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月是故乡明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思阳    阅读次数:15520    发布时间:2019-10-12

今年是离家在外读书的第二年。人似乎只有在失去过才会感到某件事物的宝贵,与故乡相隔千里之后,才会觉得她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令我魂牵梦萦。以前,自己总是盼望着盼望着走出去、走出去,走出家乡那个穷山沟。可是真正来到大城市读书、生活,却越发觉得现在是那么的单调乏味,也越来越怀念记忆里的那抹青葱岁月。

记忆里的家乡,是门前石榴树下的自制秋千,摇啊摇,什么时候才能摇到外婆桥呢?记忆里的家乡,还是叔叔家门口那棵多年也没长出核桃的核桃树。尽管我从未见到她结果,但我还是很喜欢她,我喜欢我百无聊赖之时摘下一片她的叶子,放在鼻下闻的那股清香,那种沁人心脾的味道是任何玫瑰都媲美不了的。年幼无知的童年时光,是躺在草地上,牛背上度过的。那是一种“天为被、地为席”的豪迈生活。夜晚,躺在草地上,抬头仰望天空,看着天上繁星点点,像极了诗人唐温如的那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那时七八岁的我,跽拉着两片拖鞋,赶着牛儿,背着箩筐,迈着欢快的步伐跟着小伙伴去放牛。我们走到刚收完庄稼的地里,将绳子放开,就开始撒泼似地奔跑起来。摘下几片树叶,用树藤连成片,找到几根树枝,将树叶搭在上面,便搭好了一个简易帐篷,作为过家家中的小家。有时候,我们还会和几位大哥哥一起玩cosplay,扮演当时最热门的迪迦奥特曼和铠甲勇士,在田间地头“打打杀杀”,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后来啊,我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走了,有的是去上中学,有的是去城里打工,偶尔能见到几回,但也没有了当初玩游戏时那般的热络。也许,看过了太多新奇好玩的东西之后,便会觉得那些儿时的游戏是多么的幼稚与可笑。

石榴树被砍了,因为要修路,核桃树也被砍了,因为要建房,后来,我最最尊敬的爷爷也走了,再也没有人要我陪他看新闻联播、带我认草药了,而我也到市里上高中了······

是不是长大就意味着复杂的世界正向你走来,长大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隔膜?那时候,快乐很简单,只需要“豆浆油条”的一声吆喝就可以让小孩开心一整天,而现在简单很快乐,但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却越来越大。

一年又一年,又到了中秋节。很久没有在家人的身边过过中秋节了。似乎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中秋节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它的意义只是昭告着我们要有三天的假期了,又可以外出游玩了。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了记忆里故乡的中秋节······

中秋节,正值农家收获庄稼之际。每逢中秋,就到了村里小孩大显神通之际。一大早,就有小孩从家里挑出一个色泽金黄、形状浑圆,易于雕刻的南瓜,拿出刀子、勺子、铅笔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瓜灯。晚上,吃完饭后,便到了“赏灯”的时候。马路上,一盏盏昏黄的灯光慢慢聚集在一处,最终形成一个大灯笼,那发出的光,仿佛要映红半边天。这时,小孩之间便开始了攀比,你瞅瞅我,我看看你,比比谁做的瓜灯最漂亮,一阵阵哄笑之后,大家便开始沿路走到下个村庄,与其他村的孩子比个高下······

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沟中的小孩已走出了大山,但大山的记忆仍萦绕在她的脑海。故乡给人的记忆总是温馨而美好的,那片滋养了我的大山和土地,你们还好吗?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08763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