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毕飞宇有了自己的首部影像集。6月26日,毕飞宇影像展暨 《伫立虚构:毕飞宇影像》新书分享会在南京万象书坊举行,毕飞宇和该书作者、文学评论界著名伉俪晓华、汪政夫妇莅临现场。某种意义上,这本影像集是关于毕飞宇的一份资料翔实、图文并茂的传记,传记的作者又是与传主保持了近30年的文学交往和深厚友谊的批评家。
发布会现场
毕飞宇
毕飞宇年轻时和晓华的合影
晓华
汪政
毕飞宇年轻时和汪政的合影
毕飞宇谈锋锐利、神采飞扬,晓华知性温婉,汪政彬彬儒雅,几位嘉宾的画风迥然不同。面对读者,毕飞宇幽默地说,影像集出版后,朋友“恭喜”他“终于有了一套写真集”。
说“写真集”自然不恰切,事实上,即使面对记者的恳切请求,毕飞宇也很少答应“摆拍”照片,特别是坐在书桌前作奋笔疾书状,在他看来,那无异于最做作虚假的表演,只是在假装生活罢了。《伫立虚构:毕飞宇影像》主要作者晓华介绍,这本书共选用了约百幅照片,串联起了作家数十年来的日常生活和创作轨迹。这些照片大多谈不上什么构图艺术、拍摄水准,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作家生命中的某个“有意味”的瞬间。“我要求这些照片必须是有故事的,每一个光影背后都是我的真实生命。欣慰的是,在这本关于我的书里,我也得以重新发现了我自己。”毕飞宇说。
毕飞宇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工作证
毕飞宇和蹒跚学步的儿子雨桐微笑对望
法国摄影师为毕飞宇拍摄的照片《扔掉的无以计数的文字》
书中的许多珍贵照片都让读者们觉得新鲜、动人和有趣。一张穿着海魂衫、摄于兴化“水乡照相”的小幅肖像,定格下这位苏北少年青涩秀气的模样;一张写着“毕飞宇,教师,螺丝桥大街152号”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工作证,为后来江苏首部“茅奖”作品《推拿》的诞生埋下了伏笔;披着一件红夹克,和蹒跚学步的儿子雨桐微笑对望的场景,令人窥见了这位大作家温情慈爱的一面;和叶兆言、苏童在中国的最南端聚首,或是和莫言、储福金的一张不经意的合影,则流露出了当代文坛大家各自鲜明独特的精神气质。书中还收录了两幅由法国摄影师为毕飞宇拍摄的照片,其中一幅《扔掉的无以计数的文字》里,毕飞宇正将无数废弃的文稿揉成纸团扔向镜头。不过,在摄影师精心导演的这幅画面里,并没有太多的疲惫、焦灼,而是更多地展现了一位走向国际的江苏作家拥有的自信和风采。
在毕飞宇看来,没有几个人比晓华、汪政夫妇更适合担任这部影像集的作者了,这不仅因为二人的批评家身份,也因为他们之间数十年如一日的文学交往。自1985年在《当代文坛》发表首篇共同署名的文学评论以来,这对“评论界的神雕侠侣”一直保持着对同时代作家的密切关注,特别是对毕飞宇,多年来两人共写下了20多篇评论文章。汪政回忆,当时的通讯条件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在小县城里从事文学评论的他们多是通过书信方式和作家保持交流。他犹记得,当年,毕飞宇坐了四五个小时的车到如皋拜访他们,而那次拜访的内容全部是关于文学。
“我和批评家之间保持的这种开放的对话关系,对于我的精神成长非常有益。”毕飞宇说,他印象格外深刻的是晓华、汪政夫妇从事文学批评时那种鲜明的“在场感”,“1991年我的处女作《孤岛》刚出来,他们就开始关注我。我们见面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彼此都对各大文学期刊上冒出来的新作非常熟悉,聊天时从来没有哪个人‘落单’,我们也从不聊文学之外的东西。在那个最诚挚、最美好的青春年代和文学时空里,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专业’的生活。”
在影像与文字的丰富互文中,晓华、汪政《伫立虚构:毕飞宇影像》还以散文笔法、学术笔法杂糅的方式,对作家的创作轨迹、主题聚焦、经典文本背后的现实意蕴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并且挖掘、记录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文学故事,细密地重建起一位作家与世界、生活的亲密关系。
譬如书中提到,中篇小说《雨天的棉花糖》的创作灵感是来自毕飞宇从一位被妻子轻视的丈夫口中听到的,一个有关战场上的牺牲和荣光的故事。真实的生活滋养促使他书写下了这篇关于普通人生活悲剧的小说。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玉米》的诞生则是来源于一个灵光一闪、浑身觳觫的激灵,即关于“玉米”这个词语所唤起的一系列蓬勃生猛的意象。由此,毕飞宇也阐述了自己对于“文学发生”的理解,“一部小说只需要几十秒就可以写完了”。当然,在这几十秒之外,是作家“把自己的一生挤干净”的艰辛历程。
书里还有一些非常好玩的照片和细节。比如毕飞宇的百天照,两位作者本以为他不愿意晒出来;又如穿着短裤、光着膀子伏在案前写作的画面,那时毕飞宇很瘦,完全没有日后大作家的风范;又如写到他热衷健身的喜好,“健身的结果是一身的肌肉,有一段时间,他在夏天总喜欢穿无袖的T恤,那是他展示肌肉的机会”。在多种场合,毕飞宇也并不介意表达真实的自己,坦言自己很骄傲,并且个性里最珍贵的东西就是骄傲,“我愿意我的内心有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横在哪儿,它可以让我‘有腔调’一些”。
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我,你就展现什么样的我。这是毕飞宇对晓华、汪政的唯一要求。于是,在这本《伫立虚构:毕飞宇影像》中,读者得以透过一个可以信赖的视角,窥看到一位优秀的作家如何把自己郑重地交给历史和时间,感性地触摸到那些经典的文本背后漫漶的时光和阔大的世界,和他如何真实地生活,如何真诚地写作。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