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惊涛拍浪,舞动海水的咸味。一兀巨石,耸立于汪洋之中。佝偻的身影,一条承载了47年的藤条老拐杖,颤颤巍巍地支撑着一脉血源亲情。
清晨,绿意的竹风,畅想在人们梦幻的泽乡。大山里的月光,辉斜着那一抹鱼肚白,周围的山峰,还是倒映着水的神秘。
矫捷的身影,穿过大片翠绿色,畅扬在竹林的清静、新泽。一个小时的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海天一色的传说“圣地”。“望乡崖”也叫望亲礁,这里便是客家人常常提起的望亲人、思亲人的观望点。
“望乡崖”啊,其实,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大块卧于台湾海峡的礁石。“望乡崖”东西宽半里地,南北不足三300米,恰似一只小船,躺在古老与苍桑之中。
远处,朦朦胧胧之中有一巨大的岛屿,隔着三、四海里,与“望乡崖”遥遥相望。海水的对过,便是妈祖列岛,这个曾经承载了太多的悲怆之地,还是那么静静地躺在浅浅海峡的边缘,好像在述说着什么?
当清晨的几缕光芒,刚刚从汪洋的海平面上升起。一个佝偻的身影,蹒跚地爬上了那座不太高的礁石,费劲地爬上去,再费劲地站起来。
也许,对于一般人来说,登上十几米高的海边礁石,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可是,对于一位已经年迈苍苍的老人来说,那就是太不容易了。可是,更不容易的是这位老人是个“瞎子”。有人会问了,“老人的眼睛,是怎么瞎的?”,
原来,这位老人应该有7个子女,上个世纪40年代末期(1949年春天)国民党撤退台湾之时,老人的5个儿子被抓了壮丁,被一个国民党大员将5个子女抓到了台湾岛上了。由于特殊的年代和历史的特殊原因,老人伤心过度这才哭瞎了眼睛。老人天天从小渔村走到后海海湾的边缘上的“望乡崖”,站在那台湾海峡的海水边缘石头礁石的绝壁之上,远远地遥望着海水的惊涛拍岸。
其实啊!年迈苍苍的老人,此刻早已经看不见了海水之中的岛屿的身影。
但是,老人还是天天地佝偻着身子,在清晨还没有阳光出现之时,便步履维艰地爬上“望乡崖”遥望着那海天一色。就这样,一年365日,天天如此。
后来,我听当地老人们讲述那一段亲情的历史悲剧。老人的四儿子阿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初期(也就是1992年),老人的四儿子阿福从国民党管辖统治下的台湾外岛,妈祖列岛上的莒光渔村回来认亲了,这分离了40多年的母子二人终于相认了,而老人的四儿子阿福也已经白发苍苍,终于重新回归到了自己的母亲怀抱。
再后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也就是1996年),老人的小儿子阿龙也从台湾的高雄市办理完赴大陆的一切手续,坐着华航的飞机重新飞回到了黄歧半岛的“小渔村”,同时呢也带回来了3个小小的骨灰盒,那是耄耋老人的3个儿子的骨灰盒。
这一弯浅浅的海峡,恰似飘泊的小舟。这一段血脉,一种亲情,这是华夏民族的宗族血脉的骨泽,这是华夏儿女子孙亲情的血脉。
我,站在那徐徐海风吹过来的后海沙滩的黑礁石上,眼前这一片一片涌动的海水和白色的浪花。你,会想到什么?站在一个耄耋佝偻老人面前,你,又会看到什么?站在那冰冷的高高的岩石之上,你,又会听到什么?
那三、四海里的水平面之上,以及那一弯浅浅的海峡。你,又会想到什么……
一梦千年
你听,历史那厚重的大门,己经打开。在述说着永远的梦,我,站在荒芜的科尔沁大草原上,听,听着北风的哇、哇落地声,你从远古走来,那么冰清,那么冷飒,带着雪儿的叹息,带着刺骨的风雪,徘徊于这片多情的土地。一个人,一个盘旋于尘世的鹰,望穿风雪里一切虚伪的故事!
历史踏着那条唯一的土路走过来的时候,就像土路一样弯沿曲折的了,走向了草原深处。曾几何时,你的声音在风雪中破碎了,那声音迎向长空,“大风歌”,再度响起,传遍了九鼎之地,让汉字体的文化传向所有铁蹄踏过的山山水水,让受苦受累的土地,去接纳那布满血和泪的影子,你厚重的声音,响成希望之剑,大汉天子、仗剑狂歌,“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刺透浓重的地缘长夜,响成一面血的旗帜,响成进军欧亚的号角,回荡在千年后,蒙古弯刀的梦想之中。
千年的叹息,一个吞并六国的狂龙,让汉文化辉映在云海中,用百万雄狮叩响统一的大门,是他“秦始皇”,创建了中华第一帝国。
千年的叹息,一个使民统一了的特殊人物,让华夏二字烙成亿万子民的心脉。
成吉思汗,一个驰骋在万里山川,手握蒙古弯刀的人,让千万铁骑飞奔在欧亚之颠,一把硬弓却射下翔于九天的鹰枭,却射不下多民族融合的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后来,该去的---都去了,沉重而厚厚的历史只在你的胸腔里留下了一声声叹息,是在依恋那些狂飚一世的灵魂,狞笑的战争,不是把每一个狂者,而是把一个个王朝,送上了时间的绞架。
历史狂啸的风雪,能洗涮走一切,却刮不走你—这土地上微笑的龙文化根源。
在岁月中或抑,或激昂,或悲壮,在六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冥冥之中生长着,这个星球上独一无二的汉文化龙的图腾,让亿亿万万精灵去真诚膜拜。
杯中千年月
今夜明月繁星点点,往事回想,心重千层浪涌,忧愁之余,举杯对月狂饮 。忽然想起古人与今人的夜色,在银河中徘徊千年。千年的老酒倾倒了多少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 ,这诗句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可曾想一壶酒、一束激情、醉了个万里江山千里银河,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
我举起手中的琥珀酒杯来邀明月,诗仙狂泻的诗句瀑布一样,挂在那三千尺的绝崖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心中涌动的潮水,汇流成滚滚黄河、长江,漫卷浩荡长风,啸吟红尘。袅袅香炉紫烟,疑似银河如链,如链的银河,有如玉带萦缠在你哲吟的长须中,你曾说蜀道难,难与上青天,我踏山、步蜀道、你却在星空间登高作赋,赋尽人世沧桑,我却步步维艰于红尘锁事之中。
我兴奋之时,舞动银龙(宝剑) 笑对明月迢迢,你却静听着剑风声声入耳,舞罢又于静静的夜里,轻吟一曲浓浓的思乡恋情。淡淡的青霜中,于是,悲尽白发的高堂明镜中,飞快地走来了狂傲的你,急雨般的脚步,踏碎了今夜与古人的对话,仰头笑看月夜银河千里,“归去何所急” 。 我看见了你那眼中忧怨满志,头上的青丝,暮时却己斑斑如银丝般滑落,你曾醉卧长安街上,金樽清酒斗十盏,今时回想,你为何还茫然所顾左右,你翩然飘逸而行,大道坦坦如青天,为何惊叹行路难?
啊!诗海中的仙者,酒中的神灵,你永远是一个千古不解之谜,让多少人为之回想,没有酒便没有了诗,没有了万里诗长,“何谓酒之友,泪之泉”。我在名利上的看重,却是万里外你的叹息,叹我不应追求权贵,“富贵荣华面前你岂能摧眉折腰,”于是你拂袖而去,弃功名如云烟,一生何所求。
游遍了万水千山,只为了酒,只为了醉的滋味,只要有了酒,有了那浓缩的清泉,便有了白发三千,诗篇万里流长。你的风度,你的气质,足以倾倒二千年风雨,虽然你却没有为此而骄傲,乘风驾雨,你执君王玉马鞭,追驱天姥山上引颈高歌的天马,着谢公的宝屐,去攀险峻的天门山。
啊!登高作赋,是你的胸怀。对酒当歌,对月吟诗,是你的风度。“清风透怀时,你谈笑人生” 卧醉牙床,你却傲笑长天。
多少人为功名而忙碌,你却在狂笑中吟诗狂舞,诗篇一出口便是惊风雨泣鬼神。一杯杯,一壶壶倾下,便是一片诗的海洋。
啊!诗人李白,你的名字,昔日与今时永是荡荡清风。流尽了幽冥和古朴的月色,却流不尽你望古怀今的眼帘,我醉了,君而复乐,陶然而共忘怀,今天的夜色下,我和你相对千年而坐,没有菜下酒,只有你的诗句,让我大开胃口,让我饱福一场。
夜己深了,我己醉了,醉在了你的诗海中,醉倒在你那用诗韵编织成的席梦思床榻边,再也不能清醒了,只有陶醉在你的酒杯里,才能让我回味无穷。明月的夜色,还是千年的依旧涛涛海洋,我们都醉了,都醉在了中国这一片五千年浓淡悲喜的月色中。
深秋中的古老驿道
岁晚风晓云香中的秋风瑟瑟,落叶遍地,好似金黄色的地毯铺洒在古道中。满眼望去,一片苍凉颓然之色,晚秋中,我站在川陕之间的古老驿道上的感觉。
说是路,其实不然,凋落的秋叶中依稀可望见远处两旁的古柏、古墓、古碑、古堡。面对这一切,我感觉仿佛走进了一卷残垣的历史画面。
在这里,曾经有过无数辚辚的车轮滚过;曾经有无数熙熙攘攘的商旅,兵民、僧侣经过。然而铁骑的“嗒溚” 声踏过后,徒留下一片烟尘。这里曾经发生过魏蜀之间的激战,那骁勇善战的名将庞统,曾中箭落马,长眠于道边。这里还曾经涌流过大批关中饥民,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前往蜀汉,以求渡过饥荒。
在古代,这里曾经是通商大道。从地理方位上看,从这里南下,一马平川,经德阳,广汉、新都、可抵蓉城(成都) ;而从这里北上,经绵阳、过剑阁、越秦岭、可直达西安(古称长安) 。千百年来,川陕之间,曾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必经之路,于是行旅往来,布匹运输,帝王巡行,皆取此道于南北东西。一时间,这里商贾云集,繁盛不逊于长安!
然而,翻过这两千年历史,2000年后的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景象却非繁华二字可以形容。站在这一丈多宽的古驿道上,便可看见那被历史磨砺的石块中间,凹陷成一道深沟---是无数岁月压出来的车辙。深深的车辙绵延向前,通过半截残破倾圮的石门楼,触发了我思古之幽情。
我仿佛看见了,司马相如穷困潦倒去长安,在古道上发誓赤车驯马荣归故里。我仿佛又看见了,安史之乱中,唐玄宗赐死杨贵妃于马嵬坡,仑皇出逃,在这里徒留千古遗恨。我仿佛又看见,大诗人李白在不远的江油读书学剑,登山越岭,慨叹由秦入蜀路上,挥笔而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仿佛又看见,杜甫从关中颠沛流浪到蜀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仿佛又看见,月黑风高时,传送公文的征骑从古道上疾驰而过。我仿佛听见,清晨众僧在古寺里涌经念佛,钟馨悠然不绝。
我站在古驿道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绵绵古道,悠悠情思,这古道上深深的车辙印,不正是一部历史史诗的缩影吗?
编辑:纤手香凝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