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世界之醉》,有《世界之醉》的地方就有茅台酒。当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就知道北京、天安门,当我知道长江、黄河,我就知道了茅台酒。
我的继父是从事建筑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继父为当时的茅台酒厂维修厂房,因与厂里的工人私交关系很好,厂里的这位工人就送给我的继父一瓶茅台酒,从此我家三代与茅台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首先感谢本刊编辑部的各位老师,特别是左宇琼老师不吝赐教、指正,为我编发过拙作《我与茅台酒的故事》的文章,至今我心存感激,记忆犹新。老师们默默奉献精神和为人作嫁妆的品质永远烙印在我人生的记忆里。
每当收到装帧精美的《世界之醉》这本图文并茂刊物时,我激动万分,书中扉页上的每一篇文章、版式设计,气势恢宏的茅台酒活动仪式和充满异域风情的图文时,我拜读之余难以释怀,深深地为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传播茅台酒文化,为茅台酒人拼搏、开拓、创新、助威、呐喊而敬佩、信任和感动。
有幸与茅台酒人和茅台酒结缘的故事在我心中魂牵梦萦,曾记得 2008年时,《我与茅台30年》征文活动的举办和开展,我站在茅台大桥上俯瞰茅台集团公司全景和奔腾的赤水河静静地流淌,心中倍感骄傲、自豪,父亲与茅台结缘,我与茅台酒结缘我的晚辈、侄女、侄子、侄孙也因成绩优异考上重点大学,考上公务员,全家人围坐在桌边欢聚一堂,畅饮茅台酒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今年8月27日这天,我侄孙女考上了行政管理学院,就读于江苏,去年侄孙也考上了建筑学院工程系,每当他们离开赤水,临行那天晚上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有许多说不完的话,摆不完的龙门阵,我们虽说家境不富裕,但喜事要喝好酒,至少少不了20年以上的茅台酒,这是我的提议。几十年前,我的继父用茅台酒来招待我的师公、师祖、师叔、师弟、师姐、师妹们,而今天我做东以长辈的身份来用茅台酒来招待我的晚辈,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在新的学校里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争取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那一晚,全家男女老少,不论辈分高低知无不言,言而不尽,侄孙女问我说:“三公,您老人家怎么又舍得花钱买茅台酒来招待我们呢?”我顿时不假思索地说:“你们祖辈就与茅台酒有缘,我还没有你们大的时候就吃过茅台酒,并且比今天这个年份还长,还是40年的,你们信不信?”“啧啧,我们三公了不得,比我们小就吃过茅台酒,看来我们家硬是与茅台酒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公,你等着我们,我们做晚辈的一定会不辜负您老人家对我们的期望和厚爱,在大学里认真学习,争取得到奖学金,等我们参加了工作,有了钱我们请您喝茅台酒,还您的情如何……”
在阵阵欢笑声和调侃声中,随着开瓶时茅台酒醉人、醇和的芳香,满屋里飘荡着酱香型的茅台酒香味直钻鼻孔,我激动地端起酒杯,在晚辈们的感谢声中我便将一杯茅台酒一饮而尽。
“到底是茅台酒,硬是安逸、醇和、不刺喉咙,香味浓郁,香得不得了……”
“贵州茅台,玉液之冠,贵州茅台,百年经典,贵州茅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国酒茅台现在正式更名为贵州茅台”,它是我们贵州的一张国家级、世界级的名片。
“不喝酒、不懂酒,喝了茅酒回味久……”在大家畅饮茅台酒,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和惊叹声中我陶醉了,心里与茅台酒的情结此刻与日俱增,是那么的热烈、渴望。
追溯父辈和我与茅台结缘的美好,难忘的记忆,我情思如涌,神思飞越,迄今为止,已整整四十多年,而我十一年了,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里,常收到编辑部老师们寄给我油墨飘香的《世界之醉》这本刊物时,心底里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涌遍全身,作为本刊忠实的读者、茅台酒谜、作者。对本刊情有独钟,每篇精彩的文章我都拜读过,期期精彩,真不愧是一本集文娱、传播酒文化思想理念、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性、理论性的刊物,文中展示了丰富的贵州酒文化。仁怀茅台发源地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历史的渊远,是茅台酒人、国内外经销商、营销商、华人、华侨的精神食粮。
翻开贵州茅台酒的历史我思绪万千,感悟《我与茅台30年》征文活动如火如荼的声势浩大和《“文化茅台”千亿时代的新动力》,“在茅台酒的引领下,联心、联手、联合共谋行业结合大格局,贵州茅台将开启一个新的世代,引领中国白酒共同缔造下一个黄金十年”。
值此建国七十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我再游茅台,登上重新修建的茅台大桥情感无限,伫立大桥的瞬间我蓦然回首,极目处茅台两岸美酒一河,星光璀璨,茅台酒人拼搏、执着、创新留下的业绩万古流芳,我沉醉长征文化留下的红军足迹,茅台酒为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驱寒疗伤的故事,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惊叹。如今,这些年茅台人为展示出与红色茅台有关的珍贵资料,从>1955年到1976年之间的珍贵茅台酒,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和诠释茅台酒波澜壮阔的历史和茅台酒红色背景的历史变迁、脉搏。
品着醇香的茅台酒,对于茅台酒的故事永远讲不完、道不尽,它是我国酒文化的精髓和一部可歌可泣的“史书”、“家谱”。
这时,侄孙插话道:“别看我们三公没有多少文化,对茅台酒的历史、人文、典故还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我们算是长见识了”。
面对晚辈的调侃,在我心里,我能与茅台酒的故事结缘,也源于</span>2008<span>年那次征文比赛,也源于老师们每期千里之外浓浓的编读往来寄书的那片深情,每当有好事、喜事或我的拙作获得大奖时,一定要喝茅台酒,似乎茅台酒成为了我终身的陪伴,它伴随我对写作、对生活、对人生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人生都有梦想,要奋斗,幸福的生活是干出来的,奋斗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我常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每次总希望能获大奖,如果获大奖稿费基本能买上一瓶茅台酒,并且至少要20年以上的茅台酒,所以我对茅台酒就情有独钟,也常关注茅台集团的繁荣和发展。也常想撰写拙文《茅台酒赋》和《茅台酒人赋》的文章,但感觉自己才疏学浅,似乎有力不从心和怕贻笑四方的感觉,但凭着对茅台酒的那份情愫,那份激情,对茅台人的敬仰,也许有一天,我会完成我的梦想和心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茅台人精神,爱我茅台,为国争光,茅台人愿景,向着千亿时代的目标迈进。茅台人的今天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值得共同珍稀,百年茅台能立于中国、世界名酒之林,靠的是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绿色茅台、以质量求生存,严控的质量管理发展之路的坚守和茅台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才取得今天的光辉成就,可以说是大国风范的工匠精神,勇于挑战的硕果。
望着酒瓶上鲜红的红飘带,中国名酒、世界名酒的字样,我热血沸腾,贵州茅台酒您见证了中国的百年沧桑,见证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那时起,您就成了国宴用酒,见证了祖国七十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繁荣和发展。因此,茅台酒就会有永远写不完的传奇故事,而山脚下奔腾滂湃的赤水河就是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玉液琼浆、源泉。
此时此刻,满屋里笑语琅琅,都被我这个茅台谜的故事吸引,茅台酒成为了永恒不变的话题,茅台的发展、壮大,先贤们的业绩功不可没,我正举杯之隙、候映之间、遥想国酒茅台发展初期。我不忘您1915年怒掷酒瓶震国威,不忘您成为国酒、军酒、庆功酒、友谊酒那开瓶时香飘宇内的辉煌时刻。不忘您贵州茅台,喝出健康友谊来,贵州茅台,相伴辉煌的佳话至今萦绕耳际,这一夜,我醉了,醉在了茅台酒长河的历史画卷之中。
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会有时,值此贵州茅台向千亿吨茅台时代进军、冲刺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秉承国酒茅台为国争光,贵州茅台为祖国干杯的庄严时刻、日日夜夜,中国贵州,茅台您曾有过昨天辉煌、今天辉煌、我深信您明天再创辉煌。
编辑:纤手香凝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