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化艺术 >> 影音 >> 正文

影视剧创作“河北现象”研讨会举行
信息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徐 健    阅读次数:11127    发布时间:2014-01-15

——讲好河北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河北省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河北地域特色、彰显燕赵风骨、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影视佳作。仅2010年以来,先后有《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唐山大地震》《辛亥革命》等17部电影在全国院线放映和电影频道播出;有《先遣连》《为了新中国前进》《我的故乡晋察冀》等12部374集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和八套黄金时间播出,有《打狗棍》等电视剧在多家省级卫视热播。这些作品在银幕、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河北风”,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影视剧创作生产的“河北现象”。在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看来,这种现象中“蕴含着对繁荣发展整个社会主义文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新鲜经验”。如何认识这些“新鲜经验”,它又为我们影视剧创作带来了哪些宝贵启示?日前,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主办的影视剧创作“河北现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讲好河北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燕赵文化,就是弘扬中国文化。河北善于把自己的故事,自觉地放在体现民族精神的大视野下去审视和把握,在河北故事的讲述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精神,在弘扬核心价值观和讲好故事的精神中,进一步彰显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喇培康、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武鸿儒、河北省广播电视协会会长何振虎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言。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委会副主任王丹彦主持。

 

“河北现象”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如若想在影视创作中形成一种现象和标识,文艺评论家李准认为,必须要有在全国引起轰动的一流作品,必须有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必须能提供推动全国影视创作的一些普遍经验。由此观之,河北影视创作已然成为了一种“现象”,它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直至近几年逐渐加力,2013年集中爆发。李准以这两年河北推出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先遣连》《我的故乡晋察冀》《打狗棍》《闯天下》5部影视作品为例,认为这些作品有创作上的共性:首先,讲述河北故事,展示河北人民的精神风貌;其次,以河北文化为支撑,对燕赵文化进行了新的发现;再次,主创人员都是河北的艺术家。比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导演陈力就是河北人,影片不仅对周恩来忧国忧民、虚怀若谷,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头的优秀品质展现了出来,而且将河北老区人民不怕困难的精神风貌和大局意识形象地展示了出来,使得该片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这些作品的成功可以看作燕赵文化当代新发展的一种自信和自觉。

 

“燕赵风骨”应该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自古以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文艺评论家刘润为认为,河北文艺的特殊性或者说主体风格就是质朴大气,其内涵离不开燕赵风骨,也就是慷慨悲歌之士。曾经担任电视剧《我的故乡晋察冀》《闯天下》总编剧的周振天认为,河北的历史和文化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讲述历史故事不成问题,展现文化现象也不成问题,关键是如何自觉地用历史的穿越古今来昭示当下社会,这是河北电视剧未来创新的关键。面对商业大潮的冲击,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变得日益稀缺,而这正是河北电视剧所努力探寻和表现的,它贯穿在河北电视剧创作的始终。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认为,今天对于燕赵风骨、燕赵情怀应该有一种开放性的理解和把握。除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之外,它的内涵理应更为丰富,豪爽侠义、嫉恶如仇、重义轻生是一方面,以坚韧精神、执著态度克服艰难万险,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也是燕赵风骨的重要内涵。此外,善良、诚实、本分、勤勉、质朴、忠厚、重传统、重礼仪等,同样构成了燕赵文化浓重的底色,尤其是在和平时期,这些品德的表现更为普遍和突出。他认为,河北影视作品既关注地域特色,又超越地域局限,既发掘性格的独特性,同时也关注人的普遍性,正是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提升了河北电视剧整体的艺术品位。

 

展现当代河北的时代面貌

 

近年来,河北省电视剧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很多作品获得各种全国性大奖。在这些获奖作品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注意到,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是两个重要的支撑。像《营盘镇警事》《丑角爸爸》《镇长》《特勤中队》等现实题材电视剧,聚焦当代社会生活,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直面改革开放,努力塑造新时代新的英雄形象,呼唤人间的真善美;《为了新中国前进》《先遣连》《我的故乡晋察冀》《聂荣臻》等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美学观,尊重历史、敬畏历史,以历史叙事为依托,营造真实的历史氛围,使得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得到较好的统一,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河北儿女的燕赵风骨和血性。他认为,坚守现实主义创作的自觉、栩栩如生的真实可信的形象、寓教于乐的思想情怀是河北电视剧创作得以成功的重要经验。

时下,面对市场经济时代、高科技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情感认知和行为方式,包括精神冲突、人理关系、情感构成等都不同于以往,许多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的情感、新的期待,都需要观察、提炼和传递。《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认为,这些都为反映当代题材的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其难度系数也随之增加。她希望河北影视创作能迎难而上,勇于展现当代河北的时代面貌,扩大选材视野,丰富题材内容,实现类型多样,以新的手段描绘现实生活的火热场景,特别是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展示河北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他们的奋斗精神。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746796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