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游人只合江南老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江苏 陈祖明    阅读次数:14928    发布时间:2019-10-07

第一次去杭州富阳,我是冲着富阳的山水和黄公望而去的。

一到杭州富阳,我就被富阳的山水陶醉,仿佛走进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的车子在富春江边徐徐而行,眺望着富春山的美景。雨中的富春山被淡淡的雨雾笼罩,披上了美丽的霓裳,显得神秘莫测。养眼的青山,明目的绿水,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叹:富阳,我来对了!

从富春江边公路拐进黄公望森林文化公园,是一条通往黄公望结庐处的山路,途经传说中的白鹤墩。据说当年富春江水曾漫到富春山山脚,白鹤墩就坐落在水漫之中。想当年有白鹤在这里翩翩起舞,鹤鸣声声,仙气萦绕。如今,白鹤一去不复返,可青山绿水依旧在。祥云普降,引名士隐居。

中午在富春山民乐园富春山居就餐小憩。山居打造得相当有特色,门口矮围墙高低错落,富有层次感,像富春山般起伏。墙面的颜色并不追求华丽、时尚;而是刻意地模仿黄公望绘画的色彩——浅绛色。矮墙高低的顶部压着草盖,有茅草丝丝缕缕垂挂下来,我不知何意?但我猜想:是不是在向游客诉说这是茅庐。门口的两个四方柱子也富有山村特色,选用富春山的鹅卵石叠成,石或黑或黄,配合得相当协调,古朴典雅,一切自自然然。立柱的两根横杆上挑出一盏马灯,灯纱印有“黄公望”三字,灯色淡黄。门洞不大,尽显幽居本色。这样一个山居,让我穿越了时光。

品尝了富春山居的美食,前往黄公望结庐处庙山坞。走进景区,但见山坞清幽、竹木苍翠、泉水潺潺、空气清新,让人真正感受古人隐居生活的乐趣。往最著名的黄公望结庐处“小洞天”走,沿途景点一个接着一个,有:山潭、黄公望纪念馆、净因院遗址、画坛醉月、观音像、黄公望像、牌坊、庙山坞竹径、珍稀树木园、筲箕泉、灯台瀛等景点。黄公望把结庐处取名“小洞天”是有意义的。人间有“洞天福地”之说,称“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便有了神仙之地的美称。庙山坞黄公望结庐处的再现,让我们有了循迹瞻仰、领略大师风范的圣地。

“小洞天”房屋小巧得体,古朴雅致。观室内陈设,是黄公望隐居时的日常生活用品,从中可以领略到黄公望简朴的生活。“小洞天”两侧,秀丽的青山环绕,群山绵延,在烟雾中隐隐约约,似云卷云舒,有飘浮滚动之感。中开一道一溪,道为观光路,溪为筲箕泉。庐前有空旷之地,抬头可洞见天日,风水绝佳。黄公望在传世之作《秋山招隐图轴》诗题描述:“此富春山之别径也,予向构一堂于其间,每当春秋时焚香煮茗,游焉息焉。当晨岚夕照,月户雨窗,或登眺,或凭栏,不知身世在尘寰矣。”陶渊明也有诗赞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隐居之地,是要远离尘埃,选清净之地,犹如世外桃源。

“小洞天”下山,前往富春江边。富春江两岸山色青翠秀丽,江水滔滔,与天相接。游轮停泊在码头,迎候着游客的光临。如果登船观光,可观富春山全景,随着船的移动,整个富春山也在移动,变幻莫测。我们来富阳刚好是秋天,《富春山居图》就是描绘的初秋时分的秀丽景色:丘陵起伏,溪山深远,松石挺秀,茫茫江水,天水一色,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渔舟......如果你只站在富春山上,是看不到《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只有站在富春江边遥望远山,才真正欣赏到了富阳的美,领悟到《富春山居图》的美妙。有诗明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临走时,忽然想到了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看到富阳如此美丽的山水,我也恋恋不舍,就想呆在富阳,找一个山坞,赏山乐水,晨听鸟鸣,午享阳光,晚观落霞,夜赏星月,像黄公望一样结庐富春山。

 

 

作者简介:

陈祖明,男,江苏常熟人。江苏省作协会员。1990年开始先后在《中国散文家》《雨花》《散文百家》《江苏散文》《散文选刊.下》《苏州杂志》《太湖》《扬子晚报》等发表散文,有散文作品被收入《中华散文百年精华》等书,出版散文集《六桥烟雨》。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08800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