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讲座 >> 正文

国网江苏省电力作协文学创作培训暨《青年文学》改稿会在江苏盱眙举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青年文学杂志社    阅读次数:9307    发布时间:2019-12-11

12月7日-8日,国网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培训暨《青年文学》改稿会在江苏省盱眙县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邱华栋,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主席王啸峰,《十月》杂志副主编宗永平,《小说月报·原创版》执行主编韩新枝,《北京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张颐雯,长江文艺杂志社选刊版副主编鄢莉,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副社长、《广州文艺》副主编张鸿,《中国作家》杂志纪实编辑部副主任汪雪涛,《星星》诗刊四编室主任李斌,《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虞金星,以及《青年文学》杂志主编张菁,《青年文学》杂志编辑陈集益、于亚敏、李璐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

12月7日上午,重点作品改稿会由江苏省电力作协主席王啸峰主持。他表示,自去年11月青年文学杂志社与江苏省电力作协在无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会员们一直积极投稿,备受鼓舞,决心继续发挥专业特长,创作出反映青年一代精神面貌的优秀文学作品。

《青年文学》杂志主编张菁总结了此次改稿会作品的大致情况,表示《青年文学》将继续大力支持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的文学事业,双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携手共进、共同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共同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

与去年相比,本次改稿会选定35名会员共50篇作品,质量较为齐整,风格更为多元,虚构文学所占比重显著上升。其中多篇“硬核科幻”作品,结合电力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想象与创作,令人耳目一新。改稿会上,9位导师从文风、构思、时代感等几个方面对学员的作品进行了点评,鼓励大家继续追求文学、享受文学,不断思索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学员们认真听取了指导建议。

《十月》杂志副主编宗永平认为,生活停止的地方,小说才刚刚开始。小说要从生活里走向生活外,从生活走向自我,关注到人本身上来。

《小说月报·原创版》执行主编韩新枝希望会员们有间接生活的能力,“小说功力在笔外”,小说构建的是 “病蚌成珠” 生活的非常态化,不要低估读者的鉴赏力。

《北京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张颐雯提出,写作要找到新时代的矛盾点,写出反映当下时代特征的作品,体现价值感的同时,找到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感受。

长江文艺杂志社选刊版副主编鄢莉点评了几篇科幻作品,鼓励学员们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围绕电力工程来展开构思。

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副社长、《广州文艺》副主编张鸿直接从语言和故事架构上对五篇小说进行了详细点评,提醒作者要注重标题,不要过于随意简单。

《中国作家》杂志纪实编辑部副主任汪雪涛认为,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星星》诗刊四编室主任李斌强调了诗歌语言特有的规律与逻辑,希望学员们能积极创作,多读经典作品。

《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虞金星指出,散文在认识世界的意义上,是人外向阅历与内在特质的相互激发。它在自我表达之外,作为一种与读者产生关系的文体,值得追问:文章能提供给读者什么?新的表达,新的识见……当代作家的写作,如果不能体现高于大部分读者的观察与认识世界的能力,大概已无法满足读者。

《青年文学》编辑陈集益认为,写作,很多时候跟作者自身的思想、学养、经历、立场联系在一起,要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还要有较为宏大的精神气象。

7日晚上,嘉宾和学员们分成三个小组,以文学沙龙的形式,就文学与创作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场学员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困惑,嘉宾们结合自己的编辑与创作经验为学员们答疑解惑,进一步交流互动。

除了针对学员稿件的改稿会,7日-8日期间,邱华栋和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副社长、《广州文艺》副主编张鸿分别为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会员进行了文学培训。

邱华栋的授课内容为《小说的创新性——异态小说》,他以卡尔维诺、科塔萨尔等人的作品为例,指出作家要多了解新时期的各类叙述方式,才能掌握文学的实质,实现创作与创新。

张鸿为学员们开展了一场题为《当代散文的辽阔与幽微》的讲座。她的授课内容围绕散文创作展开,她以朱自清的《背影》、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优秀作品为例,鼓励学员以散文来表达现代生活的真实性,讲述个人化的复杂经验。

培训期间,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还表彰了“70年我们的故事——我和祖国共奋进”主题征文获奖单位和个人。

部分嘉宾参观了1000千伏特高压盱眙站。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工程之一,是北电南送的重要枢纽,也是江苏的重要电源点,曾获6项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奖项。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9602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