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风采 >> 作家风采 >> 正文

柳书波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作家网    阅读次数:10529    发布时间:2020-02-12

【作者简介

柳书波,男,58岁,本科学历,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家协会理事、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县作家协会主席,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 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散文诗、小说、故事、剧本、报告文学等300余篇。

作品散见《奔流》《海外文摘》(文学版)《散文选刊》(原创版)《参花》《散文百家》《中国散文家》《辽海散文》《旅游散文》《东方散文》《中国散文诗》《散文诗》等文学期刊,出版散文集《心在山水间》、报告文学《农村养老在中国》、故事集《上蔡民间故事》等著作6部,有多篇文学作品获奖,并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年选及作品精选。


【代表作品】

剜野菜纪事


生活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里的人们,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总是喜欢到野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走近自然。剜野菜,是人们春天亲近自然及释放自然天性的一种抒发。

据同事讲,遂平县龙天沟景区内春天野菜特别多,尤其是野泽蒜更多,长得既大又肥壮。周六上午一大早,我便带着全家去遂平龙天沟剜野泽蒜。爱人提前在县城一隅的白云观市场买了几把小铲子,带上从家里挑出的几个大购物塑料袋,坐上儿子开的车,我们一家四口豪气十足地踏上了剜野菜的征程。

桃花盛开时节,龙天沟沟底及两边土壤瘠薄的山坡上、石缝中,随处可见一丛丛,一簇簇的野泽蒜。泽蒜生长习性很特殊,爱扎堆生长,只要找到一丛,很容易在其周边找到一大片,采剜起来十分过瘾,不大一会儿就剜了一把子。采剜泽蒜时,一定要连根部的蒜球一起挖出,老人们讲,蒜球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叶子。

中原人自古对泽蒜并不陌生,我国明代早期的一部植物图《救荒本草》中对泽蒜是这样记载的:“又名小蒜。生山野中,今处处有之。生山中者名蒿,苗似细韭,叶中心撺葶,开淡粉紫花,根似蒜而甚小。味辛,性温,有小毒(又云热,有毒)。”卢炯林著的《河南野菜野果》中说泽蒜,以伏牛山和大别山区生长为多,又名野蒜、山蒜、小蒜、小根蒜等。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长篇小说《带灯》里对泽蒜也有描述:“冬天一过,野小蒜是出来最早的菜,尤其炒了调饭,味道特别尖,打老远都能闻到香气。带灯在山坡上挖野小蒜,似乎不是她在寻着野小蒜,而是野小蒜争先恐后地全到她的身边来,很快就挖到了一大把。”这段描述说明泽蒜的生长在北方很普遍,地处我国西北的陕西农村也有剜泽蒜吃的习惯。

泽蒜早生,当人们还陶醉在过春节的喜庆气氛里,正月里它就破土出苗了。嫩苗和山韭菜长得差不多,山里人因为山韭菜的名气大,便把它当野韭菜卖给城里人。其实,野泽蒜的茎叶既不像蒜,也不像葱,又不像韭菜。野泽蒜根部很像蒜,蒜头很小,与黄豆粒大小相仿,较大的可与玻璃球弹子相比,根须细如发丝,呈玉白色,玲珑剔透。它地下部分的茎也是白色,露出地面的绿茎很短,似乎露出地面就是绿叶,叶细而长,叶长可达几十厘米,叶细如线。叶的阳面是一道浅浅笔直的叶茎,直达叶的尖部,叶的背面呈半圆形。

泽蒜吸取着大自然中的日月精华,采集天地间的灵气,生长在山坡野地里,或沟旁,或河堤,或小道边,实属天然的绿色食品。它既带有韭菜的鲜美,又有葱﹑蒜的味道。我童年的时候,母亲常常用泽蒜做馅,外面裹着红薯面蒸包子,或者与红薯面、玉米面掺杂在一起蒸菜馍,偶尔也用玉米面拌着泽蒜做蒸菜,时常也生腌野泽蒜咸菜。在那个浩劫的年代,我每每吃起来都很是高兴,觉得是一种美味佳肴。那时候家里小麦面很少,又吃不起鸡蛋,只有过年节或家里来客人时才能吃得上小麦面。在我童年的梦境中,曾多次吃到白面包着鸡蛋加泽蒜的包子,馋得我醒后仍不停地咂着嘴流口水呢。

泽蒜伴我度过了辛酸难忘的童年时光,也给我儿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我曾多次回到故乡去找寻泽蒜的踪迹,然而走遍家乡的大小河堤、滩地、沟旁、路边,都令我很失望。自从我离开家乡,泽蒜永远成了我梦中美好的回忆……

记得童年时候,我常常与小伙伴们一起去剜野泽蒜。初春时节,暖风阵阵袭面而来,柳堰河两岸杨柳吐绿,野花开满田野,南来的燕子林间翻飞鸣唱,家乡的泥土飘着温馨的芳香。为了用野菜充饥,我与小伙伴们在放学后或星期天,挎上用荆条编的篮子,手拿小窄铲,沿着蜿蜒弯曲的河堤,或在槐草地里,或在河沟旁边,剜着泽蒜,欢蹦跳跃,嬉笑追打,不到半天就能剜上满满的一篮子泽蒜。夕阳落山的时候,伴着绚丽的晚霞,我们一路欢歌一路笑,高高兴兴的满载而归。

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三年,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小伙伴,离开了养育我的家乡。从此再也没回家乡剜过泽蒜,如今想要吃上一口泽蒜也就成了梦中的向往。

参加工作后,因公出差,或节假日外出旅游,我曾走出中原大地,走向东西南北,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想起童年吃过的泽蒜,可当地餐馆端到餐桌上的总是野生菌类和河芹、珍珠菜、马齿苋、荠菜等野菜,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苦菜、龙头菜、桔梗、刺嫩芽、蕨菜、绿茸菜、薄荷,以及榕树尖、丝瓜尖、南瓜尖、刺五加之类的等等,唯独不见泽蒜。我感到很纳闷,是这种野菜不被当地人认可?还是当地不出产这种野菜?或是这种野菜早已绝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过去梦寐以求的吃白面馍及大鱼大肉,今天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吃野菜、杂粮却成为时尚,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追求。泽蒜可以包包子、做菜馍、下面条、炒鸡蛋,鲜美可口,可在城里我跑了很多菜市场,竟然找不到泽蒜的踪影。

泽蒜不仅是一种鲜嫩美味的野蔌,还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呢。唐代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中记载,泽蒜可通阳化气、开胸散结、行气导滞,还可以治疗痢疾,抑制高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这样好的泽蒜竟然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野生的少了,科技那么先进,可以搞人工培育种植呀。

我想吃泽蒜的欲望,今天在龙天沟终于变为现实。山上粉红色的桃花,粉白色的杏花,金黄色的蒲公英花,还有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儿正怒放着,点缀着龙天沟的美丽。我们行走在春天里,在春光里漫游,享受春光的明媚,享受春暖花开的芳香,享受剜野菜的喜悦和快乐,我的心情如春花般美丽。

夕阳将要坠入大山的怀抱,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山上游人少了,我们也该满载而归了。

 

 

采石矶上拜李白


提起安徽的东大门、南京的后花园——马鞍山,自然要说到采石矶;说起采石矶,必定会想到备受人们崇敬的唐代一位伟大诗人、有“诗仙”之誉的李白。童年背诵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的《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诗,时常萦绕在脑际,至今难以忘怀。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角长江边的翠螺山麓,古时候因有“金牛出渚”的传说而得名牛渚矶。三国东吴时期改名采石矶。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矶”是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其实,采石矶就是在长江岸边,翠螺山绝壁临空突兀的一块山体。它与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而它又以其险峻的山势、绮丽的风光、众多的古迹居于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

名山诗仙而益著,诗仙则望名山而忘返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和偏爱。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造访,留下了诗词、墨宝、传奇无数,而其中令采石矶名震四方,千百年来声誉不衰,却与大诗人李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李白20岁之后,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便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巴山蜀水,秦汉燕赵,无不留下他的步履,一生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可他一生唯独钟情于当涂,最是留恋采石矶。唐开元十二年,血气方刚的李白,沿着蜿蜒的长江顺流东去,第一次登上采石矶,举目眺望:长江如练,天门洞开; 青山滴翠,飞舟击浪。诗人即兴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对采石矶的山水风物,李白赞叹不已,留连忘还,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的自然山水、人文环境、民俗民风吸引着“诗仙”之后又多次重游,有时是短暂的逗留,有时是长时间的隐居,直到晚年定居采石矶。李白在这一带写下了《横江词》《望天门山》《牛渚矶》《夜泊牛渚怀古》等50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直到现在,民间还广为流传他身披宫锦袍、泛舟赏月、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神话故事。

因大诗人李白,在采石矶留下了生命里最后一缕诗情和浪漫,我很早就有去采石矶“拜访”的欲望和想法:凭吊“诗仙”,瞻仰风范,亲临“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之诗境,领略天门中断大江东去的宏伟气势。2015年国庆假期使这一欲望终究变为现实。虽是长假期间,但来这里的游人并不多。因没有前拥后挤的人流,平添了细细观赏、静静品味的兴致。

我们怀着十分敬畏的心情,走在这神奇而幽静的游道上,在这块浸润着诗魂与典故的地方,我们走亭穿廊,越榭过桥,品诗咏联,心中默默祭奠着这位万世景仰的浪漫主义诗人。

行走在采石矶,仿佛行走在李白的诗幔里,一时间,凡俗的身心被太白遗风裹挟着,飘飘忽忽,凌虚御风,不能自已。灵魂恍惚出窍,几欲被太白的浪漫而吞噬,被这旷古诗情而感染,生发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烈情怀。

我们来到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前,楼前题有“唐李公青莲祠”横额。这便是历史上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齐名的“三楼一阁”之一的太白楼,是为纪念李白而建,迄今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座纪念李白的建筑群落。太白楼又称谪仙楼、太白祠、青莲祠。据史书记载,太白楼初建于李白逝世后50年的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宋、元、明、清时期多次毁于兵火,屡毁屡建。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重建时,将李白祠与太白楼合璧,易名太白楼现在的太白楼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由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资重建,亦称“唐李公青莲祠”。1958年,马鞍山市政府拨款重修太白楼。1959年又在太白楼内设立“李白纪念馆”。1978年,当地政府又拨款对太白楼进行修缮和扩建。太白楼依山势而建,面临长江,背连翠螺,高达18米,采用中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是一座两进三层、木石结构的楼阁。它黄色琉璃瓦铺顶,飞檐斗拱,古色古香,金碧辉煌。

自太白楼建起之后,这里就成了历代名人雅士歌颂和凭吊李白的胜地。里面陈列着许多名人珍贵的诗、书、画作品,其中有白居易、杜牧、刘禹锡、贾岛、孟浩然、王安石、苏东坡、梅尧臣、曾巩、沈括、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赵孟頫等人的诗,有王端、郑板桥、王瀛、萧云从等名家的画,满楼都洋溢着文墨书卷之气。由此便可看出历代名人对李白的同情、赞美、歌颂、敬慕之情。

登楼远眺,青山白云,万里江流,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感怀。楼内李白雕像神采飘逸,栩栩如生,楼柱上的对联更令人追怀不已。李白离开我们已1200多年,然而,先生那豪歌狂饮的浪漫情怀,那仰天大笑仗剑出游的侠士之风,那抽刀断水举杯消愁的文人浩叹,那呼儿换酒月下对酌的天真憨态,那“绣口一吐半个盛唐”的冲天气势,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恍如昨日犹在眼前。

在半山腰,我们拜谒了李白衣冠冢。相传,李白醉酒跳江捉月而死,衣冠被渔人捞起,初葬于采石镇古神霄宫内,后神霄宫毁而迁至于此。墓冢由青石垒砌,前立汉白玉石碑,镌刻有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题写的“唐大诗人李白衣冠冢”。周围苍松翠柏,绿草如茵,其境寂寂,寒气逼人。白居易曾来此凭吊,写下了“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的诗章。这里掩埋的是衣冠冢吗?不是!埋葬的是诗仙、诗魂、诗梦,是如醉如痴的敬仰。

凭吊李白,不可不到捉月台。捉月台,实为一块嵌于悬崖峭壁上的巨石,临江突兀,似欲腾空而去,其险无比。捉月台的传说,为李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五代时王定保在《唐摭言》中云: “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此后,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曰:“(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元代祝成辑《莲堂诗话》也说:“宋胡璞,闽中剑南人,曾经采石渡题诗吊李白:‘抗议金銮反见仇,一坏蝉蜕此江头,当时醉寻波间月,今作寒光万里流。’苏轼见之,疑唐人所作,叹赏不置。”那么,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如何看待的呢?宋朝陈善《扪虱新话》中记载:“坡(苏东坡)又尝赠潘谷诗云:‘一朝人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由此可见,李白醉入江中捉月溺死的说法古已有之,且流传广泛。   

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白研究专家安旗教授,在《李白纵横探》一书中,以诗一般的美妙语言,向人们神奇地描绘了李白临终的情景,“夜,已深了;人,已醉了;歌,已终了;泪,已尽了;李白的生命也到了最后一刻了。此时,夜月中天,水波不兴,月亮映在江中,好像一轮白玉盘,一阵微风过处,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么光明!多么诱人!……醉倚在船舷上的李白,伸出了他的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船夫恍惚看见,刚才还邀他喝过三杯的李先生,跨在一条鲸鱼背上随波逐流去了,去远了,永远地去了。” 作者讲述的这个充满神奇和浪漫故事,既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个性,也反映了人们对“诗仙”的缅怀与崇敬。捉月骑鲸之说,实属后人为了怀念李白,美化“诗仙”,想当然耳。但空穴来风,不为无因,李白恃才傲物,漂泊一生,牢骚满腹,在怀才不遇,醉酒泛月,百感交集之下,玩月翻船,遂有捉月之说,似乎也属情理之中。的确,多少年来,人们宁肯相信,也是多么希望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大诗人,是跨鲸背仙游羽化而去的呀。采石矶,不正是“诗仙”灵魂升天的地方吗?不正是“诗仙”最好的归宿吗?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选择了皖南,选择了采石矶,选择了大江东去岸边的一抔黄土。李白的凛然正气,满腹才华,浪漫狂放,倨傲达观,只有在这块风光旖旎、诗情画意的土地上才能得到安息。梦依旧,心依旧。一千多年来,那飘飘欲仙的诗魂,时时刻刻萦绕在人们的心间,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文人名士前来顶礼膜拜。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1411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