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井土家族乡位于德江县东北部,距德江县城29公里,东面与沿河夹石镇相守滔滔乌江水,北面与沿河土地坳对视马蹄河,西面与稳坪镇接壤,南面与长堡乡、稳平镇相连。
早听说桶井在脱贫攻坚的春风吹拂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德江一颗耀眼的明珠。12月8日周六,早晨六点多,随着汽车声响,我们踏上了前往桶井的路程。向窗外望去,天渐渐亮了,蓝了,太阳初露,又害羞地躲进了云层,给白云镶上一道金边。太阳下,公路两旁绿草如荫,房屋星星点点地座落在这蓝天绿地之间。
终于驶入了桶井街上,刚一下车,眼前豁然开朗。这是终于驶入了桶井街上,刚一下车,眼前豁然开朗。这是德江的桶井吗?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如茵。清晨,夜色未央,勤劳的人们就起床了。打个呵欠,揉一揉惺松的睡眼,推开门,和街坊打个招呼便忙碌起来。小贩们的吆喝声,打破了夜的沉寂,家庭主妇们应声而出,在菜摊前挑挑捡捡。“哈哈,王大妈,是你啊!来看看吧,今天我的水萝卜鲜得很,梨样甜呢!”“噢,小张呐!”“来看看,刚从地里拔出来的呢!您又常到这儿来买,算您便宜价!”“哎哎,好!”上学的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犹如一只只活泼的小兔子,又像是一颗颗调皮的小水珠,穿梭在人潮里。静谧的晨曦笼罩着这一切,那么详和。
记忆中的桶井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有着三年两不收的说法,因此他们被“穷”始终困扰,住的是年久失修的木房,该乡地势较低,溪河少,农田水利设施差,经济收入不稳定。他们忙于生计到至对教育不重视,愚昧、野蛮弥漫全乡,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偷鸡摸狗也屡见不鲜。可现在呢?不仅街上次序井然,乡村文明风貌也焕然一新。
看吧,去年以来,桶井乡以农村公路“村村通”“组组通”为重点,高质量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加快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该乡还全面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动工新建、改建山塘、蓄水池、水窖及拦山沟配套管道,有效解决耕地灌溉面积9160亩,全乡人畜饮水问题得到缓解。
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环境的改善,使得这里的山更青水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环境的改善,使得这里的山更青水更绿。这里的山,决强的毅然崛起,不甘俯首,要做天之屏障,山川铺下刚毅的诗篇,催醒低埋的意念.水,缠绵的激荡流淌,不甘束缚,要做山的新娘,溪流从此流下你清澈的爱意,你也唤腥了优柔的诗意。看着这如此清澈的泉水,不仅掬一捧清泉,放任奔涌般的激越顺着缝隙坠在鲜嫩的自然之景中,蜿蜒着奏乐起伏不定的溪流,以天籁互衬的声响,敲开迷眼的季节之窗,在云之彼端,用轻言细语沉默中陶醉于秀美之怀。清灵的山水之间是谁用淡墨抹开了浓重朴素之美和浅浅的美妍之情。
早就对桶井有所耳闻,一直想去“见识见识” 桶井的古朴宁静之风,今天终于能如愿了。现在桶井乡街上,就早已深深的感受到了江南水乡之韵,乌江河流,碧波荡漾。也乌江和桶井一线打造的旅游景点如夜空繁星闪烁,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虽然今天寒气逼人,但来游玩的人却依旧很多。沿着小河旁的街道慢慢往前走,一切都是那么神秘。店铺里商品琳琅满目。从店铺中飘出来的各种小吃逗着我的味蕾,便走进一家店,买了几样尝尝,坐在小桥流水旁的石凳上,慢慢的吃着,口感柔软,不粘不糊,仿佛耳草的香气浓郁。
夕阳终于西下,家家门前挂的红灯笼也渐渐泛起红光,在暗光下的桶井别有一番韵味。浓郁的土家特色也展露出她完美的姿态,让人沉醉于其中。夜幕降临,漆黑黑的天空,不少的星星在闪烁,月亮圆如盘,白色与黄色的完美融合,构造了这一幅月夜星空图,再配上桶井独有特色,简直堪称完美。
桶井的山美、水美、特色美,人更没美。在脱贫攻坚中桶井的山美、水美、特色美,人更没美。在脱贫攻坚中教育的大扶持下,由原来顽劣不化变得文明有礼,热情大方。他们相互谦让大家你挽着我的手,我挽着你的手打起“锅庄”来。也许你不认识我,我没见过你,可是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此时此刻,没有你,没有我,也没有他,有的只是快乐。这里的人们正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积极劳动。为打造一流旅游景区,迎接四方来客作应有贡献。
桶井——这颗镶在德江版图上的明珠,春天因你的存在而美丽,夏日因你的存在而凉爽,秋日因你的存在而更加自然,冬日因你的存在而温暖……至始至终,总是能看见你的身影记得你的一切。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你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以日新月异的精神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简介:
谢应贵,贵州省德江县复兴镇中心完小高级语文教师,县级骨干教师,优秀教研组织长。一生致力于教学研究,培育了大挑优秀祖国建设人才,一生意愿:献身三尺讲台,元怨无悔!只希望桃李满天下!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