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采风 >> 正文

领略历史文化 感受时代脉搏
信息来源:文艺报    作者:    阅读次数:11807    发布时间:2013-12-24

——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一届高研班学员赴江苏上海社会实践

  12月13日至18日,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钱小芊带队,前往江苏、上海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6天的时间里,学员们在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观看了革命题材实景剧,在张家港永联村和上海自贸区感受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中共一大会址和南通博物苑感悟历史带来的震撼,在巴金故居思考这位文学家留下的精神遗产,在崇明岛参观知青农场的今日风貌……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别具风采的江南文化和迅速发展的城镇经济,让学员们对今后的文学创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永联村只有40多年的历史,但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谱写了辉煌的发展篇章。永联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让学员们感触尤深。学员张乐朋说:“这里的农民‘上了楼’,就不再愿意‘种田地’,因为他们离开田地也照样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在文学写作中,当涉及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涉及城镇化问题时,我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农民对土地的依恋是否依旧?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学员黎民泰谈到,城镇化问题会成为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一二十年内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位作家,应该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变化,仔细把握普通大众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迁,让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同频共振。

  在中共一大会址,几百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映入眼帘,学员们放慢了参观的脚步,一边仔细观看展出的实物和文字介绍,一边用心体会一件件展品中所铭刻的故事。学员钟法权谈到,在冬雨中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心中自然会涌起诸多的感慨。我们应该继承为理想、信仰而不断奋斗的精神。文学之路也是如此:只有胸怀理想、心怀民众、关注人性,作家才能走得更远,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来到巴金故居,学员们的神情不自觉地变得肃穆起来。桫椤说:“透过随处可见的书柜、‘太阳间’中的轮椅、写满字迹的信笺,我从生活层面感受到了巴老的真实存在。他在一台缝纫机上铺好台布,将之变成写作用的书桌,可见生活之简朴。很多外文工具书都被巴老翻旧了,可见使用之频繁。他主张要‘讲真话’,我们今天依然要强调这种精神。”学员严荣谈到,在成都,巴金故居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保存。在上海,他的故居能够完整保留下来了,这是一件幸事。巴老在这栋拥挤的小楼里,创作完成了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让文学路上的后继者倍感尊重。学员杜怀超说,从巴老的文学追求上,我们看到了自身的缺失。这种“缺失”不是文学技术层面的,而是我们内心的文学精神。

  虽然此次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但它给学员们带来的思考和帮助还有很多。学员聂勒谈到,社会实践让他直观地看到了东部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西部城市可以借鉴发展较好的东部城市的经验,更好更快地把经济发展起来,同时又要保护原有文化的多样性。学员黄闻声说,通过社会实践,他更深切地感受到,经济发展与思想解放密切相关。西部有些地区的经济还相当落后,这一方面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思维上还不够活跃,设置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作家们应该敏锐地觉察到这些因素,并通过文学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来,促进思想的解放。学员李云说,在滚滚的经济浪潮之外,江南还别有一份静谧。这份静谧让身心得以平静,让诗之灵感得以迸发。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成曾樾、副院长李一鸣参加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211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