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讲座 >> 正文

“云时代:诗人与媒介生态研讨会暨读诗会”线上直播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中国作家网    阅读次数:20214    发布时间:2020-06-22

6月18日晚,“云时代:诗人与媒介生态研讨会暨读诗会”举办线上直播。

为庆祝中国诗歌网创办五周年,6月18日晚,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与腾讯新闻联合主办的“云时代:诗人与媒介生态研讨会暨读诗会”举办线上直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何建明通过视频表达祝贺,李少君、霍俊明、金石开、沈苇、大解、胡弦、汤养宗、李元胜、张执浩、戴潍娜、王单单、冯娜、刘汀、严彬、陈巨飞、谈骁、玉珍、童作焉等20余位诗人相聚直播间,在漫游太空主题的虚拟背景下共同探讨云时代的诗歌写作。活动由青年作家王姝蕲和《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共同主持,累计23万人次在线收看。

五年前的6月18日,中国诗歌网正式宣布上线,在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的领导下,以“诗人家园,诗歌高地”为宗旨,以建设成中国诗歌大型数字化平台和海量诗歌电子数据库为目标。目前,中国诗歌网注册用户近30万,日均访问人数80万、日均投稿3000件,累计投稿逾300万件,官方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近40万,为夯实千万级的诗歌数据库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国诗歌网陆续推出“新时代歌咏”“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诗人”“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诗人”等特辑,成为引领新时代文学创作的主要平台和阵地之一。

融媒体平台凝聚诗坛力量

五年来,中国诗歌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诗刊》深度融合,发挥了文学融媒体的作用,成为凝聚诗坛力量的重要平台。

吉狄马加致辞

吉狄马加在致辞视频中表示,中国诗歌网已走过五年不平凡的岁月,这些年诗歌网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诗人与读者中享有很高声誉。随着融媒体建设的不断发展,相信中国诗歌网会进一步发挥优势,让诗歌更好地走入公众生活,使诗歌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何建明致辞

作为中国诗歌网的创办者和见证人,何建明在视频中回忆了诗歌网创办之初的甘苦:“中国诗歌网是在中国作协党组的领导下成立的,当年既缺乏经验,也没太多经费,最初的团队仅五六个人,大家摸索着前进。今天看来,中国诗歌网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信中国诗歌网一定能办好,办得更有特色,让广大诗人和热爱诗歌的读者喜爱它。”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总结并分享近年来中国诗歌网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强主导、立主流的基础上团结服务诗歌界和广大诗人,积极推动新时代诗歌创作,推广传播优秀诗歌。未来,诗歌网将抓住融媒体迅速发展、诗歌国际交流愈加频繁的历史契机,加快建设中国电子诗集数据库,全面开发短视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把中国诗歌网建成中国诗歌的电子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

回首中国诗歌网的发展历程,总编辑金石开表示,近年来诗歌网整合各方力量,集中专业优势,借助诗歌事业回暖和互联网繁荣的春风,搭建全国性的诗歌服务平台,在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时,注重结合传统出版的经验,发掘有潜力的诗人、推荐有质量的诗歌。

新媒介与诗歌生态

新媒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阅读,也同样改变了诗歌生态,网络成为展示诗歌的主要平台。据了解,互联网“日产”诗歌十万首,甚至出现微软小冰等AI程序写诗。在云时代,新媒介如何影响并改变了诗歌生态?诗歌传播形式的变化会对内容带来何种影响?本次活动邀请六位鲁迅文学奖获奖诗人就新媒介与诗歌生态各抒己见。

沈苇表示,云时代打破了交流的界限和壁垒,天涯近在咫尺。同时,我们需要一种云下的凝神:投身于一首首具体的诗,去凝视世界、聆听内心,关切时代和他人。大解谈到,网络时代的互动性与便捷性,拓展了诗人们展示、分享、讨论诗歌的空间,这是传统出版所不具备的。云时代不仅是阅读工具的改变,也为生活提供给了繁荣和便利,诗人只有以更好的作品回馈这样的时代。

胡弦考虑到,写作如果过于顾及流行性,会有不够纯粹的危险。信息过剩的环境下,诗人需要重新定位,思索如何过滤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声音,“一个人写诗最重要的任务,正是要寻找自己的声音。”李元胜说,从上世纪80年代的繁荣,历经90年代的个人化,到如今微信阅读的热潮,诗歌已成为当代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创作和现实生活互相干预。同时,信息的剧增也形成一定的壁垒,诗人如何在信息时代坚守最有价值的东西?创作者应像探测器一样,把自己投射到时代中,通过个人的观察和思考完成对时代的想象与描绘。

汤养宗认为,云时代淡化了诗人之间的地域差别与身份差别,让每个诗人真正地从地方性写作的单向储存,融入数据整合的整体运转中。生活在武汉的诗人张执浩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体会到“一个真正的诗人,应思考如何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76天的封城令他倍感生命的韧性,与此同时他也在反思,疫情中诗歌究竟能做些什么?他认为,诗歌是绝境中的自救,纾解内心的困厄,为生活带来希望。

青年诗人云端“诗会”

“青春诗会”自1980年创办至今,已走过四十个年头,作为《诗刊》社的品牌活动,成就了一部中国青年诗人的精神成长史。从“青春诗会”走出一大批优秀诗人,舒婷、顾城、江河、吉狄马加、梁小斌、叶延滨、欧阳江河、骆一禾、王家新、西川、于坚、翟永明等,已成为中国诗坛的杰出代表。

活动邀请到九位新近从“青春诗会”走出的诗人分享各自的作品,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他们的诗歌天然地带有新媒介的特质。戴潍娜深情朗读了《用蜗牛周游世界的速度爱你》,她相信艺术需要等待,语言最终代表的是美和荣耀。在云南贫困地区工作的王单单以《云冈石窟》致敬艺术工匠。冯娜表示“诗歌不属于写作者,而属于需要诗的人”。刘汀认为诗歌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广场,爱诗的人每天都要走一走。严彬、陈巨飞在分享中,将时过境迁的感念融于字里行间。《怎么生,如何死》是谈骁写于疫情期间的作品,他在朗诵中,用武汉重启的信心鼓舞正经受考验的北京。玉珍、童作焉则道出新青年凭借想象与词语的冒险,去乘风破浪的朝气。

当前,中国诗歌网正逐步成长为贯穿诗歌创作、传播、阅读和评论全程的融媒体平台。今后,中国诗歌网将继续加大融媒体建设步伐,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诗歌生态,引领诗歌的健康发展,为广大读者传播真正的好诗。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4036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