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兴义市乌沙镇革里村的路途中才发现,因托了黔西南州通村公路硬(油)化试点工程的福,往昔坑洼不平的通村公路已经成为恒古的历史,取而代之的已是平滑的水泥路。从乌沙出发在无颠簸之感中很快便来到了革里坝子,免除了许多的舟车劳顿之苦。放眼望去田地里生长着辣椒、玉米、豆类等反季节蔬菜,几头水牛在穿坝而过的小河旁静静地啃食着草坪上的小草,不远处农人们正在天地里侍弄着充满希望的土地,活生生地将一副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呈现在天地之间。
回首身后的村寨,发现了慕名已久的窦氏民居建筑群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般镶嵌其中,显得那么的显眼和与众不同。2008年乌沙镇党委政府为了挽救民族文化,已经投入150万元资金对窦氏民居进行修缮,对那些已经褪色的门窗也新上了油漆,对一些已经残损的院墙进行了修补,使得即将颓废倾倒的窦氏民居重现它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光彩。
资料显示窦氏民居修建年代从晚清至民国,均为穿斗木结构,一楼一底小青瓦顶,部分民居砖石砌筑外墙。民居部分花窗、六合门、过厅门罩、厢房二楼裙板等艺术构件保存完好,浮雕、透雕花鸟虫鱼等图案,工艺精湛,具有典型的晚清雕刻风格。窦氏民居在艺术、历史、科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民居建筑群。位于乌沙镇革里办事处磨舍村革里组村寨内,现存窦氏家族民居建筑5组及原有石板巷道,此外还保存部分别姓民居残存部分。现存窦氏民居均坐东北向西南,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建筑均由正房、厢房、过厅组成四合院形制。窦氏民居群修建时间连续,数量较多,保存较为完好,艺术构件特点鲜明、工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民居建筑群。
看完窦氏民居后,又来到了革里营盘遗址群。革里营盘遗址群为军事设施遗址,建于清代至民国年间,营盘遗址位于乌沙镇革里办事处磨舍村革里坝子东、北、西北等三侧,对整个革里坝子形成半包围状态。从东至北再至西北,依次残存后山营、凹子营、黄家大营、哨子营、朱家大营、小营六处营盘遗址,各营盘遗址遥相呼应,除凹子营为两峰鞍部用石块依山势砌筑关隘外,其余均为在山峰峰顶围砌石墙、碉楼等军事防御设施。现各设施均为残存,残高0—2.5米,厚0.5—1.5米。该遗址各营盘呈线状分布对革里坝子呈半包围状态,规模较大,较为集中。多处营盘遗址在同一位置发现,对研究当地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革里抹角桥是当年连接云贵两省的交通要道,又名酉集桥,是古时的桥涵码头。位于乌沙镇抹角村,始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东南——西北向,三孔敞肩石拱桥,其中东南、西北桥肩为圆形泻洪孔,直径3.7米;中孔跨径17.8米,高8米;桥身由方整石砌筑,全长56米,宽6米,其中东南侧引桥长12.6米,西北侧引桥长12.8米。桥面两侧由青石质护栏,厚0.25米,高0.2—0.45米,两端各有圆雕石狮一对,狮首均已破坏。桥西北侧云南省富源县黄泥河镇地界内,建有桥碑两座。该桥是当年连接云贵两省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最后,观看了“藤因树而得已茁壮,树因藤而无限风光”的“一棵树的风景”。这一风景是经过《黔西南日报》报道后我才慕名前往观看的。在这棵被百年古藤缠绕的浓荫密布的参天大树下,一泓清澈明亮的甘泉向外汩汩地流淌着清凉可口的泉水,好像是在哺育着抹角村老老少少的子民一样,滋养着村民们的心田。一到干燥凉爽的夏天的夜晚,吃过晚饭的村民们便不约而同地相聚在这里,家长里短地传递着村里的新闻旧事,商讨着增收致富的门路,直到天凉夜深才逐渐散去。也许是为了传承这藤树长相依偎的忠贞情愫,善男信女们为了表达情爱的真挚,相爱双方会在某一个美丽的夜晚相约来到大树下,在大树树枝上系一条红布带。
返程之际,我想说革里之行是一次文化底蕴的领略之行应无什么不妥之处,因为在这么小的范围里它却包含了那么多文化底蕴浓厚的好去处,这原本就已是一件会让人流连往返之事。
【编辑:杨汝洪】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