘,情不自禁。谁不想进入那个古远而美丽的场景?男人愿做张珍,女人做鲤鱼。闭起双眼,那些场景那些人物便个个鲜活,呼之欲出,凄美的爱情恍若隔世,我愿独守在岸边,长久地为此伫望与关注。

《追鱼》中所演绎出的爱情唯美动人,心心相印。张珍后来知道了假牡丹小姐是妖精(鲤鱼精),仍对他一往情深。他感念鲤鱼精的真情可以不因异类而变心肠,生死相随。“你就是鲤鱼精又何妨!”一语道出爱情的真谛。这样的男人,怎能不直教人生死相许?为了这贫穷的爱情,为了这人间美好的爱情,鲤鱼精放弃了原来的富贵荣华及永生的机会,忍受剥鳞的酷刑,下嫁给落魄书生张珍,真是“贫贱不弃”。在这里,人因嫌贫爱富而显得丑陋渺小,那真诚善良的妖精竟比人更加可爱。

到底是人仙殊异,引得天兵追鱼。黄昏的海边,天将无情地追逐着怀有凡心的鲤鱼,凶狠地以雷劈、以电掣、以神鞭,欲将这一对违逆天规的孽情男女粉身碎骨,彻底诛灭。随风惊狂奔逃的贫善书生与潺弱鲤鱼怎么能经得住这兵器的击打和诸神的撕扯,天上人间的丑陋在莽荒野外,展览着的原性中的坚硬抑或野蛮。追鱼!快逃!别停脚,躲闪开……各种声音都在呼喊,为了避免被迫害者与加害者做殊死的抗争。一条鱼与一个人如此地不顾生死,承受苦难,竟仅仅只是为了能长相厮守、终老一生!

人生在世其实就是一种修炼,只有看破红尘,才能大彻大悟。这时候,佛渡有缘人就派上了用场。这两位历尽磨难的“有缘人”终于等来了要渡他俩的佛。鱼篮观音的及时相助,助鲤鱼精拔鳞重生,与心上人生死同命。她脱去了仙气,过上人间的平凡生活,即使是去人间受苦,不也是一种真实与幸福么?

佛渡有缘人,何苦弄红尘。古远的张珍宛若自己唐宋的身影,纯情的鲤鱼姑娘也恰似我隔世的情人。因为钟情这个故事,我常常独自临窗眺望远方;因为心仪这段往事,我发誓从此不再以鲤鱼为羹。 

 

 

消瘦了才子憔悴了佳人



花街的柳巷,脂香的酒;衣袂的环肥,相思的瘦……一个落拓不羁、风流多情的翩翩公子;一个终生流连烟花的才子词人。他撩开悠扬宛转的琵琶声响;他收起折扇剪下盈笑的梅枝;他踏过红颜巧设给他那镜花水月的邂逅;他独斟男女欢爱之后那疼彻肺腑的落寞……从这家的酒绿到那家的灯红;从这里的钗头凤到那里的金步摇;从你的长亭兰舟到我的宝马雕车;为她苦吟“多情自古伤离别”,替伊醉填“杨柳岸晓风残月”。他就是那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

有人说柳词过于绮靡,也有人说柳词伤感缠绵,更有人爱君的惊世才情和铮铮傲骨,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柳永风流倜傥,最喜欢陪歌女吃花酒,然后留下自己写的词。有人为此倾羡,有人为此感怀:柳永身边自是少不了这般的女子。她们人前是艳冠六院的风尘女子,让人叹:一笑千金少:人后却可以为柳永铺纸研磨,温婉如水的问:“七哥要茶还是要酒?”她们说:“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在她们眼里白衣素冠的柳七远胜于紫绶金章的帝王。想象着他的红颜知己问他:“七哥如此才学,何不应仕?”而他挑眉“小生自与那些功名的主子不合,不若这般,反倒自在.”

白衣卿相柳永,北宋词人。出生福建,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浅斟低唱”、“怪胆狂情”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词人”。

柳永是为情所生,为爱而死的男人。他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寻找着他心中爱情圣地,体验着一段段不同的情爱经历。在相互爱慕的基础上,柳永第一次提出了“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他认为才子理当配佳人,如果美人身边若没有才子,那便大跌眼镜,没了风景。就因为他的才华横溢,他的一生身边才会蜂飞蝶闹、花团锦簇。柳永用一颗真心对待女人,就连歌妓都会被他当做真正的朋友,而换来的不仅仅是女人们诱人的风情与身体,更多的是她们的情意、品格和心灵的依附。

 男人通过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来追求女人,而柳永恰恰相反,他只追求女人,而不去追求事业。女人的身上有比事业更为自由美好的东西。柳永后来也做过芝麻大的小官,口碑很好,但柳永还是厌恶官场上的那些潜规暗则,他在词中说:“晚岁光阴能几许?这巧宦不可多取。”柳永把自己的生命和光阴献给了妓女,妓女也把真诚给了他。

按理说,一个仕途不顺,混迹风月,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流浪汉,怎么会取得如此众多佳人们的垂青呢?他的才情,他的性情,他的那一份以仕途艰难而换回的清高;他的那一份不屑权贵而赢得的尊重……或许,这些都不算数,因为爱他,根本不应该需要任何的理由。

有人归纳说:晏殊的爱是富贵之人的爱,爱得是样悠悠绵绵;辛弃疾的爱是英雄悲凉之爱,爱得是那样凄美而又孤独;而柳永的爱却是平民的爱,爱得是那样热烈而又真挚。翻开陈年旧账,恐怕不风流的古代才子寥寥无几,为数不多。佳人们对于才子们心灵的宽慰自然是他们才思涌泉的好的酒肴,吟诗做对,笑谈风月,良辰美景,醉卧裙下。才子佳人故事成了他们重要的创作素材。南齐苏小小;唐朝李冶、薛涛、鱼玄机;宋代的李师师;明清之际的柳如是、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陈圆圆;近代的赛金花、小凤仙等都属于这一类喜爱结交名流的风尘佳人。她们沦落风尘,完全违背三从四德的古训,本应受到封建礼教的绝对排斥,可是众多有不凡见识的文人墨客却对她们表示出极大的宽容。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是柳词成就了章台柳絮,还是她们成就了柳词?当是柳词风靡一时,上到皇宫六院,下至平头白姓,“凡有井水处,尽能歌柳词”。可到最后,那些女子终究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他一个人,客死异乡。由众妓筹钱相葬.

出入烟花巷,混迹风月场,虽然柳永所提倡的是一种泛爱式的互爱,虽然他并不能为爱一个女人而终生不渝,但他的每一次爱的经历都倾注了他真心。也正是每一种爱都是以平等和互爱为前提的,所以他的爱情常常达到一种异常强烈持久的程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这两句词刚好概括了他那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为了思念心上的人,就是自己变得消瘦与憔悴了,衣服变的越来越宽松又有什么可悔得呢?心甘情愿地去爱一个人,爱得刻骨铭心、面容憔悴,这岂不正是人生的一大境界?这句诗无法不便成流传千古的名句,不仅表达了对意中人的思念爱慕之情,还表现了爱情的永恒之美,那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耐力;那种“铁杵成针,滴水石穿”的韧性都令人心趋之,神往之。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4712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